在那個似乎被人遺忘的美麗瀘沽湖畔,遺留着人類早已丟失的母系的一粒種子,她就像是一冊人人都想讀卻讀不懂的孤本。世界太多的目光聚焦到這個地方的秀麗風景和獨特的摩梭風情上,其中瀘沽湖摩梭人的走婚風俗最能引發世人的探秘之心。
有關瀘沽湖摩梭人的走婚風俗有太多的説法和故事,其中不乏添油加醋胡編亂造的成分,以至於瀘沽湖背上了許多本不屬於她的標籤。今天,就請大家跟隨小編,一起走進瀘沽湖女兒國,探尋真正的摩梭人走婚風俗。
要解開對瀘沽湖摩梭人走婚風俗的誤區,我們先得來了解下相關的背景知識。
摩梭人的源氏物語
如今去遊歷瀘沽湖常規路線都是從麗江出發,很多旅行社甚至將其劃分到麗江旅遊的一個部分,其實瀘沽湖很大一部分都在四川境內,官方將四川摩梭人歸為蒙古族的支系,雲南摩梭人歸為納西族的支系,在本地更多人認為摩梭人的祖先是在一千多年前從青藏高原遷徙而來,因而他們都主要信仰藏傳佛教,也有另外一種説法摩梭人屬元代蒙古軍南征時候留下居住在雲南四川邊界一帶的蒙古人,所以他們屬於蒙古族,而並非是納西族的支系。
如今很多人將 " 摩梭人 " 稱為 " 摩梭族 ",其實這也是不正確的。有關摩梭人族稱的問題曾幾經周折,細節小編不在這裏詳述,總之最後在 1990 年 4 月 27 日召開的七屆十一次會議會議上通過批准的《寧蒗彝族自治縣自治條例》中將其確認為摩梭人。我們熟知的 56 個民族中可不包括摩梭人。
走婚源於以母為尊的母系家庭
母系家庭是摩梭母系社會的基本社會單位,許多不同的母系家庭構成了摩梭母系社會,正因為有了母系家庭,才使摩梭人一直保留着獨特而神奇的婚俗 - 走訪婚 ( 簡稱為走婚 ) ,摩梭人母系家庭的歷史,也就是摩梭人走訪婚的歷史,什麼是摩梭母系家庭呢?整個摩梭社會的文化結構,就是母系家庭文化,母系家庭 (“日杜”) 是摩梭最基本的社會單位,指同一母系親族成員組成的家庭及其居住的房屋,包含“母系家庭”和“房屋”雙重概念。
摩梭人認為母為尊,女為貴,母親是摩梭人生活中的軸心和靠山,摩梭人離不開母親,離不開以母親為主的家屋,女性在母系家屋中享有尊貴的地位;母系家庭中的成員,沒有父系成員,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均系一個或幾個外祖母的後裔組成,在母系家庭中,男不婚女不嫁,所生子女皆屬女方,血緣按母系計,財產按母系繼承,母親主宰着一切,親情呵護着整個母系大家庭。
女子掌握家庭主管大權
摩梭人以生女孩為榮,在每個母系家庭中由一個最能幹、公正而且有威望的婦女安排生產、生活,保管財產,稱“依杜達布”或“達布”,她是母系家庭的一家之長,負責一切內外事務,“達布”往往是自然產生的,不須經過任何選舉或儀式,家庭成員都絕對服從達布的安排。要注意的是這個一家之長與傳統家庭中的以長為尊的習慣不同,達布不一定是全家最年長的人,而只會是最有能力的人。
家中沒有父親但有舅舅
母系家庭中的成年男性一般以舅舅的身份和名義進行活動,他們盡力協助“達布”,參加全家的一切活動,撫養姐妹的子女,共同維繫母系大家庭,當他們年老的時候,就由他們姐妹的子女照顧,由於共同的生活和勞作,們與姐妹的子女之間的關係比其生父的關係更為密切和特殊。在摩梭母系家庭中,只有“同一根根”( 同一母系血緣 ) 母系成員是的親人,包括母親,女兒,兒子,舅舅等,“父親”,“妻子”等都是外人。
瞭解過背景知識後我們就要開始來了解真正的瀘沽湖走婚了。走婚是摩梭人情愛的一個符號,與外界相傳不同,它是其實非常的簡單和純淨。對於摩梭人而言,走婚讓他們一生在戀愛,一生在浪漫,無論穿過了多少個世紀,寫在歷史深處的都是純粹的情感。
外界有關走婚的常見誤區
1.走婚類似一夜情
在外界總是有走婚即為一夜情的説法,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説法。摩梭人是一個非常保守和淳樸的民族,走婚與我們的婚姻其實只有一紙之差。走婚都是建立在男女雙方彼此瞭解相愛的基礎上的。走婚絕非是一時的激情與衝動。在13歲成人禮後,摩梭人享有走婚的資格,但一般情況下即使有了心儀的對象,也要經過3年甚至更久的眉目傳情和對歌環節後,才可正式走婚。在某種意義上走婚是一種一生都戀愛浪漫的婚姻方式,雖沒有一紙約束,但也關乎責任與愛情。
2. 瀘沽湖是男人的天堂 走婚很隨意對象可多個
在外界的宣傳中,很多時候都會讓人造成一些誤解,有關走婚的對象就是其中之一。摩梭人的走婚在這方面其實有着嚴格的規定,首先走婚的對象不可是近親。所有摩梭人出生後名字即會入家譜,並且是入父母親雙方的家譜。待長大成人有中意的對象後,就會去分別翻查彼此的家譜,確保彼此不是近親方可交往。其次,每個阿夏與阿住 ( 男性稱女情人為“阿夏”,女性稱男情人為“阿注”) 都是一對一的固定關係,不能一人同時和多個人進行走婚。如若想更換走婚對象,必須是在兩人感情破裂和結束後才可更換。
3. 摩梭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父親
由於摩梭人實行母系家庭,走婚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撫養,男方不需負擔,因此外界很多人以為摩梭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而事實上,摩梭人懂事後,他們的母親即會告知有關他們父親的事宜,所有摩梭人都知道自己的父親,只是沒有和父親生活在一起,稱呼其為父親。見面了可能只是簡單地點頭打招呼,不會有更加親密的行為和意向,但父親和子女都知道彼此的親子關係。孩子擺滿月酒時,母親需要邀請父親出席並確認親子關係。在過年、重大節日時,子女必須去父親家中拜見父親,父親亦會送禮物給子女。子女有重大儀式如成年禮等,父親亦必須在場。但父親並不負責管教和供養子女,他們只需要管教和供養姊妹的子女,與外甥的關係比親子女親密。所以摩梭人是“知父不親父”。
4. 摩梭人女尊男卑
摩梭人雖然實行母系家庭,以母為尊,但是卻並不貶低男性地位。在摩梭人家庭中最具權威的祖母屋是由兩根柱支撐,分別為“男柱”和 “女柱”,代表男女平等,男柱和女柱必須出自同一棵樹,女柱為根,男柱為幹,象徵“女本男末”。由此可看出,在摩梭人的觀念裏,男子也是家庭的支柱,因此摩梭人並非是外界相傳的女尊男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