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最大的“幾”字彎頭流經這裏,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公園
磴口縣三盛公國家水利風景區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黃河流域西起巴顏喀拉山,東臨渤海,南至秦嶺,北抵陰山。“九曲黃河十八彎”,三盛公水利樞紐位於黃河最大的“幾”字彎頭,是觀賞黃河冰凌景觀最佳位置。
水利建設幾十年,所有退役下來的機械部件全部變成了我們眼中的藝術品。化腐朽為力量、為藝術、為神奇。
從創意大道的奇妙世界,至步行觀賞區的各種討喜(柴)財氣撲面的景觀設計。所有退役下來的機械部件全部變成了我們眼中的藝術品。化腐朽為力量、為藝術、為神奇。
黃河三盛公國家水利風景區位於磴口縣巴彥高勒鎮東南2公里處,依託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而建,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俗話説“九曲黃河十八彎”,三盛公水利樞紐位於黃河最大的“幾”字彎頭,在這裏,黃河水是由低緯度流向高緯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觀賞黃河冰凌景觀最好的位置。
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的建成,歷史性的把黃河水災害變成了寶貴的水資源,成就了“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經典,從而河套平原被譽為“塞外江南、塞上糧倉”。
同心鎖
俗話説:兄弟同心 其力斷金。只要眾人一心,沒有辦不成的事,完不成的任務。
同心鎖是利用樞紐工程除險加固時拆除的6扇廢舊閘門,不改變原有結構而建成的大型環保雕塑。
雕塑總重達240噸,高27米,三把鎖分別命名為永昌、永固、永恆,象徵着天下人永結同心、事業永昌、愛情永恆、婚姻永恆、黃河及其水利安瀾永固,以永恆的母親河為見證。同心鎖也象徵阿拉善盟、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手牽手,心連心,共同治理黃河,象徵磴口人民世世代代同心同德,齊心協力,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和富強。也可以買一把鎖,與最愛的人共許諾言,將鑰匙扔到黃河中,讓美好的心願隨着黃河水一樣源遠流長。
天下第一箏
這把刻有“天籟之音”字樣的古箏也是用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除險加固時拆下的閘門、鋼絲繩等廢舊材料建造而成。古箏長27.5米,寬6.5米,高1.5米,重達56噸。
高山流水,知音誰聽?聽着天籟之音響於耳畔,沉浸於這美麗的景色中,那些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品仿似都跳起了舞蹈。
黃河水壇
黃河水壇是三盛公風景區歷時三年打造的人文景觀。水主智,孕育生命萬物。水壇由三層平台組成,底層平台直徑339米,總長度為9999米的水道組成八卦水域迷宮,遊客要想登臨水壇頂層,必先破此迷宮。
中心平台為過渡,頂層平台沿外圍用12扇高6.6米、寬3米的廢閘門矗立圍合,中心是高10.9米的不鏽鋼結構雕塑“黃河之水天上來”。水壇整體使用精選紅片石砌築,其中坡面的石頭是留作遊客簽名或抒發情感的平台。遊客留下的墨寶經雕刻後將長久留存在這裏。頂層上鐫刻着中華水文化中的名言警句、詩詞歌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