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創新掀動新“國潮”,老字號求新求變就不會“老”| 新京報快評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休閒

老字號在傳承中創新,解鎖新“國潮”,也讓人看到了“國貨當自強”的鏗鏘步伐。

2022年8月6日,內聯升打造的新消費品牌大內·宮保咖啡正式開業。

新京報記者 王萍 攝

文 | 戴先任

據中新網報道,距離一年一度的大型購物促銷狂歡日“雙十一”越來越近,“90後”主管孫琦帶着幾名“00後”員工忙着準備將上市的文創產品。位於吉林省吉林市的新興園餃子館,成立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擁有百年曆史的蒸餃是其主打產品。如今,這家老字號的八成員工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其中的“00後”們負責把老店故事講給更多同齡人。

如今,這樣正颳起“青春風”的老字號越來越多。有搜索大數據報告顯示,“國潮”在過去10年關注度上升528%,2021年國貨品牌關注度達到洋貨品牌的3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成了“新國貨”的擁躉,這並不是一種偶然現象,而是近年來的一種新的消費趨勢。

近年來,國貨越來越受到消費者歡迎,背後原因不少。比如,國貨的性價比越來越高,而且越來越“懂”國人。這些老字號在傳承中創新,解鎖新“國潮”,讓人清晰地看到了“國貨當自強”的鏗鏘步伐,也讓這些老字號能夠緊跟時代步伐。

老字號在堅守傳統中探索品牌年輕化轉型,颳起“青春風”,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的青睞,還讓不少老字號“老樹發新枝”。比如,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讓故宮成了“網紅”;內聯升鞋業推出手遊聯名款布鞋;還有一些老字號進行“跨界”嘗試,走上“雲端”,參與直播帶貨……

同仁堂股份創新推廣模式,地鐵站內打造“同囍同囍照相館”。

新京報資料圖

一方面,一些老字號與時俱進,積極根據市場形勢轉型升級,順應時勢、轉變觀念,不斷擦亮傳承已久的金字招牌,從而贏得廣大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另一方面,老字號的金字招牌,又為老字號企業帶來“品牌溢價”,讓他們在市場上更有底氣、底藴,通過在傳承中創新,成為新“國潮”。

要看到,與這些積極進取、與時俱進的老字號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也有少數老字號或是將中華老字號的金字招牌當成“倚老賣老”的“本錢”,不再以消費者為本,產品、服務的性價比不高,或是抱着祖傳的“破壇爛罐”不肯放手,“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這些老字號確實是“老”了。

事實上,只有不斷求新求變的老字號才不會“老”。優勝劣汰是市場競爭的必然規律,不管是“老字號企業”還是“新字號企業”,都需要有不進則退的觀念,練好“內功”,激流勇進,做好“弄潮兒”的角色,才能為“國貨當自強”貢獻一份力量。

換言之,只有紮根時代的沃土,不斷推陳出新,與時代同頻共振,老字號才能“老樹發新枝”,迎來自己的“第二春”,也讓更多國貨成為“國潮”。

撰稿 / 戴先任(職員)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