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阿巡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編輯白羊 青鳥
*本文整理自趙揚在天津大學建築學術周“NEXT”青年建築師學術論壇上的演講,並收錄在UED第125期中。
回顧我過去十年的建築實踐,能夠分為兩個階段:最初幾年,可以稱之為“化勢為形”,之後的階段則是“離形得勢”。在中國文化中,“離形得勢”原本是用於描述一種較為高級的狀態,但我更多地把它當作一種分析方法和願景。這兩個關鍵詞都牽扯到“形”和“勢”的關係問題。“勢”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由內而外影響項目最終呈現的多種力量。而“形”則是建築師把這些“勢”物化成物質形式的最終狀態。
化勢為形
離形得勢
在剛開始進行建築實踐時,出於對作品的訴求,我主要着眼於“形”的層面。這是不甚自由的。而經歷了一次次深入的實地建造實踐後,我開始慢慢脱離對“形”的執念,同時愈加體會到設計上的自由,“勢”的影響得以逐漸凸顯。我將簡單回顧過去十年中的一些項目來闡述這一轉變的過程。
—
十年前,我們與標準營造工作室合作,在西藏林芝設計建造了一個小房子——尼洋河遊客中心。從外形上看來,這似乎是一座地域主義建築,但其核心設計方法所展現的就是“形”與“勢”關係交互的問題。
尼洋河遊客中心,西藏 林芝 陳溯
這座建築的“形”與“勢”是依據外部環境的流線形態推敲而來的,我們通過對建築公共區域的理解,把外部和內部的各種力量、因素都切實地變成相對精確、可控的幾何形態。
在該項目的設計圖中,有幾根非常重要的軸線,它們呈現出一種拓撲關係。更直觀地來講,我們將某一根紅色的軸線,左右轉 3°~ 5°,絲毫不會影響整體佈局,也就是説,這裏涉及到的更多的是關係問題,而並非是精確的幾何問題。
尼洋河遊客中心設計圖 趙揚
之後,我在大理洱海的一個小島上,建了一座與傳統的建造相關的、比較鄉土氣的房子。在考量結構時,我們與當地的木匠合作,改良了白族的傳統木構架體系,並在細節方面對其進行了幾何處理,最終施工時我們也做到了嚴格執行。在建造時,島上的石匠決定使用當地的毛石,事實證明那是一個很棒的決定。
洱海雙子客棧,雲南 大理 趙揚
從平面上來看,這個客棧與西藏的那個小房子有一定相似之處,它們都在精確的軸線上呈現出一種拓撲關係。
客棧的宅基地由兩塊互成 30° 夾角的地塊組成,為了將這兩個地塊從空間上進行聯結,我們為分別位於不同地塊上兩個建築單體做了一個貫穿南北空間主軸線的走廊;北側地塊被切出了一個三角形庭院,在庭院北部和北面房子的北牆之間圍合形成了一個新的空間,這使得房子被設計完成之後在幾何層面上仍然存在一定寬容度——兩個建築單體之間形成的角度可以是現在的 30°,也可以是 35°。這是一種拓撲關係,而不是幾何關係。
與這座木結構房子同一時期,我們還在日本氣仙沼市的海邊建了一所小房子。這是一個社區中心,我們想要塑造一個可以促進社區居民交流的空間。我們劃分了三塊功能實體,大家可以在這樣一個有圍合感的空間中,面對而坐,進行交流。若要仔細分析它的平面圖,在這樣三個長方形和三個三角形之間,也形成了一種拓撲關係。
海邊的“共有家園”,日本 氣仙沼市 趙揚建築工作室
這個房子是由“勞力士藝術導師計劃”贊助的,因此方案在落地之前,需要得到導師妹島和世的認可。當時她提出,三角形構成的鋭角空間太過逼仄。於是我參考她的意見將三個三角形調整為三個梯形,如此,鋭角變大,整個屋頂下的空間呈現出一種更為整體且平衡的狀態。
“共有家園”初版平面(左)終版平面(右)
?趙揚建築工作室
在這個方案中,我們再次利用了拓撲關係的靈活性,對照這兩版平面圖可以看出,六根紅色軸線與中間三角形以及外圍六邊形的關係依然存在。作為一種傳統和延續,那時,我遵循着幾何形態一定要和其拓撲關係形成一種精確的對位體系,並且直到最終建造,幾何的交界線也要嚴格地與拓撲線咬合在一起這樣的準則。
“化勢為形”,是對項目的因的轉譯,它描述了一種將內因和外因轉化為建築表現中強烈形式的狀態。由於久居大理,對於這片土地有了深入理解的緣故,我發現在日常創作中,“勢”對我的影響變得更為強烈了,“勢”的發掘和呈現已經不能僅用簡單的形式關係來敷衍了,因此我對建築的形式逐漸不那麼執着了,作品最終所展現的形式也變得更加放鬆了。
我在大理完成的第一個作品叫“竹庵”,是為一對畫家夫婦設計的私宅。這座建築開始於諸多“勢”的疊加,比如説為了滿足西進東出的風水要求,我們設計了一條動線,首先要從村子接近這座房子,進入大門,之後才能到達前院,必須穿過前院才能進入客廳。
鳥瞰“竹庵”,雲南 大理 舒坦
“竹庵”平面圖趙揚建築工作室
進入客廳,公共動線基本上就結束了。客廳的格局與景觀相關,它由面向內部和麪向外部的景觀構成。穿過一片放置了傢俱的公共區域,面向內部的景觀將公共與私密區域區分開來。在北向軸線上,其串聯了畫家工作室和一系列其他私密功能。面向外部的景觀則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田野。
如果將所有狀況都放在平面上分析的話,就會發現這座建築遠比我之前所建的三個房子要複雜得多。在設計過程中,我對所遇到的問題做出了一一回應,“形”已經不再是設計的目的,甚至可以説它只是最基礎的考慮之一。
“竹庵”,雲南 大理 趙揚建築工作室
後來,我在大理古城做了一個小酒店。這個項目存在非常多的限制,作為建築師,幾乎所有的想法都建立於回應現實的限制之上。可以看到,最終生成的平面所包含的空間關係是在各種各樣的“推手”之下得到的。
酒店一層平面圖 趙揚建築工作室
大理古城既下山酒店,雲南? 王鵬飛
大理古城既下山酒店,雲南 雷壇壇
由於院子本身的尺度非常小,我通過增加立面透明性擴大了空間邊界。相似的手法也被應用在南北方向上,我用茶室將前院和後院做了分隔。這使得空間的深度發生了變化。
這塊用地不僅小,而且周邊環境完全不對稱,如此,平面佈局的每一處與周圍都形成了獨一無二的關係,這也導致了 14 間客房是全然不同的狀況,我們在每間客房內部繼續做着因地制宜的文章。
酒店模型??趙揚建築工作室
酒店剖立面圖 趙揚建築工作室
在離這座酒店不遠處,我還做了另外一個改造項目。柴米多餐廳和市集可以被稱為完全的在地性改造。其前身由一個老的白族式樣的木結構的大屋子和它北邊的一個磚混結構的平房組成。
我在入口處加建了一個簡單的棚子,改變入口進入的方式,並且根據院子東西南北四面各自的情況做出了不同回應。我通過改造一層的立面改變了這個老房子的姿態,並把需要植入的綜合功能,在裏面做了恰如其分的安頓。
農場餐廳入口處加建的棚子??王鵬飛
軸測圖 繪製:白皓文
我也對突入庭院的體塊進行了一定修改。這些改動疊加在一起,雖然可能看不出建築師有着怎樣的意圖,但是它卻可以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讓使用者們舒適地生活於其中。這正是我所説的“離形得勢”的力量。
市集時餐廳內外狀態 王鵬飛
從加建的棚子看向大院 王鵬飛
柴米多生活市集 王鵬飛
更多趙揚的文章和作品收錄在UED 125期
《尋找青年建築師——關於“NEXT”的問題(下)》
新刊現已上架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