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河坡上:四月作家採風遇見醉美潦河坡
作者:路漫漫
一手牽扯伏牛羣山,一手撫着南陽盆地,潦河坡上,溢光流彩,這麼一美就萬載千年。
明眸善睞,波光流轉。這波光,是水的波光,也是綠的波光,陽光的金色波光,處處透露着誘人的光芒。打磨石巖水庫,楊樹崗水庫,是流溢嫵媚的眼睛,從北到南,一道道淺山丘陵,崗巒坡地,形成條條綠帶,成為柔順絲滑的秀髮,從伏牛山的高聳垂下來,接續在大盆地上,一手拉着巍峨,一手繫着柔緩,每一道坡谷,都盈盈抒情。
脈脈無語,她依偎羣峯,俯視着平原,鳥瞰着清川,就在這盆地的邊緣,在這高山與沃野的接壤處,明麗着,生動着,活潑潑地,清凌凌地,以原生態的形象示人,美豔不可方物。
面目清秀,光彩照人,“家境”過去卻是分外凋敝,稱潦河坡鎮,是因東、西潦河潺潺流淌其間,全鎮踞於伏牛南麓,長坡之上。毗鄰三縣,羣山半繞,交通成為祖輩頭疼的難纏。地是薄麻骨石土,農作物產量低,崗坡形勢,雨來就流走,雨停即乾旱,“望天收”,貧瘠儼然是最好的代名詞。窮偏遠,繚繞生活,麻煩人生,是潦河坡世代的夢魘。無論過去的南陽縣,還是如今的卧龍區,都呼以“小西藏”。老同志們記憶猶新,世紀初之前,鄉村幹部到南陽開會,總得提前一天出發,到城中旅社或親戚家投宿,甚至帶着被褥和乾糧,在會場裏打地鋪,勢若逃荒,那種窘迫境況,那種低人一等感覺,至今提起無不唏噓。
雖説窮鄉僻壤吧,但探究潦河坡的先前,也曾“祖上有德”,可謂“斯文在茲”,驕傲“德彰後世”。潦河流淌不知萬千年,當地百姓不讀liao河,發漢語古音lao音,這音足證,此名已有超千年時光,明示其史久源遠。漫山遍野的柴胡紫地丁蒲公英茵陳奼紫嫣紅,是優質中草藥,吸引醫聖張仲景來嘗試採擷,品味藥性,救濟眾生。智聖諸葛亮抱膝吟讀之餘,肯定溯卧龍崗北上,在這山坡上繁茂黃背草間推演兵法,不然怎能博望坡上巧用黃背草火攻,燒得曹軍片甲不剩。這裏古屬西鄂,張衡或許因玉皇頂巍峙向陽,利於觀測,於此看天象,察機理,懸天樓幾曾留下他洞幽探微的身影?大棒子山上的巨型石條,或是科聖測天量地的工具?商聖范蠡跋涉南陽山水,窮究農品風物,熟知這裏的山珍特產,從而深諳置貨不苛依時貯發的商業訣竅,得以復越事成後,泛舟而去,乘機化身陶朱公。二十八宿之一、東漢大司馬吳漢在此出生也在此安息,從這裏走向創建東漢的舞台,走向叱吒風雲的歷史,致仕後回鄉養老,至今吳老莊的漢墓完好,鼓石依然,石像生仍忠實守護廣平侯的休憩。回首瞭望,水庫下,山坡間,人們挖砂現出多少石斧石鏟,遠古巖畫遍佈,原始圖騰祭地,多少人類始祖遺蹤,隕石撞擊的痕跡,藏有太多不為人知的玄機。金蛋溝、銀洞溝、觀山、大王谷、玉皇頂、狼背豬娃山……這些地名,滄桑着歲月,藴含濃郁的人文氣息,引誘遊客來尋覓探險,發思古幽情。
是那株經風瀝雨的楓楊,是那棵銀杏飽嘗雪霜,潦河坡人沐浴前人的榮光,堅定着潦潦奔流的基因,他們有精神,能做事,勤勞勇敢,不畏艱難,捨我其誰,奮發圖強,把根深紮在罅隙間,活成了一棵棵虯龍盤根的大樹,性格養成堅硬的花崗岩。
自古安貧樂道,堅韌耐受,潦河坡人更能夠與時俱進,思變圖強。他們矢志不渝,為建設美好家園一代代人堅持不懈。在國家的幫助下,築起了一箇中型水庫,後來,自己努力建起了數十座小型水庫和堰池坑塘,蓄滿清水,就有了生產發展的後勁,有了風情萬種的氣質。山坡間,碧水環繞,老樹透出森森古意,竟然擁有了古莊漁村,遊客在淺山丘陵間,看魚嬉荷間,漁舟唱晚,感受夢裏水鄉的潤澤風情。劈山開路,取石壘橋,幾輩人的卓苦付出,實現村村通,組組通,有條件的地方户户通,通則達則利,通則贏則同,蓋起小樓,買上小車,坡上人家,享受了與城區市民相同的富裕美好。他們愛樹,知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凡不能種莊稼的地方,掘起花崗岩,挖開麻骨石,植下樹,種下希望,種下明天,讓綠色覆蓋山峁崗坡,填充房前屋後的空場,一個個村莊,就成了一塊塊碧玉。幾年來,全鎮竟然有了吳漢森林公園、楊河、崔坊、觀山和卧龍峽等多個森林公園。因地制宜,萬畝石榴園、萬畝核桃園、葡萄採摘園、桃園梨園月季園等星羅棋佈,扮美了山坡,甘甜了日子。他們就家常生活在森林公園裏,舒暢在花海果園裏。這裏林闊草茂,因地制宜,興旺了宏大了家禽養殖業,規模了香菇羊肚菌等菌類產業。苦艾茵陳地丁蒲公英的種植面積逐年擴充,中藥產業逐漸成了氣候。山南居坡,朝陽光強的優勢,引進發展光伏產業,為羣眾增收致富開拓新路子,收穫了滿坡陽光。
這裏距歷史文化名城南陽二十多公里,有山,有水,有崗,有峽,有河,有庫,有林,有禾,有花,有果,有草,有坡,旖旎着純自然的風光,清新的空氣流蜜醇香,成了城區名副其實的後花園。
山水含笑,崗坡有情,潦河坡的美,吸引了文化名人的來訪。那年春光明媚風和日麗,二月河先生來這裏,暢遊後親自栽下了一棵樹,高興地説,潦河坡、小寨等多植樹,就為城區圍上了漂亮的圍巾。在又一個春和景明南風推窗時節,我來到了潦河坡,滿目葳蕤,大地錦繡,遠遠近近是樹,低低矮矮鋪草,潦河坡是綠色的,遍山的綠,漫野的綠,醉美的綠。那一片片燦燦的油菜花,為這條綠色的圍巾,鑲嵌上了沁香的金邊。人們呼朋喚友,在潦河坡爬山,玩水,賞景,採藥,撿石,探險,挖野菜,感受田園風光,品嚐鄉村情味,陶醉天然氧吧。二月河的夙願,已真實地化成了滿坡的風情和笑語。
地因形名,潦河坡是大名,也是乳名,有人建議改名,他們文化自信,不覺得土,婉拒了,老祖宗起的名,都有個説法,是歷史,是念舊,是因襲,是感恩。這名字,叫得順溜,已浸到骨子裏了,那是與山水與崗坡相戀相偎的故鄉,是無論走多遠夢中都念想的最親,大俗中有大雅。再説,新加坡也是坡,人家咋不改國名哩。潦河坡,就這麼千百年親親地,切切地叫下去。
潦河坡上,勤勞人家,近年迎來了大繁榮大發展,得益黨政班子,年輕,樂觀,智慧,奉獻,有情懷,能吃苦,可守正,善創新,班子優秀的領跑人,名叫冬華,顧名思義,冬天的精英,隆冬亦能開花、繁盛,是以初心永葆,立足當下條件,明確奮鬥方向,擺脱腳下羈絆,盯準精準扶貧、實現小康、鄉村振興、建設生態產業區等目標,打造美麗富裕和諧新潦河坡砥礪前行。
我們屬於“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的文友。與冬華談話,愉悦而啓智,句句讓人充滿激情和希望。他説,要把政策吃透,把幹勁使夠,把生態用足,把陽光駐留,使山水增輝,使羣眾增收,潦河坡上才能流金瀉銀。他還説,我們有所為有所不為,不過度開發,多點留白,把這坡留給風吧,留給星吧,留給陽光吧,留給歲月吧,陽光和歲月,會把她珍藏和妝扮。這時候我懷疑他哪裏僅是黨委書記,更是多愁善感的詩人。他多麼哲辨的思想,充滿詩意的語言,描繪抒情着潦河坡踵事增華的未來。是以,滿坡始華,漫野生華,潦河坡秋實春華,潦河坡人不畏艱難奮發圖強的風采,凸顯為承傳相繼弘揚推介的精神光華。
湖光山色,山環水繞,滿目純自然的清新美,吸引着人們攜家帶口,絡繹來遊,沉醉而留連忘返。他們乘勢而為,舉辦鄉土旅遊文化節。好環境,好生態,就有了好名聲,好收入,坡上的日子,天天就在節裏過,潦河坡上生機勃勃,就天天流溢着陽光和笑聲。
作家介紹:路漫漫,南陽市作協副主席,卧龍區作協主席,二月河研究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