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意盎然 綠富同興——塔里木河、萬泉河流域生態故事掠影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綠意盎然 綠富同興——塔里木河、萬泉河流域生態故事掠影

綠意盎然 綠富同興——塔里木河、萬泉河流域生態故事掠影

海南省瓊海市長坡鎮青葛村的農民在採收菠蘿。新華社發

綠意盎然 綠富同興——塔里木河、萬泉河流域生態故事掠影

金秋時節,新疆沙雅縣胡楊林迎來最佳觀賞季。柳玉柱攝/光明圖片

綠意盎然 綠富同興——塔里木河、萬泉河流域生態故事掠影

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在萬泉河入海口舉行龍舟賽活動。新華社發

綠意盎然 綠富同興——塔里木河、萬泉河流域生態故事掠影

新疆沙雅縣月亮灣景區。柳玉柱攝/光明圖片

綠意盎然 綠富同興——塔里木河、萬泉河流域生態故事掠影

萬泉河田園風光。林小毅攝/光明圖片

【江河印象】

金秋時節,塔里木河兩岸的千里沃野奏響最美“豐收曲”。行走在塔河兩岸,到處是鬱鬱葱葱、生機勃勃的綠洲。塔里木河奔騰2000多公里,在10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乾旱炎熱的沙漠邊緣,寫下綠色傳奇,孕育燦爛文化。

跨越萬里,綠色故事交相輝映。在海南省瓊海市,萬泉河碧波盪漾,成羣的白鷺不時從空中列隊飛過,構成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全長163公里的萬泉河自五指山脈悠然而下,流經瓊海7個鄉鎮,滋養了兩岸土地,也形成了沿河特有的風景和經濟發展帶。

綠色走廊風光重現

“水多了,河兩岸胡楊茂盛了、濕地綠了。草場的草長得很好,羊吃得肥肥的。”説起塔里木河治理後的變化,新疆沙雅縣哈德墩鎮阿特貝希村牧民熱依木·司馬義感慨萬千。

2001年開展綜合治理以來,通過生態輸水和修復保護措施,塔里木河水生態持續改善,下游原本乾涸的河道再度被清澈的生態水填滿,這條“綠色走廊”重現了往日的綠色生機。

在新疆尉犁縣境內大西海子水庫下游約十幾公里處,一條砂石道路蜿蜒伸進胡楊林深處。在林間行進了七八公里後,一塊寫着“科研重地”牌子的院落展現在記者眼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鄧銘江的團隊,正在這裏進行塔河生態治理研究。

“這裏是我們的‘汊滲輪灌生態修復試驗區’。”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凌紅波説,“我們正在研究怎樣讓生態水在塔河下游的使用更加高效、集約、精準,探索生態水在胡楊林間的最優灌溉路線和方式,形成‘地下生態水銀行’,獲得最佳的生態保護和修復效果。”

科學理念,為塔里木河綜合治理帶來新動力。今年來,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以系統觀念為指引,進一步提高水資源科學統籌配置水平。通過洪水資源化利用,塔里木河沿線灌區農作物得到充分灌溉,增加灌溉面積63.06萬畝,河道沿岸胡楊林生態補水效果明顯,流域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呈現多贏局面。

萬泉河上游兩岸有着莽莽蒼蒼的熱帶天然森林保護區。清晨,天剛微亮,瓊海市會山鎮加略村村民許高南就揹着竹簍進山了。“颱風‘奧鹿’剛過,我今天要去看下蜂箱有沒有被吹倒,裏面蜂蜜是否充足,附近有沒有螞蟻,等等。這裏是萬泉河上游,我的蜂箱都是安裝在懸崖峭壁上的石頭洞、空樹洞或參天大樹的高處,山好水好蜜才好!”許高南自豪地介紹。

加略村位於萬泉河上游,是瓊海市市區最偏遠的一個村,也是典型的苗族聚居村。村子散落在崇山峻嶺間,與村邊的牛路嶺水庫交相輝映。

為守護好這青山綠水,會山鎮政府在加略村建設了6個污水處理站,並啓動河流長效保潔機制,在河流枯水期對河(湖)及河流兩岸垃圾進行打撈清理,開展非法採砂綜合治理行動,加強河砂重點區域巡查。

近年來,瓊海市實施了萬泉河流域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有效削減生活污染物排放。同時,加強萬泉河沿岸治理,嚴格禁止亂採砂亂砍伐,將治水與綠化結合起來,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傳奇故事激勵後人

萬泉河中游河水平緩,河面也開始變寬,兩岸風光旖旎,這裏不僅有景區,還有許多傳奇故事。

走進萬泉河中游南岸的椰子寨,村子裏最耀眼的就是椰子寨戰鬥舊址紀念廣場上那座高9.23米的主題雕塑。“椰子寨戰鬥揭開了瓊崖武裝總暴動的序幕,是瓊崖革命23年紅旗不倒的發端。”在椰子寨戰鬥紀念館裏,講解員才源正認真地將這裏的英雄故事講給來參觀的遊客聽。

萬泉河畔,還有一支傳奇隊伍,那就是紅色娘子軍。91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第三團女子軍特務連在今瓊海市陽江鎮成立,100多位花一般美好的女孩,奏響了中國革命和中國婦女解放運動史上動人的樂章。

紅色娘子軍留下的精神遺產,一直激勵着後人。1969年8月1日,由瓊海陽江公社100名紅色娘子軍後人組成的紅色娘子軍民兵連成立。“時至今日,新一代的紅色娘子軍民兵連,只要一有空就在這裏舉行操練。”村民們指着綠草茵茵的操練場告訴記者。

在南疆的塔里木河畔,提起“塔河五姑娘”,很多兵團人都難以忘卻。1958年5月,為解決塔里木河南岸50萬畝新開墾土地的灌溉問題,農一師(現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決定在荒原上開挖一條引水總渠。在眾多男同志中,5位年輕姑娘的身影格外醒目。她們白天挖渠挑土,晚上主動加班,工效甚至超過了小夥子們。憑着對祖國的忠誠和對事業的熱愛,建設者們最終修建起新疆歷史上第一條大型人工灌溉水渠。

時光荏苒,塔河兩岸改變了模樣,“塔河五姑娘”精神卻依然閃耀着時代光芒。憑藉堅定的理想信念,一代代兵團人紮根邊疆,在自然條件惡劣的“風頭水尾”,把戈壁荒灘變為“大棉田”“大糧倉”和“大果園”。

如今,新一代兵團人接過節水治水的接力棒。為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兵團廣泛推廣節水農業新技術,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促進農業節水增效和增產增收。

發展奇蹟正在續寫

順着萬泉河一路向東而行,便來到了萬泉河的出海口——博鰲。2001年,博鰲亞洲論壇成立大會在博鰲召開。一年後,博鰲亞洲論壇首屆年會在博鰲召開,論壇會址永久落户海南博鰲。從此這個偏遠漁村一下走向了國際舞台。在博鰲亞洲論壇品牌帶動下,瓊海市的旅遊、商貿、餐飲、會展等產業迅速發展。

愈加開放的環境,也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更多可能。80後青年王俏是土生土長的瓊海人,2017年懷揣着對熱帶水果的熱愛,他放棄在深圳、海口等地的高薪工作返鄉創業,在瓊海引進400多種世界各地的熱帶名優水果,並部分實現產業化推廣。

“我想繼續通過世界熱帶水果之窗項目,吸引全球的熱帶水果新品種以及與之配套的人才、技術、設施設備等前來展示、交流、推廣和貿易,促進農業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海南的農業發展。”王俏説。

隨着塔里木河複流,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的輪台縣變得綠草茵茵、牛羊成羣。生態環境的改善,為促進流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夯實了根基。

“我們不斷挖掘林業的多種功能和效益,縣裏舉辦的胡楊文化旅遊節,每年吸引數萬名遊客來參觀消費。我們正大力發展特色林果業,其中僅白杏就種植8萬多畝,每年銷售額達1.6億元。”輪台縣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副局長樊衞民介紹。

塔里木河重返生機,讓更多的沿岸百姓吃上生態飯、旅遊飯。尉犁縣在塔河岸邊建設羅布人村寨,每天平均接待遊客上千人次。在阿克蘇地區,採摘觀光、醉遊胡楊等旅遊項目深受遊客歡迎。巴楚縣傾力打造的紅海景區,直接解決就業200餘人,間接帶動就業2000餘人。

從生產到生活,從城市到鄉村,從萬泉河流域到塔里木河流域,科學統籌水資源開發配置同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大美中國的生態畫卷正徐徐鋪展。

(本報記者 李慧 王曉櫻 趙明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45 字。

轉載請註明: 綠意盎然 綠富同興——塔里木河、萬泉河流域生態故事掠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