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東老屋記憶:德順堂,小山村連着大世界

邵東老屋記憶:德順堂,小山村連着大世界

本文作者:禹丁華 編輯:令狐公子

德順堂位於邵東縣流光嶺鎮流光村。為筆者家四發堂右鄰。最低行政組織德順堂生產隊或德順堂小組,即以該堂名之。

德順堂嚴格上算不上是大花屋,原系新橋楊氏家族莊房,即下人管理田產,收取租谷的地方。筆者曾講到德順堂爐堂灣的風水,這裏專門講講德順堂本宅的風水。

德順堂前有太平水西來,左有無名小溪南來,兩水匯於屋之右前方,堂前有口面積約半畝的水塘,堂屋正後方有天然青石護坡,並左右對稱生出兩根下大上尖的圓石,風水師形象地稱之為石筍(三婆衝元晚娘説是拴馬樁),石筍之間為一口長寬數丈的水池,水清且淺,每到夏天,堂前屋後,螢光點點,蛙聲陣陣。據鄉人説,這屋場的風水好,名“小船出海”,屋後石筍即是兩根船篙,但此屋場局面不大,船也就小,傳説載人以二十四人為限。二十四人以下,人丁興隆,官商皆旺。如果超載,居家不吉。現申氏居其宅,果然家道興盛,官商皆通。甚幸。

邵東老屋記憶:德順堂,小山村連着大世界

邵東老屋記憶:德順堂,小山村連着大世界

德順堂及兩側石筍 攝影:禹丁華

德順堂座落在獅子山東北麓。獅子山有個傳説:這山巔原來有個石頭,外形象獅子,經千百年修煉竟成了精,因其神通廣大,有一天,它心血來潮,決心與天神比個高低,於是運足法力,使自己的身子向上猛長,獅子頭眼看就要撐破藍天門了,天神十分震怒,一個炸雷,將獅頭劈下,滾落山下溪邊,於是石頭獅身亦現了原形。今天,獅頭、獅身我們尚能見到。

天道循環,德順堂這個小山村,也連着大世界。

這裏居人有申楊曾禹朱四五姓。其中曾姓有一户小孩與筆者同年同學。常聽大人悄悄説,他父親在民國時期做過“賣壯丁”的生意,以自身代人當兵牟利。而他的叔父結了婚後去當壯丁,1949年去了台灣。文革時期,我們都少不更事,對這些原本諱莫如深的事,一旦發生衝突,總喜歡將這些事嚷出來,以招惹他發怒來解氣,最後以打架結束。可到了1987年,海峽兩岸開啓去台老兵回鄉探親之旅後,曾家叔父也回德順堂探親來了。這曾經令曾家欲藏着掖着的事兒,一下變得有點揚眉吐氣的味道來。

邵東老屋記憶:德順堂,小山村連着大世界

德順堂一角 攝影:禹丁華

老兵回鄉走親戚,多以金戒指金耳環等為見面禮,也送點錢,大有衣錦還鄉的味道。老兵在台已結婚生子,但從未帶家眷回鄉。他在大陸的結髮妻子,也改了嫁,並兒孫滿堂,只是老公已故去。老兵探親時,老兵及其前妻都有續緣之意,但老兵的侄兒輩考慮到今後的關係難於處理,反對他再結秦晉,何況台灣還有一妻呢,於是兩位老人只得怏怏作罷。老兵回來了兩次,後來又通了幾年電話。再幾年復歸於杳無音信。真可謂鄉愁已散,親情終了。聚散無常,時勢使然。因緣和合,奈何奈何!

德順堂的左前方有一小山包,鄉人都叫蛇形山,因其形似蛇頭,但尹氏族譜上記為泉形山,大概因山東麓有一山泉,故名。蛇形山東北西三面為坡,僅南面連獅子山,好在山不高,不然就是道觀地了。

蛇形山其山勢蜿蜒如蛇自南向北奔來,終止於太平水與無名小溪相交處,是為蛇頭,而兩水相交處的地形恰似蛤蟆嘴。大凡地氣,遇水而止,其氣聚於蛇頭,結穴為陰宅,這種風水,可名曰“小龍食蛙”。它正是“台灣經濟之父”尹仲容的祖墳。鄉人評曰:太平尹氏之所以能出尹仲容這個人物,全賴尹家葬了這窖好地。但看山勢,這窖地的局面太逼仄,蛇食青蛙,是小龍非真龍,青蛙為兩棲動物,常居水中。所以命中註定他只能輔佐一個與水有緣的偏安政權。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邵東老屋記憶:德順堂,小山村連着大世界

蛇形山哈蟆嘴 攝影:禹丁華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前期,國家勘探隊曾在蛇形山東麓山泉邊搞過地質鑽探,鑽探動力用柴油機,工人住帳篷,還有小型發電機為工作與生活供電,那時覺得好新奇,常常去那看熱鬧,但柴油機工作的震動與吼聲,還是令人心生怯意。

大約在七十年代初,流光大隊在德順堂與夏家皂生產隊搭界之地墾荒造林,開辦林場,於是在這山上砌了三硬間土磚瓦房,並將場部設此,同時林場還餵了幾條豬。當時有插隊知青李煥青專事餵豬,並借住在夏家皂匡平安家,搞了多年才招工返城。插隊期間,這李知青情緒很低落,經常一個人坐在山邊吹簫,嗚嗚咽咽,吹着吹着眼淚就流出來了。他吃飯從不洗碗筷,用完餐把碗倒過來,筷子架碗底上,下次用餐,把碗筷放煤火上烤一下就用,筆者問他為何不洗,他理直氣壯地説,自己的碗筷自己用,為何要洗。

邵東老屋記憶:德順堂,小山村連着大世界

昔日知青點 攝影:禹丁華

李知青返城後,餵豬的活兒由筆者母親接任,凡林場職工,要輪流到場部守夜,一班二人,守一夜可得二分,女人守夜不方便,母親的班全由筆者代替。

有一夜,筆者與年近七十的成齋五爺守夜,二人在月光下洗澡,都赤條條一絲不掛,他看着自己已經松馳的肌膚,突然對筆者説,“丁伢子,你看,這人不穿衣服好醜呀!”這句話給筆者極深的印象,至今猶聞在耳,也是一衣遮百醜的生動詮釋。

還有一夜,另一個守夜人因故未到,筆者一人獨守場部,本來就有點心虛,到半夜,突然隔壁樓上傳來鑼鼓聲,想起砌這屋時地基打出的古墓枯骨,頓時毛骨竦然,只好拼命把被子蒙着頭,大氣也不敢出,可身子卻象打擺子一樣不聽使喚了。第二天天未大亮,即撒腿往家跑,與母親一説,母親哈哈一笑説,哪有什麼鬼怪,那樓上本有一套鑼鼓,昨夜肯定是老鼠搗的鬼。真可謂世上本無鬼,鬼自心魔出。

邵東老屋記憶:德順堂,小山村連着大世界

破敗的場部 攝影:禹丁華

到了1975年下半年,砂石羣力煤礦20多個知青下放到林場,於是成了知青點,隨即推倒舊房,擴大規模,建成了二層樓的紅磚房。母親也從豬倌成了廚娘。

到了八十年代,知青返城,林場停辦,這知青點連同前後風水林,作價2800元,賣為民宅。現已廢棄多年,眼前所見,已成廢墟。

附:「鄉土天下」堅持獨立、理性,心存善良和敬畏,用樸實的語言描述鄉土歷史人文。長期堅持原創不容易,如果文章引起共鳴,敬請留言分享思想,以鼓勵作者寫作。

作者簡介

邵東老屋記憶:德順堂,小山村連着大世界

禹丁華,湖南邵東流光嶺人。二十歲外出謀生。曾供職於省檔案館近四十年,參與或主持過一些湖南近現代史方面的研究課題。晚年對家鄉的人文歷史情有獨鍾,常寫些寄託鄉愁的小文以自娛。

「鄉土天下」堅持做純粹鄉土號

立足邵陽面向全國挖掘歷史人文故事

專注鄉土,奉獻精品(每週週末更新)

主編/陳勝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12 字。

轉載請註明: 邵東老屋記憶:德順堂,小山村連着大世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