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無疑是嶺南古村落的中心。11月13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來到番禺區石樓鎮大嶺村探訪一座古老的祠堂——顯宗祠,它在大嶺村陳氏族人心目中位置很高,“因為大嶺村當年最有威勢的兩大家庭,都是顯宗祠所紀念的陳順民的後裔。”説起顯宗祠,很多村民都會談起它的輝煌。
大嶺村現存朝列大夫陳公祠、陳氏大宗祠、兩塘公祠、善元荘公祠、顯宗祠等祠堂建築。每一座祠堂都有自己的淵源與故事。在大嶺村祠堂羣中,陳氏大宗祠有着最為重要的歷史及社會地位,這座祠堂始建於清代,1958年改建為生產隊飯堂,2000年按原貌重建。“它是為紀念大嶺村陳氏開基祖遺慶公而建,記錄着大嶺村陳氏的源頭。”一位村民告訴記者。
同樣,在大嶺村陳氏族人心目中還有一座位置很高的祠堂——顯宗祠。“顯”取自《三字經》內的“揚名聲,顯父母”,“顯宗”就是敬重彰顯祖宗的意思。
顯宗祠位於大嶺村西,大魁閣塔和龍津橋北側,前臨玉帶河,坐東向西。該祠是大嶺村陳氏九世祖皋夫祠,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距今近500年曆史,在清朝乾隆辛酉年(1741年)重修。顯宗祠又名“凝德堂”,村民俗稱橋頭祠,因它位於龍津橋東堍路北,前臨玉帶河。
據瞭解,顯宗祠建築面積1632平方米,建築寬敞,裝飾富麗,總體為三進兩天井結構,頭門四層蓮花斗拱。大門左右門墩石雕正面鐫有西洋童子,在番禺古建築中比較所罕見。原來,在明代村裏已有人任禮部主客清吏司郎,返鄉時在祠堂外立了“送財洋童子”。這名官員一直主張和外國友好交往,後來也促成很多後代到海外發展,為大嶺村成為著名“僑鄉”埋下伏筆。
祠堂大門口上牌匾刻着“顯宗祠”三個大字,東西兩側有青雲巷,東西有鐘鼓樓。大天井用白麻石鋪砌,兩側有東西連廊。
“在陳氏族人心目中的位置很高,因陳氏後輩在明清兩代名人輩出,各領風騷。”大嶺村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顯宗祠的雕刻有兩大特色:一是木雕刻有三鯉(奈)魚、風鱔、青蟹、麻蝦圖案,凸現珠三角飲食文化;二是石雕刻有頭戴帽、垂捲髮、散花領、緊身衣、束馬褲、高皮靴、佩長劍、一身外國裝束的“西洋童子”。
1940年1月,抗日遊擊隊進駐大嶺村,以辦學教師為掩護開展抗日宣傳活動,動員村民參加抗戰,捐贈物資支援前線。解放戰爭時期,自抗日戰爭時所辦的村辦學校就移到顯宗祠。新中國成立初期,顯宗祠仍作為村辦小學,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才遷入新建的小學,顯宗祠現作為老年人活動中心、村史館使用。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肖桂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李波、肖桂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曹騰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