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明朝萬曆年間的中越邊境。這裏需要先給大家介紹一下當時的背景。
越南,在古代被我國稱為“交趾國”,自漢武帝之後的一千多年時間裏,南越地區都是我國的直屬領地。到了五代十國時期,越南趁機擺脱控制而獨立,成為我國的藩屬國。
之後的大多數時間中,交趾都依附於中國。明朝永樂大帝年間,越南爆發內亂,明朝趁此機會收復越南,並在越南設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再次進行了直接統治,即“安南屬明時期”。不過長期的獨立使得越南不服從管理,明成祖朱棣死後的數年時間,越南打敗駐越明軍,隨後建立後黎朝。
越南雖然再次獨立出去,不過畏於明朝依舊是一個強盛的國家,後黎朝需要嚮明朝稱臣,以藩屬國的形式存在。
不過隨着明朝的衰落,後黎朝又出現多位賢明的君主,尤其是第五代君主黎思誠,他文治武功,非常推崇宋朝文化,以宋朝理學為樣本着手改變越南。
並且他熟讀《史記》、《資治通鑑》等中國歷史著作,下令編著《大越史記全書》。尤其是他在外交上的態度很是強硬,對於明朝曾侵佔他們的領地十分不滿,曾言“我尺山寸河豈宜拋棄”。多次派人與明朝交涉,最終雙方達成“各守境土”的協議。
因為黎思誠的種種對越南的貢獻,他病逝後,諡號為“聖宗”。
而反觀明朝,一代不如一代,不僅君主不作為,自然災害也時有發生,這就是人們常説的“氣數”。古人認為,一個王朝接近毀滅,上天會提前在世間散播災禍,比如説旱災、水災、瘟疫等。
明朝萬曆年間,廣東省吳川市梅菉鎮有一個位神醫,名叫林懷蘭,他不僅醫術高超,還有一顆懸壺濟世之心。林懷蘭是一位“行醫”,他勵志走遍大江南北,尋找各種好的藥材,並且一路上給人治病,只收少許診斷費用以趕路以及購買食物即可,獲得無數好評。
他聽聞在雲南地區生產草藥,於是前往雲南地區採藥救人。
最終,林懷蘭抵達雲南與交趾國的交界處——交州。當時的交趾國雖然名義上屬於明朝的附屬國,但由於明朝的衰弱,交趾國並不將明朝放在眼裏。
不過在醫者眼中沒有國界之分,即便是越南的邊關守將,林懷蘭也精心為其治病。由於當地的氣候潮濕,並且毒蟲比較多,當地的邊關守將常年飽受濕寒毒蟲之苦,很多人甚至因此死去。林懷蘭多次前往邊關為交趾國的守將進行醫治,由於林懷蘭醫術高超,困擾守將們多年的頑疾很快就被治好,因此林懷蘭非常受士兵們的感激。
後來林懷蘭發現在交趾國境內有一種農作物,此物具有極高的耐旱能力,並且生命力頑強,果實長在土中。這立刻吸引了林懷蘭的注意,他覺得如今國內旱災、蝗災頻發,百姓顆粒無收,生活艱難,而此植物絕對能拯救一方百姓。
不過此農作物受到的交趾國嚴格控制,是不允許引種到國外的,在邊關地區有嚴格把控,一旦查到將是死罪。林懷蘭知道這一點,但是他不想放棄,於是決定冒一次險。為此,他在此地逗留多日,用以瞭解此物的種植方式以及習性,最終截取一截根莖,將其混入藥籃中的草藥裏,希望矇混過關。
不過,終究還是被一位邊關守將檢查到了!
不過此刻事情出現了轉機,這位關將正好就是被林懷蘭醫治過的病人,他不忍抓捕林懷蘭,於是就將藤蔓還給他,然後對林懷蘭説道:“今日之事,我食君祿,縱死不忠,然感先生之德,背之不義。”説罷,縱身投河自盡。
在這位守將的心中,林懷蘭是他的恩人,不過他亦是交趾國的守將,一邊要遵守自己的職責,一邊也不想傷害自己的恩人,自古“忠孝難兩全”,因此陷入兩難之中,因此,他選擇用結束自己性命的方式來“兩不相欠”,赤誠之心可歌可泣。至於其他的關將,也感激李懷蘭的幫助,對此事選擇不予上報。
最終,林懷蘭帶上這半截植物,回到家鄉,並種植成功,這種植物就是番薯。
明朝末年經常發生自然災害,造成大面積的災荒,百姓餓死者無數。番薯引種到中國後,逐漸發揮了他的奇效,除了果實可以食用,甚至其藤葉也可充飢。由於番薯的這些特性,很快被全國範圍內種植,至少有上億人因此避免災禍,這個數字一點不誇張,根據《朱薯疏》記載:“甲申(1584年)乙酉(1585年)間,他谷皆貴,惟薯獨稔,鄉民活於薯者十之七八”。
正所謂“吃水不忘挖井人”,後人自然不會忘記林懷蘭的功績,於是在其家鄉建立了亭廟祭拜,而在林懷蘭亭廟旁邊,自然也不忘給這位關將樹立神像,這就是“番薯林公廟”的由來。
後代有很多人緬懷他們的貢獻,福建南安人吳增為此寫詩道:
移根交趾路漫漫,從此粵中食不難。飲水有源香火久,至今人尚祀懷蘭。
這件事記載於廣東《電白縣誌》,來源真實可靠。除了林懷蘭之外,還有一種説法是西班牙人從美洲傳到呂宋,長樂人陳振龍再傳入中國福建。吳川人林懷蘭、福州長樂人陳振龍均可享“番薯第一人”之美譽。
他們各自引種,互不關聯,他們都為緩解當時國人的温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在我國農業發展史上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