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青城山,放眼碧綠。
山道盤旋其中,不顯盡頭,
道觀插落其間,只顯硃砂。
遊人偶爾歇腳,
山間散落的亭便成為臨時“驛站”。
雨亭
進山門數百步處,一間精緻的二層茅亭,側立於清溪之畔。這便是青城山有名的“雨亭”,相傳唐上元二年(761年)秋,客居成都草堂的杜甫遊青城,剛進門便遇雨驟發,杜甫便在山道邊古楠下避雨。
後來,此處便修起了供遊人休息避雨的茅亭。亭聯是王維的《山中》:山路原(元)無雨,空翠濕人衣,與青城山本身的“幽”不謀而合。
作為中國道家四大名山之一,青城山的古建築、古遺址、歷史傳説、飲食風俗,林木花草,無不藴含着濃厚的道家文化,散落在各地“茅亭”作為其中之一,當然也不例外。
寓道於亭
道家崇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法則,亭的屋頂,便由山前的一層樹皮頂,到山門口的兩層樹皮頂,再往裏走的茅亭就是三層樹皮頂,在層數上充分體現道家思想。正所謂“唯有此亭無一物,坐觀萬亭得天全”。
道法自然
青城山的亭子獨特在其以不去樹皮的原木為樑柱,枯藤為掛落,樹皮為瓦蓋,老根為凳;卯榫結構連接,雨天不漏,炎日無暑,清幽山景渾然一體;不拘一格,隨影賦形,深深寓意了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
坐落有序
青城山的亭在選點佈局上,山勢迴環景點著名的地方分佈的密,山勢平緩景點不著名的地方分佈的疏。以青城前山為例,諸宮觀間25公里內,就有亭橋廊榭等50餘座,平均500~1000米就出現一座,密者二三百米。
亭隨人意
遊人需要休息或有景可賞處,亭便隨心出現。正因為有了這些亭,遊人步道丹梯棧道,翠微飛瀑之間,很少有大累的感覺,更多的是賞心悦目,親和自然。
匠心守護:7個師傅管126個茅亭
劉崇貴,都江堰市青城山鎮青景村的本地人,在青城山景區修葺茅亭已有10多年。因為長期巡山,皮膚被曬得黝黑,長期攀爬,人顯得精瘦。
▲修亭匠人劉崇貴
目前有7個固定的師傅,年齡大多在40歲至60歲。10多年前,劉崇貴還是滑竿師傅,通過自己觀摩學習,逐漸掌握了修葺茅亭之法。
▲劉崇貴攀爬屋頂身手矯健
這裏的亭子有三面、五面、六面的,共126個茅亭。都很典雅漂亮,蓋一個亭子,從立柱到蓋亭,差不多需要20多天。樹皮是從阿壩州林場那邊採買的針杉樹皮。因為它質軟,遇上下雨不會漏。如果沒有遇到強風、樹枝掉落砸壞這類的自然災害,一個亭子基本上十年之內都不用維修。
▲修葺之後煥然一新的雨亭
師傅們一般都是沿着山路,查看有沒有掉落的樹枝,或者其他影響遊客行走的阻礙,並一個一個地檢查這些茅亭,有沒有松滑、不牢固的情況,這126個茅亭都是他們負責維修檢查的。
▲細緻地縫補樹皮
▲縫補屋頂,常弄得手上傷痕累累
稍稍留心便會發現,這些茅亭的屋頂頂着厚厚的青苔,下面覆蓋的不是瓦片,而是樹皮鋪設的。這些散落在密林流水之間的茅亭,更像是大自然的手筆。這隨影賦形的背後,是能工巧匠的遺風、更是歷代匠人精心守護的結果。
畫家王培秋曾説:“幾十年間,我遊青城畫青城的過程中,逐漸地感受到“雨亭”是鑲嵌在青城山中的建築藝術品,是山中的點睛之美。”
“點睛之美一:取山中的樹木、樹枝、樹皮、藤條、山石為修雨亭的原材料。其特色是在修建中,儘量保持樹木、枝幹、藤條等的原始形態,因勢造型。它具有自然、質樸、親和之美。
點睛之美二:雨亭造型取中國古建築的多面、錐體、翹角形,如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它根據地形與功能需求不同分單獨式、雙亭式、廊橋式……多種多樣。更有特色的是,有的雨亭圍繞大樹而造型,它將自然美與人工造型美融合成天人合一之美。
點睛之美三:雨寧多沿山路而建造在路邊,也有建在山頂。它與遊 人緊密相依,為遊人遮陽、避雨、駐足休息、觀賞美景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它是實用之美,助人為樂之美。
點睛之美四:每處雨亭都有文人墨客留下的詩句,由書法家篆寫後,刀刻在自然形態的木板上,懸掛在亭內外,讓遊人賞景又賞詩。極大地凸顯名山的文化底藴,提升了名山的人文精神。”
以上四點,概括了青城山中的雨亭是在國內外名勝景區中獨有的特色。它凸顯了祖國大好山河的民族精神、文化品質、建築特色、人文涵養都是舉世無雙的。青城山作為聯合國頒佈的世界自然遺產和歷史文化遺產的美譽是當之無愧的。
在旅途中你可能沒有注意過它們,
但它們卻不動聲色地屹立千年,
它們不僅把美麗的湖光山色
點綴得更加嬌豔動人,
更為遊人提供了一處處
停留休息、領略風光的場所 ~
文章來源:青城山景區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