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古稱“砂上山”,又名“太和山”,位於湖北省西北均縣境內,
為大巴山脈東段分支,起自湖北、陝西兩省邊境,止於襄樊市南,隔漢江和大洪山遙對,縱橫四百多公里,這裏“山巒清秀,風景幽奇”,古建築羣巍然林立於千米之上的山間、絕崖和峯頂。
主峯武當山,海拔1,612米,山勢峻拔,有上下十八盤等險路及七十二峯、三十六巖、二十四澗、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風景名勝,其規模之宏偉,風光之壯麗,實為其它名山所罕見。宋代書法家芾曾為武當山寫下了剛勁有力的
“第一山”
三個大字,“第一山”的巨大石碑至今仍然聳立在“元和觀”旁。明代旅遊家徐霞客在遊覽武當山後,更讚美它是“氣吞秦華銀河近,勢壓岷峨玉壘高”。
據傳從周漢以來,就有著名道家和道士在此居住和修煉,如
周之尹喜、漢之陰長生、晉之謝允、唐之呂洞賓、五代之陳摶宋之寂然子、元之張守清、明之張三丰
等等,因此,武當山不僅是風景秀麗的遊覽勝地,而且是一座的道教名山。
武當山的道教,敬奉“玄天真武上帝”,稱為“武當派”。據説,武當山就是由
“非真武不足以當之”
而得名。宋真宗天禧二年,敕封“真武之靈,藏著隱方之位”元成宗大德八年,封為“武當福地”明永樂皇帝加封為
“太嶽太和山”,
意思是五嶽之冠。明嘉靖皇帝封為“治世玄嶽”把武當山當作治世仙山了。
據史籍記載,武當山的建築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大興土木則在明代永樂年間,傳説明代朱棣起兵奪位,事先ト卦,見西北天空有龜蛇作“玄武鬥”,於是起兵,獲大勝。事後有方士道人指點,在武當山大興土木以酬神靈。30餘萬工匠費時十年,方基本完成工程。
這一龐大的建築羣,計有八宮、2觀、36庵堂、72巖廟、39橋、12亭,每座宮觀都建築在峯、巒、坡、坨、巖、澗之間,巍峨奇巧,頗富神奇色彩。現今尚存金殿、太和、紫霄、南巖、遇真、玉虛六宮、五龍、復真、元和二觀以及磨針井、玄嶽門等,
基本上還保持着明代初年形成的建築風格與特徵。
玄嶽門是進山的大門,這是一座四柱三間五樓的石雕牌坊,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牌坊正中刻有“治世玄嶽”四個大字,其額坊、木蘭柱分別以浮雕、僂雕和圓雕的手法刻有仙鶴遊方和八仙人物故事,鐫刻精巧,造型優美,具有極高的石雕藝術水平。
遇真宮距玄嶽門1公里,是明永樂皇帝為紀念張三丰所建。
張三丰是明初著名道士,名全一,又名君寶,號元元子,遼東懿州人。
著有《三豐全集》據説他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不修邊幅,又號“張邋遢”,無論冬夏都穿一件衲衣和一衣蓑衣,道家經籍中記載他在洪武年間在武當山結庵居住。明成祖朱棣多次派人尋訪他,他卻遠遊名山大川,避而不見。
於是就修建了“遇真宮”,包括真仙殿、廊廡、山門、齋堂等建築,共有殿舍近300間,因張三丰被當時人尊為真仙,所以主殿名“真仙殿”,宮中有張三丰的銅像,頭戴斗笠,腳穿草鞋,造型生動,栩栩如生。
元和觀距遇真約3裏許,建於明代過去這裏曾是道教監獄,凡違犯教規者,重則在此治罪其刑罰有杖革、焚刑、坐牢等處罰。
磨針井是一座纖巧玲瓏、佈局緊湊的亭台式小型道院。傳説淨樂國太子入山學道時,心智不堅,想下山還俗,走到這裏,看見一個老嫗在井邊磨鐵杵,就問磨杵何用,老嫗回答説“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太子感悟,復入山苦修,歷42年最後得成正果,這個老嫗傳説是道教玉虛聖祖紫玄君所化。
磨針井道院裏供有真武帝君青年時的座像,四周飾滿壁畫,三清殿前還有兩根鐵杵,象徵當年老嫗所磨的針,最前有一方亭,亭內有枯井一口,據説是水磨針所用之水,上有仙龕,內供有鐵鑄的老嫗磨針像。
復真觀,也叫太子坡,始建於明永樂十七年。傳説太子入山之初,曾在這裏留住。此處建築風格奇特,裏面夾牆複道,曲回如浪,空間的分割組合幽深莫測,入內猶入迷宮,佈局精巧,與山勢自成一體,貼切體現了道教的“玄妙和清虛”的特徵。
觀內主要建築有祖師殿、皇經堂、五層樓等。其中五層樓內有一柱十二梁的奇巧結構,一根柱子支撐着十二根橫樑,建築技術精湛,歷盡幾百年風雨,仍然保存完整。
紫霄宮建於明永樂十一年,清代又進行了修擴充,是武當山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之一,殿前有丹墀和崇台,崇台三層,砌有白石雕欄,左為日池,右為七星池。殿後邊左是月池,右為真一泉,泉水由殿左右繞石階向山下流去,殿內正中是昊天上帝的塑像,兩旁眾神侍立。
昊天塑像右側橫架着一棵幹杉樹,傳説是當初建築宮觀剩下的一根,杉樹長幹三丈餘,直徑一尺多,人們在這一端輕輕叩擊,那一端能聽到聲響;在這一端講話,那一端貼耳能聽到聲音,因為這棵幹杉樹能夠傳聲通話,所以取名“紫霄聽杉”。
大殿前面還有兩座巨大的石龜碑刻,石龜長4米,寬2米,高3米,碑高10米,碑上刻有朱棣關於保護武當山道觀及道教活動的聖旨以及修建太嶽太和山道觀碑記。龜甲、龜腹有明顯的質感,龜的頭部、龜腳表現出負重着力的形態,在大殿後的展旗峯下還有一太子巖,巖內小石殿供有真武帝君童年的塑像,面容豐潤,神態飄逸。
南巖,是武當山36巖中風景最美的一巖,山勢奇特,林木蒼翠,上接雲霄,下臨絕澗,周圍羣峯聳峙,站在殿廊,大有樓閣飛空之感。元朝興建的、由皇帝賜名的“天乙真慶萬壽宮“石殿,就雄踞在懸崖之上,好像鑲嵌在千仞峭壁之間。這座雄偉的石殿,仿木結構,斗拱,、梁、門、柱都是用懸崖的完整岩石鑿成的。
石殿之內,“天子卧龍牀組雕”,“三清塑像”,都生動逼真,尤其那環立在殿內的五百鐵鑄靈官,更是栩栩如生,無論從石雕大殿石雕塑像,還是鐵鑄靈宮來看,都不愧是一座藝術寶庫。
石殿絕崖旁邊,橫伸一雕龍石樑。石樑懸空伸出2.9米,寬約30釐米,上雕盤龍,騰空欲飛,翹首天柱峯,龍頭頂 端,雕一香爐,號稱“龍頭香”。
過去,不少香客為了表示自己的虔誠,竟冒着生命危險去燒龍頭香,因為下臨深淵,踏上石樑,稍有不慎,就會失足喪生,遊客來到南巖,都想目睹此景。
天柱峯上的金殿是武當山上最著名的古蹟,也是我國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這座金殿,座西朝東,高5.54米,寬5.8米,進深4.2米,共3間,全為銅鑄鎏金,屋瓦、斗拱、鬥柱、門窗等均以銅鑄構件卯榫拼焊而成,接連精密,毫無鑄鑿痕跡。殿內寶座、香案、陳設的器物也都是銅質金飾。
金殿西南角柱上方外側還嵌有一塊黃澄澄的金塊,傳説是當年修建此殿時剩下的一塊黃金,已被遊人摸得晶亮。金殿內供有真武大帝銅像,重10噸,披髮跣足,正襟危坐,衣紋飄動,神態逼真。兩旁有金童拿着文簿,玉女託着寶印,水火二將擎旗仗劍,身穿甲冑,魁偉勇猛。
殿內藻井上,懸掛一顆鎏金明珠,
人稱“避風仙珠”寶珠能鎮住山風。
據説殿門不閉,外面雖北風大作,但殿內油燈卻能長明如故。殿外是白玉石欄杆台基,台下是長約1500米的紫禁城,城牆由巨大的長方形條台,依山勢在絕壁砌而成,只有南天門與山側的太嶽太和宮相通,是上下的關口。
紫禁城建於明永樂二十一年,金殿聳立雲表,有許多奇景,如“飛蟻來朝”、“雀不漫殿”“雷火煉殿”、“祖師映光”,“金殿倒影”、無柱曉晴等等,這些奇景都是由金殿特殊的質地構造加上位於天柱峯頂的特殊自然條件所造成的。
武當山也是武術源地之一,在這裏既可領略到名勝的自然之美,又能體會到中國道教文化的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