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俗話“家有四樣,不破也亡”,指的是哪四樣?老祖宗的治家智慧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休閒

古代人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不用多説,就是古人通過長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達到一種修養身心的狀態是“修身治天下”的根本。“修身”之後就是“齊家”,這裏的齊家並非是指結婚生子,而是以整個家庭作為基礎,《管子·小匡》中説:“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連以事,相及以祿。”所以,在古人這種對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理念之下,就總結出了一些對於“家”的看法。

家給人帶來的是温馨舒適,而有的時候,家也會給人帶來傷害。老祖宗們用“家有四樣,不破也亡”這句俗語告訴我們,一個家庭在分崩離析之前,一定會有一些徵兆,這些徵兆是什麼?俗語中所説的四樣是哪四樣?又應該如何預防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第一樣、 家不和睦

古人常説“家和萬事興”,想要“家和”的先決條件就是夫妻感情的和睦,一旦夫妻感情出現問題之後,夫妻之間往往會發生暴力或者冷暴力等問題,而引起的連鎖反應也非常多。首當其中的就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性格不同,影響也就不同。

有的孩子會有樣學樣,長大之後因為不知道如何正確地處理人際關係和感情,就會在人際關係中處於劣勢。而有的孩子則會對婚姻產生恐懼,成年之後抗拒婚姻,把婚姻看成了一種心理負擔。所以,當家庭出現“不和睦”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找出問題,及時的更正,讓家庭進入正軌。

第二樣、教育缺失

家庭的和睦僅僅是停留在了自己這一代,而家風教育則是為了下一代。對於古人來説,家風教育是關乎整個家族的臉面和利益,所以古代很多大家族都有一套教化後代的詳細流程,這其中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家訓、家規以及家法。在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家訓有:《朱子家訓》、《陸游家訓》等等,如果家族成員有人觸犯了家規,那麼就會被執行家法,家法的當中也是有重有輕。

在古代,比較重的家法就是逐出家門不入祠堂,香港版的《封神榜》中,商朝四大天王之一的黃飛虎,他有一個女兒名叫——黃顏,黃顏和還是凡人的楊戩相戀,可是黃飛虎卻看不起這個窮酸小子,而這位富家千金卻執意要和楊戩私奔。這種行為在黃飛虎看來就是有辱家風,所以就和黃顏“堂前三擊掌”斷絕了父女關係,這個就是典型的大家族家規。

當然,這個例子有些反面教材的意思。但,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樹立良好的家風,是可以促進家庭成員在一種和諧、健康、積極向上的氛圍中不斷成長髮展。

第三樣、不良嗜好

人生在世,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嗜好,連皇帝都不例外。比如宋徽宗,他就不愛江山愛書法,一手“瘦金體”寫的是出神入化。但嗜好也是有好有壞,比如酗酒賭博就是很不好的習慣,如果家庭成員沾染了這些嗜好,那麼就會為家庭埋下禍根。

比如酗酒,特別是古代人喜愛豪飲,喝酒從不小氣。長此以往,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問題,也就容易導致酗酒之人過早地離開人世,讓其他的家庭成員承擔逝世者所帶來的很多不良後果。而賭博就更不用説了,多少人因為賭博傾家蕩產,妻離子散。所以,一旦家裏有人出現一些不良的時候,帶來的後果不堪設想,要儘快想辦法解決。

第四樣、兄弟不和

都説兄弟如手足,在這個世界上,和自己最親近的人莫過於父母,妻子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特別是大的家庭當中,兄弟之間如果出現不合,那麼各個小家之間就會衝突不斷,而我們都知道,能夠成就大事的,很多都是家族模式。

我們以清朝康熙皇帝的九子奪嫡為例,在康熙的帶領下,他的所有兒子都在清朝的發展上做出了很多的貢獻,但是背地裏卻勾心鬥角,最終勝利者把失敗者都趕盡殺絕。

這樣的方式不僅在宮廷的鬥爭中會出現,即便是在民間的大家庭中,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在利益的趨勢下,兄弟不是兄弟,父子不是父子,讓本來強大的家族變得分崩離析。所以,兄弟的和睦非常的重要,畢竟血濃於水,這是任何金錢利益都無法撼動的。

“家有四樣,不破也亡”,看似簡單的一句俗語,背後卻藴含則非常深厚的“齊家”理念,讓後人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如果想要“修身,齊家”學會老祖宗的這些話絕對沒有錯。

其他精彩文章:

袁世凱雖然頗具爭議,卻有個世界聞名的孫子,為中國奮鬥了一生

赤壁大戰後,孫權為何不抓住機會一統天下?史學家用3點準確總結

第一鑄劍大師,用14年時間做出“越王勾踐劍”,成功秘訣僅1個字

俗語“飽漢不知餓漢飢”下一句更經典,道出人間滄桑

《寒江獨釣圖》為何能成世界名畫?放大15倍,網友:這是穿越嗎?

單選 | 您認為這“四樣”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