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陶淵明的千古名作,詩詞高手讀出了禪意,不懂詩的老外讀完卻樂了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休閒

幾千年的文化長河裏,我們有太多的牛人,他們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星星一樣,閃耀着。有朋友問我,詩人該怎麼分類?我告訴他,大概可以粗略地分為3類:偉大的詩人、著名詩人、有名的詩人。這三類詩人在文壇的地位誰更高,大家一看便知。


千年文壇裏,有名的詩人很多,那些能寫出一兩首千古名作的詩,都稱得上是有名的詩人,比如寫下“山外青山樓外樓”的林升。而“著名詩人”已經算是個很了不起的稱謂了,王維、孟浩然、李商隱、杜牧等,都在這一類裏。至於偉大的詩人,則確實不多,畢竟“偉大”二字不是人人擔得起的。大家比較熟悉的有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以及我們今天要説東晉末偉大的詩人、辭賦家陶淵明。


陶淵明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用詩詞迷們的趣話來説,人家是“拼盡一生,只是為了過一個平凡人的生活”。是的,陶淵明是一個真正意義上不為世俗所牽絆的文人,這一點和孟浩然等人因考不上功名才隱居,是完全不一樣的。陶淵明存世的詩作共有125首,數量不多,但精品率卻很高。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説的,就是其中很有首的一首千古名作,大家請看:

《歸園田居.其三》

(作者.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歸園田居》共有6首詩,這是其中第3首,其知名程度不用筆者多説,歷來為世人所推崇。但這首詩卻頗有意思。

一般詩詞高手讀這種田園詩,往往會為字句中的閒適之境所陶醉,甚至在詩中體會那股禪意。確實如此!這首詩寫的是詩人於南山下耕種的情形,無論是遣詞還是意境,都頗具一格。明白如話的語言中,寫出了詩人的閒適之情。


而我們可愛的網紅教授戴建業老師,卻認為這首詩寫得不但有禪意,而且還十分有趣。愛好詩詞的朋友,應該對戴建業老師不陌生,他是華中師範大學的博導,也是一位詩詞領域的專家。

他對這首詩的理解是很有意思的:大家看詩的首句,陶淵明在南山上種豆子,起句起得很大,好像很有氣魄,“種豆南山下”何等優美,讓人覺得他耕種應該是很牛的。但第二句“草盛豆苗稀”,卻讓人不知説什麼好,原來他種的豆苗根本不茂盛,還一地的草。不過這大家也能理解,畢竟陶公是個不計較得失的人,人家文人雅士耕種圖的就是一個體驗,並沒當回事。可是到了第三句,陶公又説:“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話的意思是他耕種起來並非只為體驗一把,人家是很用心的,他早上就下田除草,一直工作到晚上才扛着鋤頭回來。這麼用心,結果卻還是“草盛豆苗稀”。


在理解完這些後,戴建業老師很風趣地表示:“我要是他,我才不會寫這種詩,沒面子!”當然,這是戴老師的調侃,他想表達的是陶淵明這首詩其實用了一種很高明的寫作方法,叫做“打破你的期待”。戴老師還表示, 這首詩老外很喜歡,他的外國友人讀完後樂了。因為在老外其實並不懂得我們所謂的禪意,所謂的文人之趣,他們能看到的就是詩中“打破你的期待”式的幽默。正是因為這種與眾不同,也讓陶淵明入選了不少外國的教課書,成為了一個世界級的文化名人。

當然,以這種趣解的方式來理解這首詩之餘,我們也要意識到,詩的後4句才是精華部分。在耕種在這件事上,陶公是很用心的,但卻收穫不佳,然而這並不是他真正在意的東西,他在意的是“但使願無違”。


或許是因為確實不擅農活,晚年的陶淵明在物質上確實過得並不好,甚至到了需要去討食的程度,大家看看它的這首《乞食》,就明白了:

《乞食》(節選)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餘意,遺贈豈虛來。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這段詩是個什麼意思呢,筆者用白話文給大家翻譯一下:餓着的肚子,驅着我出門,我走來走去不何去哪裏。我走呀走呀,不知不覺走到了村裏的一户人家門口,鼓起勇氣敲了門卻不好意思開口説來的目的。沒想到主人角很瞭解我,我沒説他就知道我來幹嘛,好酒好菜端上桌,一點都不來虛的。我也不客氣,我們倆就這樣聊着天,喝着酒。


從這首詩中,我們也再次感受到了來自陶公的幽默。整首詩的畫面感極強,咱們這位偉大的詩人餓着肚子,叩門後不好意思開口的樣子,確實太有意思了。很多人每次提到陶淵明,腦海裏出現的都是一位一本正經的文人形象,但這一首首趣詩告訴我們,他不但有文采,而且是個很有趣的人。生活中的種種磨難在他心裏,都不算事兒,或許這才是他稱得上偉大的原因。讀了本期這兩首詩,加上戴老師的趣解,大家有沒有更愛陶淵明瞭?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