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匾額上的“門”字是一個錯字,為何歷代皇帝不改一直保留至今!
這個字本身就是錯別字,硬是被歷代皇帝各種解讀,改來改去,新中國成立後,故宮成了博物館,這個錯別字也成了歷史的承載。去過故宮的人都知道,故宮很多匾額上的門字是不帶右下角那個小勾勾的,比如太和門,午門等等。如今小學生都知道這是個錯別字,古代皇帝文化水平都不低,肯定也認識,但為何歷經數百年卻無人改正呢?
據説,皇宮“門”字不加鈎最早起源於一場大火。當時,趙構的南宋在臨安建都。一開始,皇宮的所有門字都是帶鈎的,很正常,跟我們如今的大寫門字一樣。但是,突然,皇宮發了一場大火。
當時,負責治安的片警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不過他很淡定的跟趙構説,此乃皇城之內,誰敢如此大膽放火。其實是天雷鈎住了地火,導致的這場邪火。問他如何鈎中的地火,他説正是因為“門”字下面的一“鈎”啊,這不正是把火往屋裏鈎嗎?趙構説我信了你的邪!不過作為封建社會,當然是敬畏神靈的,於是趙構就下令,宮裏牌匾,門字都不準帶鈎。
到了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門字又重新帶上了鈎,但是這次也沒失火,而是朱元璋看着彆扭。他説這門下面帶這一點,容易阻擋言路,實在應該去掉,於是,宮裏的門就又都沒了鈎。
清朝時期,本來那些皇帝對漢字不太敏感,因為都要麼忙於戰爭,要麼忙於處理政務,只有乾隆皇帝,整天瞎琢磨。他看着這個門字怎麼看怎麼不順眼,要不怎麼説人要矯情起來祖宗都怕呢,這門上的鈎是滿清入關時加上去的。乾隆説,這個鈎不吉利,萬一把我身上的龍鱗鈎釣,那就不好了。於是,可憐的“門”字再次被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