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城景融合守護“詩意棲居”

  以山水為自然座標,以人文為精神座標,營造顯山露水、疏密有致的山城江城特色景觀風貌,讓景區成為城區的“花園”,讓城區成為景區的“客廳”,城市的顏值就會更高,氣質就會更好

  “人們為了生活而來到城市,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讓人民羣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價值所在。近日召開的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羣工作座談會,明確了渝東北城市品質提升的努力方向——把自然美景、人文內涵與產業佈局、城市發展作為一個有機統一體來對待,做到以產興城、產城互動、景城交融。

  城鎮化的核心是人,而城市就像人體一樣,有經絡、脈搏、肌理,是個生命體、有機體,產城景則是這個“生命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產業的城市,活力不足;沒有風景的城市,魅力不彰。渝東北農產品主產區、城市化發展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相互交織,在這樣的空間佈局上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高品質城鎮羣,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應當是有機融合的,人與自然應當是和諧共生的。

  城市沒有產業支撐,再漂亮也只是一座空城。建好城鎮羣,“產”與“城”之間要有更密切的聯動、更深度的融合。促進產城良性互動,既需要結合城市的資源稟賦,拉長長板、補齊短板,推動特色產業做優做強;也需要產業格局更好地嵌入城鎮空間格局,推動職住平衡,完善城市組團公共服務配套,讓居民工作、生活、就學等與居住地儘可能近,出行儘可能短。宜居宜業相協調,才能讓每個人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享有更高品質生活,城市能級才會不斷提升。

  讓生活更美好的城市,應該讓人感受到光陰與四季,這需要統籌好生產生活生態佈局。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就要堅持以人為本、道法自然,把自然山水、歷史人文、田園風光等融入城鎮規劃建設,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這樣的城市生活,才能既享有車水馬龍、燈火璀璨的繁華,又感受到“悠然見南山”的自在。

  讓城市裏的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還需要城市展現出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品位。城市的特色並不會憑空而來,它體現在城市的自然稟賦、建築風格上,也積澱於城市的歷史文脈、風土人情中。位於秦巴山區和三峽庫區腹心地帶的渝東北,許多城鎮依山傍水,風貌秀美,特色鮮明。塑造城市的個性和特色,尤其要善加利用這些“稀缺資源”,精心塑造城市風貌、雕琢城市文脈、守護城市記憶。以山水為自然座標,以人文為精神座標,營造顯山露水、疏密有致的山城江城特色景觀風貌,讓景區成為城區的“花園”,讓城區成為景區的“客廳”,城市的顏值就會更高,氣質就會更好,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就會擁有更多高品質生活的空間,獲得更多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

  一位城市規劃學家説過:“城市必須不再像墨跡、油漬那樣蔓延,一旦發展,他們要像花兒那樣呈星狀開放,在金色的光芒間交替着綠葉。”產城景融合,正是對這種期待的回應和推動。抓好產業園區、城鎮街區、名勝景區的開發建設,把品質和温度體現在城市規劃建設的每個細節、每個角落,城市才能真正成為“上下人心所寄”之地,滿足人們“詩意棲居”的嚮往。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18 字。

轉載請註明: 以產城景融合守護“詩意棲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