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到這裏就告一段落了,有什麼想法請記得及時聯繫小編
如果不是有緣,又怎會在這裏相遇,如果不看下去,又怎會知道有沒有故事在等你。
在今天西安南郊的博物院景區內,有一座建於唐中宗景龍年間的古塔,塔座和底層塔身特別厚重高大,而從第六層起,塔身急劇收縮,外廓呈現出流暢飄逸的柔美曲線。整個塔給人的感覺,既古樸雄渾,而又挺拔秀麗陽,堪稱我國古塔之中的典型之作。此塔即是與大雁塔齊名的小雁塔,建造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小雁塔建成以來,共經受了七十多次地震,不但塔身嚴重裂開,塔頂也受震坍落,原為15層、高46米,現剩13層、殘高43米,但卻危而不圮,一直巋然屹立!尤其它的“四裂三合”為曠古罕見,古人因“不知其理”,便認為塔是神人所造,能昭示世運盛衰,預兆吉凶。當地民間曾流傳“動亂之年塔縫開,大治之年塔縫合”的諺語,越發給小雁塔裂合之謎抹上了一層詭秘神奇的色彩。
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冬夜,陝西發生舉世震驚的華縣大地震,死傷八十二萬人,整個震區百公里內的高大建築幾乎遭到毀滅性的破壞,瓦礫廢墟比比皆是,而小雁塔卻赫然矗立着,令人驚異不已。
這次地震以前,在明代成化十三年的一次破壞性地震時,小雁塔從頂到底裂為兩半,裂縫寬達一尺餘。正德十六年的一次地震中,這偌大的裂縫竟在一夜之間彌合了,外觀完整如故。這次華縣大地震,小雁塔竟抵抗住了那山崩地裂般的強震而安然無恙。但同樣在一夜之間,塔身正中的那條裂縫竟又奇蹟般地裂開了。
以後又多次裂而複合,合而又裂。到了民國年間,小雁塔在一次地震中第四次裂開。直到1966年,國家拔款進行維修,並用鋼箍加固了塔身,小雁塔反覆裂合的歷史方告結束。
經過專家們的調查研究,小雁塔地震裂合之謎,已有比較科學的解釋。
小雁塔的反覆裂合都有其特定的規律,即多是大震裂、小震合。由於小雁塔的塔身構造存在兩處致命的缺陷,即它與早期的唐塔樣,南、北兩面各層的門窗洞口,上下開在同一垂直線上,這樣使在此處形威塔身強度最薄弱的斷面。地震時,塔身便首先沿此斷面裂開。
不過,由於小雁塔磚砌體的質量非常高,雖已裂成兩半的塔身仍十分堅固,其重心又始終未越出既寬又廣的底面,所以沒有傾倒之虞。
值得慶幸的是小雁塔裂開後,下一次地震正巧是小震,小震水平推力不大,不足以將塔推倒。相反,由於分為兩半的塔身重心仍偏向塔中,所以輕微的動反使它向中間聚攏,內裂變合,而一旦合攏後,當然也就多少增強了其內在聯繫,從而提高了抗能力。當再次經受強強裂地震時,塔身又再度裂開,以致“四裂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