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本就是小説,為何越來越多人質疑、指責其不符史實?
指責《三國演義》為小説而不符合史實的那些人,其實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對歷史瞭解很多,認為歷史就應該是歷史,而小説就是小説,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
我相信有這種觀點的同學,起碼還是懂點歷史的,其中也不乏一些歷史科班出身的同學,一提起三國這段歷史,首先就要將《三國演義》貶低一通,以彰顯自己懂得多。
其實這完全沒必要,反而將羅貫中本來建立的娛樂歷史基礎打倒,而你又無法建立一個三國曆史體系,為什麼易中天那麼牛呢?不是他歷史水平多麼高人一等,而是因為他是較早將三國正史通過另一種傳播形式表達出來的人!
當然,這幾年解讀三國的人很多,值得一看的其實沒有幾個,為什麼?沒意思!
《三國演義》的厲害之處,就在於經過幾百年的傳播,其影響力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還有增加的趨勢,忘記了曾從哪看到的一個數據,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三國演義》書籍都是中國的銷售冠軍,可見中國人對這本書的喜愛程度。
如果單純地將《三國演義》當作一本小説,我想是難以企及這個高度的,四大名著《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雖然都是小説,但是小説和小説還是有區別的,《西遊記》和《紅樓夢》是純粹的文學小説大家都是清楚的,《水滸傳》雖然有一點三俠五義的影子,但是總體上脱胎於宋代的“傳奇”。
只有《三國演義》最為奇怪,他是“演義”,而不是什麼“傳”“記”,很多人可能就不理解了,“演義”不就是小説嗎?
所以,要研究這個話題,搞清楚“演義”這兩個字是至關重要的,按照現在文學的分類,將“演義”劃分為小説是沒毛病的,但是即使是在小説中,也起碼是“歷史小説”一類的。
根據《辭海》中關於演義的解釋是:“謂敷陳義理而加以引申。”
説白了,演義是根據一定的歷史資料進行再加工而形成的一種通俗文學作品,這不等同於憑空創造,而是一種根據史料進行的再加工,也就是説,歷史上這件事肯定是真實存在的,演義的作者只是為他注入情感,能夠更好地將他詮釋出來。
為什麼《三國志》早就已經存在了,人們還要去看《三國演義》呢?
一方面是《三國志》太沒勁,另一方面是老百姓可能看不懂《三國志》!
儘管《三國志》是二十四史前四史中可讀性較強的史學作品,但是整體來説還屬於紀傳體通史的範疇,這種史料給人的感覺就是沒意思,説實話,我就是現在看《三國志》也感覺沒勁,因為紀傳體是按照人物來記載的,是“以人為傳”的體現,人們對歷史的瞭解,都來源於某個人物,比如我要看長平之戰的經過,你找不到,只能從白起、廉頗等人的列傳中才能找到。
你要找官渡之戰,對不起,沒有,只能從曹操和袁紹等相關人物的傳記中去找,現在有人寫文介紹一個人物的話,從裏面可以從頭扒到尾,但是像我們這種注重故事情節的,費勁!
另一方面,記載歷史的載體以前無非是紀傳體和編年體,在《史記》出現之前都是編年體,《史記》出現之後,紀傳體成了王道,一直到宋代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才為編年體扳回一局,這樣看待歷史的視角更宏觀一點,但是以時間為主線,還是無法介紹整個事情的全貌。
後來有人又搞了一個紀事本末體,這種形式,就很好地克服了紀傳體和編年體在記載大事時的不足。
扯的有點遠了,總之,紀事本末體的出現,應該説是讓歷史研究有了新的角度,而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的時候,應該是博採眾長了,他創作的作品開啓中國章回小説的先河。
但就形式來説,實在是太妙了,相對於前面介紹的三種歷史創作方式,羅貫中的創作方式,把整個歷史切割化,以時間為主軸線,以人物和故事為輔助線,從而將事情的發展連貫起來,讓人讀起來更有趣味性。
《三國志》作為史料,對於大多數人來説,門檻還是太高,很多人都不愛去看,但是通過《三國演義》能夠讓人更直觀地瞭解這段歷史,既有情節,又有歷史。
在人們普遍文化程度較低的時代,羅貫中的這種創作形式,無疑是具有巨大的傳播價值,使得本來只是一個亂世的時代,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熱門的歷史時期,雖然説陳壽和裴松之等人的貢獻也很大,但是推向巔峯的還是羅貫中。
換句話説,即使是現在熱愛歷史的同學,有多少人在中學時代就已經對《三國演義》如痴如醉,而從來沒有看過《三國志》呢?
雖然沒有人稱羅貫中為歷史學家,但是要將其直接稱為小説家,我想這將是一個巨大的笑話,只有對三國這段歷史足夠了解,對《三國志》反覆研究,再結合其他一些野史資料,才能寫出《三國演義》這樣優秀的作品。
當然,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時,為了將人物更加形象化,做了一些不符合史實的變動,很大程度上誤導了人們對歷史的認知,但是這並不重要,我始終認為,對歷史傳播最重要的首先是讓他熱愛上歷史,只有興趣才能帶給人知識。
至於歷史的真假自然需要歷史學者去辨別,千萬不要因為《三國演義》有所謂的“史學漏洞”就去全盤否定它,這就好比一部字典中印錯一個字,你難道會認為整部字典上的字全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