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喬顯佳
9月1日舉行的“濟泰同城暢遊泰山”優惠年卡新聞發佈會上,泰安市副市長成麗提到“共建大泰山旅遊圈”,令人振奮。毋庸諱言,共建大泰山旅遊圈早已是濟泰兩地旅遊人乃至全省旅遊人的一個心願。以前,只是在旅遊圈內説説,這次由一市行政首長嘴中説出,意義不凡。濟南和泰安文化旅遊先天如出一體。千百年間,泰安和濟南之間可謂文脈相連,水脈相連,山脈相連,人脈相連……在旅遊業講究區域協調發展的當下,濟泰旅遊沒有理由不一體化發展。
旅遊人熟知“遊泰山不遊靈巖不成遊也”,的確,位於濟南長清區的靈巖寺自古便是泰山的一部分,無論是唐高宗、武則天這對“夫妻皇帝”,還是一生8次遊靈巖寺的清乾隆帝,都將“泰山靈巖寺”視作一體。到了現代,不管是泰安泰山申報國家5a級景區,還是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都將靈巖寺以及齊長城納入其中。數年前,筆者提出將濟南南部山區作為“北泰山”進行品牌打造的主張,這些年贏得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同。從“南山”到“北泰山”不僅僅是名字的變化,還有氣質的轉變,濟南有些“土”的南部山區藉此可以一下子變成“準世界級旅遊目的地”,而泰山文化的影響也將更多地在濟南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體現。
泰山獨特的自然環境,影響和哺育了濟南、泰安兩地的文化。回到當下旅遊市場發展需要來説,無論是濟南,還是泰安或者濟寧曲阜,獨自發展文旅產業,均有力所不逮之感,難以支撐國內國際市場。相反,三者協同發展,則會形成強大的“合力”,極易吸引遊客的目光。近年來,濟南、泰安、曲阜三地“山水聖人線”聯合營銷熱情越來越高,效果顯現,就是明證。
濟泰旅遊一體化發展好是好,但是必須做好準備,關鍵一點就是既要各守本分,又要一齊用力。毋庸諱言,行政力量在推動“大泰山旅遊圈”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以往的旅遊發展實踐中,其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比如説,“水滸遊”,儘管呼聲也很高,但是多年來卻鮮見聯合開發,協調發展。究其原因,便在於水滸4縣位於4市,在水滸資源的規劃開發中,各地各自為政。濟南和泰安兩市共建“大泰山旅遊圈”,行政力量能否“給力”,是成功的關鍵。建議兩市要放眼長遠,盡力減少地方利益的勾勾繞繞,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
兩市必須看到,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同城效應將會進一步凸顯。泰安進一步對接省會,旅遊將會有更大的市場;省會以包容的心態承接周邊,才會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兩市還要看到,未來的旅遊市場競爭不只是在兄弟城市之間展開,更多的是在省域與省域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甚至國家與國家之間展開。對於濟南、泰安兩兄弟來説,“哥倆好”才是真正的好。
具體的建議在此不用細舉——當下,兩市應當以統一的形象品牌出現,統一營銷,統一謀劃市場,統一產品規劃,統一旅遊交通;此外,兩市市民在旅遊時,也應享受到同城待遇;一部“一體化規劃”是敲開“大泰山旅遊”時代的“敲門磚”;以東、西、南、北泰山為分,兩市可共舉泰山大旗,共同譜寫大泰山文章,以上種種,都是可以推進“大泰山旅遊圈”好建議,希望相關部門予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