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總體處於和平的態勢,各國之間的競爭除了比拼工業硬實力,文化軟實力也越來越成為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支撐。
一個國家如果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必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居高獨秀,這也是偏居一隅、國土彈丸的韓國都要胡謅歷史的根本原因。
“文化入侵”隨着這一現象,也成為各個渠道都能看到的高頻熱詞。文化輸出遠比軍事實力輸出來得名正言順和積深難除。
文化輸出的實質
可口可樂作為美國文化烙印鮮明的飲料,以其獨特的口感征服了全世界的味蕾。前蘇聯的老將軍朱可夫,那位將納粹德國打回柏林的“蘇聯戰神”,在嘗試過可樂之後竟也抵制不住這奇特的飲料。
朱可夫不惜違反斯大林的禁令,聯繫可口可樂公司走私一種包裝類似伏特加的無色可樂來滿足個人需求。
文化輸出最為温和、潛移默化,而當一個民族完全接受了另一個民族的飲食、習俗、節日,那麼這個民族已經名存實亡了。
提防他國的過度文化輸出,是我國明確下來的文化政策,例如之前流行韓劇、韓式餐飲、韓式穿搭的“韓流”,也在我國文化政策的作用下平穩過渡、並未對社會主流文化產生衝擊。
美國一向對中國虎視眈眈,現今世界搞武裝入侵肯定不行,那麼將美國的文化和理念輸出到中國,讓中國的下一代人逐漸喪失本民族文化認同,不失為沒有硝煙的“斬首行動”。
美國一位教育學家曾説:“如果中國的孩子都習慣吃漢堡、喝可樂、看美國超級英雄電影、過聖誕節,那麼他們離忘記本國文化也就不遠了。”
美國人的算盤打得確實精,不費一兵一卒就想讓中國在幾代之內失去本國的文化認同,將幾千年凝聚的國民意志打散。若是得逞,想必以後真的戰事來臨,先進的軍事裝備也難以彌補精神上的虧空。
文化輸出的實質,其實就類似寄生蟲。以一種難以抵抗的方式入侵你的中樞神經、根植於你的脊樑,當你想要奮起反抗時,就會突然發現自己的脊骨已被軟化、癱瘓無力。
算盤打空
美國本身就是個歷史較短、文化多元而混雜的國家,因此它針對中國企圖採取文化同化的策略,並沒有推及到中國的具體國情。
它忘記了它的對手是有着五千年悠久歷史和文化的泱泱大國,文化同化對於其他小國家使用自然有着立竿見影的效果,而面對中國這等龐然大物來講,實在蒼白無力。
文化滲透是一個雙向的過程,美國文化進入我國的同時,卻是出乎美國人意料地被打上了濃重的中國烙印。
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品牌,在進入中國前就打定算盤要改變中國人的飲食習慣,結果呢?西式快餐店的菜單上出現了米粥、油條和豆漿,想要同化中國人的飲食,卻是自己先被同化了。
奢侈品品牌試圖通過時尚潮流來同化中國人的審美,可到後來逐漸演變為很多世界大牌都會專門為中國市場設計款式,甚至將極具中國元素的獨特設計推向世界。
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並不會閉關鎖國、拒絕外來文化的進入。可但凡不懷好意、試圖以此來同化中國的,無一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反倒是自己先被同化了。
英國有個專門研究中國文化和歷史的著名教授——馬丁·雅克,一直以來都被西方社會普遍認同的一位中國通、親華派。
他對於中國的研究和看法,常被許多西方國家作為權威參考。他曾在劍橋大學舉行過一場關於中國崛起的演講,在演講中馬丁重點闡述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並且多次強調“不要試圖去同化中國人”。
馬丁教授曾説過:“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非常悠久、深厚,如果我沒有從事國際性工作,那麼我可能會選擇用一生的時間去研究中國文化,因為它太有魅力了。如果我再多去幾次中國,可能就會變成一個英國籍的中國人。所以不要試圖去同化中國人,因為首先你會被同化。”
馬丁教授的這段話,可以説是給了中國文化極高的評價。的確,英國曾藉助工業革命領先世界、美國依靠金融權柄推行全球霸權,可在此之前,放眼整個人類文明史,有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做到中國這般幾千年獨尊於寰宇。
文化同化這個概念,理論上的確是雙向滲透的,但倘若想用短短几百年產生的雜糅文化去同化一個幾千年悠久歷史的古老文明,無異於痴人説夢、以卵擊石。
文化認同
馬丁教授曾對中華文化如此稱讚:“中華民族在歷史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引導着世界文明的前進方向,這樣的文明非常高明,因此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非常自信也非常認同,他們把自己深深的融入進去把對文化的認同等同於對自我的認同,所以不要試圖去同化中國人,你會在他們的感染下,對中華文化情不自禁。”
中國自古強調“家國一體”,大家與小家是相對獨立、卻又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因此絕大多數中國人雖然平凡,但同時也是偉大的,他們心中裝着國與家一體的重量,那些危難時刻捨己為人的壯舉,正是流淌在血脈中的家國份量。
另外中國人的鄉土情結或許是世界民族中最深沉的,在許多西方人看來可能比較難以理解,但事實上多少華僑在外漂泊了幾十年,還是忘不了那一聽就熱淚盈眶的鄉土鄉音、忘不了那再也吃不到的老母親燒的家鄉菜。
唐人街是海外華人聚居區的代稱,在每個唐人街都能看到那些寓居異鄉的華人們,説着地道的中國話,也始終放不下那一雙雙烙刻在基因裏的筷子。或許其他民族有紮根異國的説法,但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講,在國外住得再如何久,他的根永遠是在祖國、是在養育他長大的那片鄉土。
裝着對國家如此深沉的熱愛,廣大中國人面對外來文化的滲透,其實是有着一層天然的保護膜。那個曾經豪言壯志的美國教育學家已經辭世了,否則當他看到經歷幾十年的外來文化輸入,依舊無法被同化的偉大民族,恐怕也會反省自己曾經的認識不足。
誠然,世界文化的融合中,中國人每天都會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各個民族的文化。中國人一向擅長博採眾長、揚長避短,在如今二十一世紀的文化大交匯中亦是如此。
那位教育學家所料不差,我們新一代的中國人的確已經適應了西式飲食,吃牛排、漢堡也是司空見慣。但這完全不代表中國人會拋棄引以為豪的中華飲食文化、更別提由此在思想上被同化、習慣西式思維。
令人遺憾的是如今社會上還是有着不少的“慕洋犬”,習慣性拜倒在“洋大人”的腳下,藉着捧外貶中的拙劣伎倆來滿足自己卑微的“優越感”。是從小到大多麼畸形的觀念灌輸才造就了這些可悲的人,我們無從得知,一想到外國人都爭相學習的優秀中國文化竟在他們口中一文不值,只覺得頗為可笑而已。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不能對本土文化盲目自信。“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一過程,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其次,我們更要對中國文化滿懷自豪,自覺作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和發揚者,對心術不正的外來文化入侵毫不留情地拒絕。
馬丁老教授親口稱讚“唯一一個不會被同化的民族”,自然是要驕傲地矗立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