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繃的製作工藝獨特,用木頭做成框架,再用棕絲加工成的棕線密密地串編成牀面。上世紀80年代,棕繃牀很受年輕人喜愛。後來,隨着席夢思牀的興盛,棕繃牀漸漸被取代,很多打棕繃的師傅們也一個一個放棄了這個老行當。夏日雨夜,54歲的棕繃牀師傅葉再馬腳蹬人力三輪車,從嘉興市區環城南路的出租屋出發,流連於一個個居民區,訂做、修補棕繃牀。風裏來雨裏去,葉師傅推着裝滿修棕牀工具的三輪車,已經在嘉興奔波了25個年頭了。(圖/文 嘉興日報 田建明)
夏季是棕繃生意的旺季,一些老人在家裏撤掉被單鋪上席子的時候,總會看看自家的那張有些年頭的棕繃牀是不是需要修修補補。剛剛過去的夏天,葉再馬基本沒閒着,做了近20家生意。
18歲那年,一位老藝人到葉再馬家裏上門修棕繃牀,他因此痴迷,拜老藝人為師,開始了他的棕繃生涯。葉再馬伸出右手,無名指上有一道深深的凹痕。入行那年冬天,這個指頭差一點被棕繃刀劈開兩半,留下了永遠的印記。除此之外,他的兩隻手佈滿了淺淺的劃痕或勒痕。“做棕繃牀,全憑一雙手了。”葉再馬説。
一張棕牀要用去2000餘根棕線,每一根都是經過葉師傅精心編織的。棕繃牀只能由手工製作,牀面用棕絲搓成線,再擰成繩,密密麻麻地在木框架上串編而成。因其有良好的韌性,軟硬適中,防潮通氣,是我國江南地區的傳統卧具。
棕絲是從雲南批發過來的。
搓棕絲成線,再把搓好的棕線擰成棕繩就可以編棕牀了。
穿針走線時,鄰居家的狗打破了葉再馬工作時的寧靜。
用電刨把木材刨平做牀框。
手工在牀框上鑿洞。
安裝牀框。
半天時間,一個牀框就做好了。
從搓繩開始到完工送貨上門,製作一張牀花費了葉師傅一週的時間。
在送貨上門後,葉再馬又對牀的長度略作調整。
每逢佳節,葉師傅最思念不在身邊的家人。“女兒在老家有老婆看着,上高中了,家裏正是缺錢的時候,不能讓自己閒着。”
到了傍晚,狹小擁擠的車庫,葉師傅伴着一台舊電視機入眠。1990年,葉再馬到嘉興時,這裏曾聚集有30多個台州棕繃藝人。“那時候從來不缺活幹,一天最多時能修三四個牀,有時候活太多,沒有及時給人家幹完,還會得罪人。”而現在用棕繃牀的人越來越少,他的生意也越來越寡淡。20多年過去了,現在嘉興的台州棕繃藝人包括葉再馬在內,“兼職的也算上,最多不超過5個”。
葉再馬沒事時來到一位轉行賣傢俱的朋友店裏,對着席夢思牀墊發呆。正是這些席夢思牀墊,“搶”走了自己的棕繃牀生意。最近,葉再馬也考慮從專職轉為兼職,他又買了一輛三輪車,生意清閒時拉客掙錢。
葉再馬一般選擇傍晚時出車拉客人。白天,他寧願在各個小區門口編棕繩,等待顧客。“我畢竟是個手藝人啊!”葉再馬不願完全放棄自己一直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