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聽説了,北極熊最快將在2100年左右滅絕。
這個説法來自《自然》雜誌子刊的一項最新研究,道理還是老道理,全球變暖導致北極海冰減少,北極熊遭遇滅頂之災。
具體來説,自1979年以來,北極地區9月海冰面積每10年減少了13%;2019年9月,北極海冰覆蓋最小面積為415萬平方公里,比往年均值低了33%;到2040年或2050年夏季,北極可能出現夏季無冰。
北極熊伏擊海豹
受此影響,研究人員預計:2040年,加拿大一些北極熊種羣將繁殖失敗;2080年,大多數北極熊種羣都會面臨生存危機;2100年,北極熊將會正式滅絕。
老實説,類似研究很多,偏差也很大,因為結論完全來自模型推測,模型參數包括了北極熊幼崽和成年北極熊的禁食閾值天數、預計無冰天數、預計温室氣體排放量等等……
《自然》雜誌子刊的研究
現實中影響北極熊生存的變量遠不止這些,目前關於北極熊死亡最精確的統計數據只有一個——從2007年到2016年,人類在加拿大獵殺了8335頭北極熊,而北極熊上一次瀕臨滅絕,也是因為人類的捕獵。
一對北極熊母子,在細碎的浮冰塊之間顛沛流離
為什麼北極熊滅絕充滿爭議
瘦骨嶙峋的北極熊,總被視作全球變暖的鐵證和象徵。
2017年,25億人在《國家地理》網站上,觀看了這條拍攝於加拿大努納武特地區的視頻。
瘦骨嶙峋的北極熊
奄奄一息的北極熊,迅速激起了全世界的憤怒和同情,同時也有人質疑,視頻無法證明這隻北極熊的現狀是全球變暖的結果,它可能只是老了,或是病了。
一年後,攝影師被迫承認:“我不能肯定這隻北極熊是因全球變暖捱餓。”
北極熊確實在捱餓。
2013年4月,挪威斯瓦爾巴特羣島,一隻雄性北極熊跋涉241公里覓食無果後倒斃,屍體只有皮毛骨頭,沒剩下一點脂肪。
餓死的北極熊,身體只剩下了一層皮毛
科學家不止一次拍到,急於哺育熊崽的母熊,餓到啃食飄到海岸邊的泡沫航標。
飢餓還加劇了北極熊的自相殘殺,公熊吃母熊,母熊吃幼崽,屢見不鮮。
北極熊自相殘殺
可是,所有這些北極熊的悲慘畫面,仍無法證明它們正在走向滅絕。
因為最權威的科學家也缺乏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全世界到底還剩多少頭北極熊,總量在減少還是增長。
全世界最權威的北極熊研究機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下屬的北極熊科學組織,2015年估算出的中值為26500頭,到了2018年,又變成了30000頭。
北極熊在冰上打滾
國際北極熊協會偏悲觀,認為還有23000頭,北極熊學會偏樂觀,認為還有39000頭。
人類從未獲得過有充足科學證據支持的北極熊總數。
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北極熊列入瀕危物種,到了2015年,又將北極熊下調為易危物種。
2017年國際北極熊日,全球變暖政策基金會呼籲美國政府重新評估北極熊的“瀕危物種”地位,理由是全球北極熊估計數量達到30000只,而且越來越多的觀察性研究表明,儘管夏季海冰減少,北極熊仍在蓬勃發展。
GWPF是一家氣候懷疑論組織,一直反對各種應對全球變暖的政策。
圍繞北極熊現狀和未來的許多爭議,實質是全球變暖問題相關利益方的一場角力。
沒人知道北極熊多了還是少了
在2100萬平方公里的北極地區追蹤北極熊非常困難。北極熊可以輕鬆跨越國界,在一年中跋涉上千公里。
科學家有時坐直升機點算北極熊數量,但北極熊擅長偽裝,直升機觀測容易遺漏那些躲在冰面、雪窩或山背後的北極熊。
北極熊棲息地很廣
各家科研機構的估算數量,其實大多來自因紐特人的觀察報告,但漏算或重複計算都會造成誤差。
我們只知道,全世界現有19個北極熊亞種羣,其中13個生活在加拿大,其餘分佈在美國、格陵蘭、挪威和俄羅斯。
全球19個北極熊種羣的分佈
各地北極熊數量有增有減,但各地觀測很難反應出物種整體生存狀況,有時候眼見未必為實,甚至還造成了誤導。
在加拿大哈德遜灣西岸的丘吉爾鎮,每年秋天,上萬名遊客湧入小鎮追蹤北極熊的身影。
遊客的鏡頭範圍,幾乎被近千隻北極熊填滿,它們終日遊蕩在小鎮附近尋找垃圾,用最慵懶的姿勢等待着海灣結冰,有了海冰,它們才能捕獵海豹。
北極熊在垃圾堆中覓食
然而,海水結冰越來越晚。到11月中旬,丘吉爾鎮的北極熊整整四個月未能飽餐一頓了,它們捕食幼崽,在哈德遜灣西部,近年來觀察到的幼崽數量正直線下降。
丘吉爾鎮的景象容易導致一種錯覺,北極熊似乎還有很多,事實卻恰恰相反——從1987年到2017年,整個哈德遜灣的北極熊數量下降了30%。
加拿大北極熊觀光
而在普通遊客難以抵達的戴維斯海峽,北極熊數量卻從1970年代後期的900頭猛增到2012年的2100頭。
戴維斯海峽的海冰範圍和厚度也在急劇下降,北極熊數量猛增,似乎又可以推翻全球變暖導致北極熊走向滅絕的推測。
然而科學家很快發現,戴維斯海峽北極熊數量猛增,只是因為歐洲從1983年起禁止進口用豎琴海豹幼崽製作的白色皮草。
當戴維斯海峽的豎琴海豹種羣呈爆炸式增長時,通常以環斑海豹為食的北極熊並不介意更改食譜。
這個例子,反而恰恰能夠説明,人類的一個決定,會對北極熊的命運造成多大的影響。
無冰讓北極熊越來越飢餓
全球變暖與海冰融化,對北極生態系統造成了複雜的威脅,這導致大量關於北極熊的研究結果充滿爭議甚至自相矛盾。
丹麥奧爾堡動物園裏,一頭只有三個月大的北極熊第一次看到雪
然而,鑑於當前氣候趨勢,北極熊的未來似乎真的黯淡無光。
北極熊是海洋哺乳動物,它們的食物源自海洋,生存依賴海冰。
北極熊在海里獵殺海豹
沒有海冰,北極熊就無法捕獵浮上來換氣或在冰面上休息的環斑海豹,也無法長途旅行、尋找配偶或是傳授幼崽狩獵技巧。
為了適應冰面生活,北極熊花了幾十萬年進化成現在的樣子:
它們的脖子很長,有助於游泳和狩獵;鼻孔入水後會自動關閉,還有全世界最發達的嗅覺,可以聞到32公里外冰面上,或是1公里外冰層下的海豹;30釐米寬的爪子,入水後就成了槳和舵,北極熊遊速高達10公里/小時,可以連續游泳90公里,爪子底部還佈滿細密柔軟的凸起,行走冰面如履平地;北極熊耳朵很小,聽力卻絕佳,人只能判斷聲音方向,它卻能夠將聲源位置精確到1度角之內……
北極熊體形
北極熊為冰面捕獵進化到了極致,但是狩獵失敗率仍然超過98%。
到了無冰的夏天,北極熊只能依靠漿果、腐屍、鳥蛋度日。北極熊在冬季努力捕食海豹,就是為了用體內存儲的脂肪支持長達數月的禁食期。
北極熊吃鳥蛋
有的北極熊可以連續捱餓255天。可是隨着海冰融化越來越早,捕食期越來越短,禁食期卻越來越長。
科學家在巴芬灣附近分析了352頭北極熊,只有不到50頭體型正常,從2009年至2015年,北極熊平均每年在陸地上的停留時間,比1991年至1997年期間多了足足30天。
北極熊在陸地上無法狩獵,它們變得日益消瘦。
消瘦的北極熊
人類讓北極熊崽喝上毒奶
海冰融化,不僅限制了北極熊捕食的機會,也增加了北極地區的人類活動。
北極地區藴藏着數量驚人的天然氣、石油、煤炭、金剛石等能源礦藏。
更少更薄的海冰,意味着更多北極航線,更發達的北極資源開發。
日益減少的海冰
科學家一直在擔心,能源採礦業的發展可能導致北極地區嚴重污染,不幸的是,擔憂在今年5月底化為現實,西伯利亞諾里爾斯克市一家熱電廠21000噸柴油外泄,成為北極圈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環境災難。
泄漏的柴油把河面染紅
人們總以為北極是地球最後的淨土,可是潔白無瑕的海冰掩蓋了事實——風和洋流會將全球污染物輸送到北極,然後沿着食物鏈傳遞到北極熊體內。
2017年,科學家發現在阿拉斯加和斯瓦爾巴羣島的北極熊,體內普遍存在濃度比海豹高一百倍的全氟辛烷磺酸鹽。
PFOS具備疏油、疏水等特性,廣泛用於生產紡織品、皮革製品、傢俱和地毯等表面防污處理劑,還有紙製食品包裝材料和不粘鍋等近千種產品。
如果你看過電影《黑水》,知道杜邦特氟龍事件,就清楚PFOS對哺乳動物的嚴重危害,而在北極熊身體組織中,科學家發現了19種不同有機化學物質,其中一半的毒性來自PFOS。
北極熊幼崽在玩垃圾
當母熊乳汁被PFOS污染後,北極熊崽就淪為了毒奶的受害者。
每年數百隻北極熊遭到獵殺
漫長的時間和廣袤的極地,多少稀釋了全球變暖對北極熊生存造成的威脅,可是還有一種威脅卻清清楚楚——在2007年至2016年這十年間,已有8335頭北極熊死於獵人槍口。
2018年,加拿大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的獵人達雷爾·沃伊齊,將自己獵獲的北極熊熊皮掛上臉書銷售,引來全球網友怒罵。
沃伊齊卻批評網友大驚小怪太過無知,因為他捕殺北極熊,不僅符合加拿大法律,而且在他的村裏是一種傳統。
臉書後來強制刪除了熊皮廣告,但是這張熊皮還是賣了出去。
外媒對此事的報道
6000年前,哈德遜灣的因紐特人就會狩獵北極熊,熊骨製成工具,熊皮製衣保暖,熊肉則是全村人重要的食物來源,北極熊一直是因紐特人文化的重要組成。
然而,在為傳統和生計而進行的獵熊背後,還有一種單純只為追逐刺激和利潤而生的獎盃狩獵正在興起。
據《每日鏡報》披露,人們只需支付36000英鎊,就可以去北極圈參加為期12天的北極熊狩獵之旅。
專業狩獵公司的廣告上寫着:“我們聘請的因紐特人獵熊專家,將確保您的狩獵100%成功”、“您獵取的熊皮和頭骨將由加拿大推薦的動物標本學家制作,全程冷鏈運輸”、“我們可以將熊皮變成地毯或起居室其他裝飾”。
獵殺北極熊
一張北極熊皮,幾乎就可以覆蓋狩獵之旅的全部成本——在挪威,一張北極熊皮的售價約為20000美元,黑市售價更是高達250000英鎊。
北極熊皮可以賣到250000英鎊
挪威著名職業野生動物攝影師、環境保護主義者奧萊·利奧登指出,在1980年至1991年之間,只有154只北極熊死於獎盃狩獵,但在2010年至2018年之間,卻有1583只北極熊死於獎盃狩獵,這些數字遠高於外界估計。加拿大政府最近才根據信息自由法公開了這一數字。
攝影師奧萊·利登
全世界三分之二北極熊生活在加拿大,可是隻有加拿大允許外國人向北極熊開槍。
多少隻北極熊被做成了獎盃
2015年6月,一位美國牙醫在支付5.4萬美金後,獵殺了津巴布韋最著名的雄獅塞西爾,很多人第一次瞭解到獎盃狩獵。
雄獅塞西爾
2年後,塞西爾的兒子,又在一次合法的獎盃狩獵中變成了獎盃。
獎盃狩獵,顧名思義,就是用獵槍在一隻雄壯的野生動物身上打一個洞,然後剝取皮毛,鋸下牙齒,或將整個腦袋製成標本,像獎盃一樣擺在家裏陳列展示。
獎盃狩獵收集的戰利品
獎盃狩獵1887年起源於美國,如今已發展成一個價值10億美元的行業。
不同於非法盜獵,在允許獎盃狩獵的國家,獵人可以合法殺死一隻瀕臨滅絕的動物,如果獲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許可證,獵人甚至可以光明正大將獎盃帶回家中,狩獵公司通常會幫忙搞定一切。
獎盃狩獵展示
CITES保留了授予獎盃獵人的許可證數據庫。
2008年至2017年,將近300種CITES所列瀕危物種,被製成290000件狩獵獎盃出口到世界各地。
在2003年至2013年間,15518頭非洲象被做成狩獵獎盃出口,其中7500頭的目的地是美國。
津巴布韋動物標本店裏的一隻公象和其他狩獵獎盃
一直以來,北極熊都是獎盃獵人追求的最獨特物種之一。
1940年代,美國阿拉斯加和挪威斯瓦爾巴特羣島就舉辦過北極熊獎盃狩獵活動,在有錢人的推動下,很快誕生了一個用飛機、直升機和船獵殺北極熊的行業。
北極熊總數急劇下降,以至於1965年的一次專家會議認定,北極熊就要滅絕了。
2013年9月,巴芬島,中彈的北極熊叉開腿坐在冰面上,雪白的皮毛被染成殷紅的血色
俄羅斯在1957年禁止狩獵北極熊,美國在1972年宣佈禁獵北極熊,1973年,挪威也頒佈了禁獵令,同一年,加拿大、挪威、俄羅斯、格陵蘭和美國還共同簽署了《北極熊養護協定》,在全球範圍內限制商業性北極熊狩獵。
現在,加拿大的北極地區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合法狩獵北極熊的地區。
獵人檢查獵殺到的北極熊
因紐特人為什麼感到憤怒
為什麼會有一些國家和組織支持獎盃狩獵?
狩獵支持者一直宣稱,獎盃狩獵行業帶來的收入,可以為當地社區提供資金,促進瀕臨滅絕物種的保護和恢復。
北極熊被獵殺
在加拿大,每年大約有600只北極熊被合法捕獵,其中86%的狩獵發生在努納武特地區。
加拿大法律規定,買到狩獵許可的獎盃獵人,必須僱用因紐特人為嚮導,用狗拉雪橇的傳統方式進行狩獵。
據加拿大國家統計局2006年數據,獎盃狩獵為參與狩獵的因紐特人帶來2000美元的小費收入,3000美元的嚮導收入,還有27000美元的狩獵許可證轉讓收入,5000美元的熊皮轉讓收入,對平均年收入只有18994美元的因紐特人來説,這是一大筆錢。
因紐特獵人和北極熊,攝於1924年
然而,奧萊·利奧登調查發現,在1980年開始,25個因紐特人定居點中原本有23個從事獎盃狩獵,可是2009年之後,卻有17個定居點退出了這項業務。剩下8個繼續從事獎盃狩獵的定居點中,只有3個賺到了整個獎盃狩獵5%以上的花銷。
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努納武特地區的地方政府和民間組織,一直在呼籲增加北極熊狩獵配額。
製成的北極熊皮
因紐特人的憤怒在於,他們的命運被忽視了。
海冰是整個北極海洋食物鏈的開始,冰底生長着藻類、微生物,蝦類以藻類、微生物為食,魚類又以蝦類為食,環斑海豹則以魚類為食……
一切始於冰底。沒有冰,就沒有食物鏈,而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除了北極熊,還有人類。
北極食物鏈
因為無法捕捉並保存足夠的獵物,因紐特人被迫改變了飲食習慣,但是代價過於高昂——在阿拉斯加的科策布,一隻火雞賣99美元,一加侖牛奶賣10美元,一袋麥片賣16美元,一盒咖啡賣101美元……
努納武特地區的因紐特人也無法承受昂貴的外來食物,獎盃狩獵並沒有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
因紐特人現場剝皮北極熊
未來靠什麼拯救北極熊
北極熊通常一胎生2只幼崽,幼崽存活率不到50%,還要應對全球變暖危機,利奧登認為北極熊是“北極最不適合獎盃狩獵的動物”。
更重要的是,獎盃狩獵只能帶來一次性收入,一直活着的北極熊,卻可以幫當地人從傳統生態遊中源源不斷賺錢。
位於巴爾特島的阿拉斯加小鎮卡克托維克就是一個成功範例。
北極熊遊蕩到卡克托維克
每年秋天,北極熊成羣結隊來到這個人口只有239人的小鎮。
當地人每年允許捕獵三條鯨魚,居民取走賴以生存的鯨肉之後,剩下的鯨魚屍體留在室外成為北極熊的食物。
卡克托維克居民獵殺鯨魚後給北極熊餵食
北極熊來到小鎮,帶動了旅遊業繁榮。
每年至少300名遊客到卡克托維克觀賞拍攝北極熊。雖然小鎮總共只有兩個小旅館,卻可以在兩個月裏賺到150萬美元。
遊客為在卡克托維克給看到的北極熊拍照
一些北極熊專家認為,全球變暖帶來的威脅固然值得重視,但是人類想要更多的北極熊其實很簡單,停止開槍就行。
2013年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大會上,一些世界動物保護組織試圖推動一項提案,將北極熊從附錄II提升到附錄I,這將禁止一切北極熊及其所有制品的國際貿易。然而,這個提案最終卻被否決。
CITES附錄對保護動物種羣至關重要。
偷獵象牙曾讓肯尼亞大象數量從1979年的65000只巨減到1989年的17000只,在肯尼亞政府一把火燒燬價值300萬美元的10.8噸象牙後,CITES終於宣佈禁止象牙銷售。
肯尼亞政府1989年燒象牙,當時價值約300萬美元
象牙市場在1990年跌至谷底,肯尼亞當年只有100頭大象死於偷獵,這個數字維持了整整十年,直到幾個非洲國家説服CITES讓他們繼續出售象牙,偷獵活動隨着象牙價格回升重新恢復了活力。
一些瀕臨滅絕的物種,可以通過建立保護區來拯救,而北極熊在北極生活,卻不得不承受全球施加給北極的痛苦。
長期看來,北極熊的命運,取決於巴西人在未來50年將燃燒多少雨林,以及有多少美國人會購買大排量SUV……
參考資料:
https://www.thecanary.co/feature/2020/01/27/the-major-threat-to-polar-bears-that-no-ones-even-talking-about/
https://www.mirror.co.uk/news/world-news/polar-bears-extinct-trophy-hunting-21355000
https://www.thecanary.co/discovery/analysis-discovery/2020/07/18/major-conservation-charity-drops-a-bombshell-putting-the-trophy-hunting-industry-on-very-thin-ice/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magazine/2017/10/trophy-hunting-killing-saving-animals/
https://www.thetimes.co.uk/edition/news/wwf-targeted-over-trophy-hunts-q8pnvc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