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康養旅遊越來越火:不辭長作巴馬人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休閒

“暑期我第一個旅遊目的地就鎖定了廣西巴馬。聽説這裏疫情期間‘零病例’,又是養生寶地。”

“巴馬果然沒讓我失望,我們一定會再來。”

……

一輛接一輛的旅遊大巴車浩浩蕩蕩駛入廣西巴馬,遊客們紛紛登上“長壽島”,體驗別樣的健康之旅。旅遊業在巴馬迅速恢復、重獲人氣,這人氣甚至超過以往——

01.

一天3000名遊客“上島”已成常態

講述人:廣西巴馬壽鄉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韋永善

上個星期日,按照公司安排,本是我休息的日子。接到電話説當天“上島”(去往巴馬“長壽島”)的遊客有3000人左右,下午我必須去趟現場,協調遊客就餐和觀看《夢·巴馬》實景演出。3000名遊客在同一天“上島”,這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是沒有過的事情,而在恢復開放跨省團隊遊的這一個多月裏,卻成了巴馬的常態。

▲疫情發生前的“長壽島”遊人如織

回首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的時光,真是像做夢一般。我所在的公司是在2005年註冊成立的,當時我們的定位就是康養旅遊,但那時候人們對“康養旅遊”沒什麼概念。巴馬是中國乃至世界著名的“長壽之鄉”,在這個人口僅有30萬的小縣城中,居住着多達13萬的外地常住養生人羣,我們把他們稱為“候鳥人”。是這個龐大的“候鳥人”隊伍,讓我們真切地認識到巴馬的康養旅遊會大有作為。

▲巴馬自然風光

就在我們認為事業即將迎來春天的時候,卻被新冠肺炎疫情打了個措手不及。在我和同事們的記憶裏,暫停營業的那4個月時間,生活、工作充滿焦慮、惆悵和壓力。而零收入持續的時間比我們預想的還要長。我每天一早睜開眼,就是刷疫情的最新信息,然後仔細查看公司賬目,在零收入而支出不減的情況下維持公司資金鍊不斷裂。我每天還要前往擔負強制隔離接待任務的酒店,確保防疫到位。近千名員工指望着公司,等着“吃飯”。然而即便復工,市場也無法預期,擔心公司的營業收入,更擔心核心團隊人才流失。身心俱疲的那幾個月,可以説是包括我在內的旅遊人最痛苦、最低潮的一段時間。

4月10日,我清楚地記得這個日子,那天我們復工了。我去往公司運營的5個4A級景區和3家酒店巡查,安排消殺工作、防疫管控流程,給員工做動員……大家都很激動,一些外地回來的員工在南寧接受14天隔離後又在縣裏接受14天隔離,費了這麼大力氣,他們也要回到工作崗位上。有員工甚至跟我説,我們可以不領工資,也要與公司在一起,要共同渡過難關。他們眼裏噙着的淚水和略帶悲壯的語氣,讓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找到公司“重生”的路徑。

▲廣西巴馬壽鄉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疫情期間向社會捐贈物資

現實是冰冷的。接下來的半個月,我們的景區和酒店還是沒有迎來一名遊客,經過長時間的收支嚴重不平衡,公司已經快撐不住了。現在想想,真是絕地逢生,幸而我們開始挖掘本土和周邊的潛力市場,主辦、參與了幾場大型的旅遊推介活動,加大力度促銷激活市場。由我們發起的全自治區13個地市共同參與的大型旅遊推介活動在廣西各地舉辦,藉由旅行社同行的參與和媒體的宣傳,疫情期間“零病例”的巴馬和獨具特色的康養旅遊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受到自治區內遊客的青睞。很快,巴馬的遊客就出現了暴增——日均遊客量達到了兩三千人,這個數字當時讓其他地區的同行羨慕不已。但我們知道,那個時候遊客的結構並不合理。由於促銷活動的力度較大,遊客人數的增加給行業帶來的實際收益其實並不多。“贏了人頭,沒有饅頭。”這句話可以説是對那段時間的真實寫照,但有限的收入總算可以貼補公司人力成本的支出,讓我們能夠有精力去推動一些疫情之前就已經開始着手佈局的計劃。

▲廣西13地市大型旅遊推介活動(百色站)

▲廣西13地市踩線團(宜州站劉三姐故里景區)

這半年過得像坐過山車,現在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我們享受這種忙。旅遊市場正在恢復元氣,康養旅遊或許即將迎來最好的年份,我們的夢也可以做得再大一些了,要把巴馬康養旅遊的文章做得更大、更好!

02.

“感覺心裏的窟窿填平了”

講述人:巴馬導遊覃麗

那天,正在田裏做農活的我突然接到公司打來的電話,説有一對兒來自廣東的夫婦想找一個導遊帶他們在巴馬轉一轉,問我是否可以接待。我二話沒説就應了下來。電話掛斷後,我站在田地裏半天沒回過神,興奮、激動、迫不及待……當時的心情真是翻江倒海,算算距離上一次帶團,已經過去了半年。

我是土生土長的巴馬人,家鄉的綠水青山對我來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直到旅遊業開始發展,我才通過外面遊客的眼睛看到了家鄉的特別。隨着“長壽之鄉”在國內外的名聲越來越大,來巴馬的遊客越來越多,我也從2017年做起導遊。

年底一般是我們的淡季。去年12月中下旬,我就沒再帶團,想來年開春再開工。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彷彿徹底離開了這一行,年後本該迎來旅遊旺季的巴馬幾乎看不到遊客,以往人流如織的景區大門緊鎖。那時候,我心裏是絕望的,有種看不到頭的感覺。“解甲歸田”的日子裏,心情沉重,腦門也痛。

4月中旬,景區開始有限開放。我5月開始到旅行社值班,到6月才接到了這第一撥客人。帶着這對來自廣東的夫妻遊巴馬,我的心裏別提有多激動了,走到每一個景點,我都有説不完的話,恨不得把家鄉的美一股腦地全介紹給客人。我有一種傾訴的感覺,覺得自己講的遠遠不是導覽詞,還有我的生活、我對未來的期待。客人的興奮之情也寫在臉上,他們從我講解的語調裏聽出了喜悦,也樂意分享這種喜悦。那天之後,壓抑的情緒煙消雲散了。後來接待的另一組遊客也來自廣東,他們遊玩後特地留了我的聯繫方式,説之後還會帶孩子再來,還想把父母接過來,讓他們在巴馬住一兩個月。

7月下旬,跨省團隊遊開放,巴馬馬上熱鬧起來了,景區恢復了人頭攢動的景象。看着一輛接一輛的旅遊大巴車、一羣接一羣的遊客,感覺心裏的窟窿被填平了。雖然每一個景區都增加了測體温、掃健康碼的流程,遊客們也還戴着口罩,但是我們的“旅遊”確定已經回來了,巴馬的人氣兒回來了!

▲廣西13地市踩線團(南丹站洞天酒海景區)

在後來的接待中,我能夠感受到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帶來的改變還是很大的。現在,如果有人問我2020年的願望,我會説健康就好,很多遊客也是這麼對我説的。巴馬是“長壽之鄉”,這裏的空氣、水和天然的磁場都是巴馬人的養生“秘訣”,巴馬生活的靜和慢給遊客帶來了心靈的慰藉。我想這是疫情過後巴馬旅遊業恢復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

▲廣西巴馬壽鄉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參加大化縣祝著節開幕儀式

其實我們這兒得到開發的景區、景點並不多,遊覽線路基本上3天內就可以走完,但同時,巴馬本身又處處是風景,頭一次來巴馬的人在遊覽完之後,大多想再留下住幾天。我接待過不少第二次、第三次來巴馬的回頭客。

從田裏回到導遊崗位的感覺真好。導遊這個本來被我視為謀生工具的職業,現在更多了一層意味。我想我真正愛上了導遊這個職業。

03.

旅程結束後,我選擇繼續留在這裏

講述人:深圳遊客張女士

7月22日,我與愛人一起到達了巴馬,這是我們在疫情發生後第一次出省旅遊。之所以選擇巴馬,是因為這裏在疫情期間一直保持着“零病例”的紀錄,再就是聽説巴馬是“長壽之鄉”,對於我這個“養生迷”而言吸引力還是挺大的。我跟愛人一起在這裏住了幾天,旅程結束後,愛人返回深圳工作,而我選擇了繼續留在這裏。

巴馬有很多讓我感到驚訝的地方。一是沒有想到旅遊業能恢復得這麼快。作為一個旅遊愛好者,我每年都會去一些地方旅行。疫情穩定後,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出來走一走。想不到的是來巴馬的人這麼多,每天都有幾千人到這兒來。另一點令我驚訝的就是巴馬的神奇,來到這裏後,我的睡眠質量提升了,精神頭都高了。這裏的山水、空氣和陽光都是非常獨特的,真是讓人有種更加健康的感覺。

跨省團隊遊開啓後,全國各地的旅遊業應該都能逐漸恢復,在巴馬的所見,讓我覺得發展康養旅遊的地方將來會贏得更多遊客的青睞。我對巴馬的旅遊發展有信心。

時隔一個多月回想政策放開宣佈開放跨省團隊遊的那一天,是多麼激動人心啊!在這樣艱難的年景,我認同應該通過促進消費來帶動經濟發展。

記者手記

2020年7月19日成了巴馬文旅人津津樂道的日子。這是跨省團隊遊恢復開放的第二天。這天,來自陝西、四川、重慶等9省市的52個首發團近3000名遊客一起來到巴馬。這個近乎標誌性的事件,開啓了巴馬康養旅遊的“開掛”之路。

過去的10多年間,作為文化和旅遊部定點扶貧縣,巴馬的旅遊業與國內旅遊業一道走過了積極增長、結構優化之路。2017年,巴馬被列為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走上了旅遊產業化發展的脱貧之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巴馬文旅人化危為機、危中尋機,對旅遊資源進行重新建構和優化,對旅遊的軟硬件進行提質升級,利用線上平台推介旅遊資源、營銷文化旅遊產品,通過一項又一項、一次又一次的活動和推介會讓巴馬的康養旅遊品牌走進更多遊客的視線……正是因為巴馬文旅人的積極應對、蓄勢待發,機會到來之時,巴馬的旅遊業才得以再次快速綻放,並且因康養旅遊而綻放得更加燦爛。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是決戰脱貧攻堅之年,期待旅遊業為巴馬脱貧事業注入更強勁的動力,也期待康養旅遊從業者久久為功,走得更穩更遠。

(本文圖片由廣西巴馬壽鄉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