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與文物的對話

漢字與文物的對話

漢字與文物的對話

環形而有小缺口的石或玉裝飾物統稱為“玦”。新石器時期的玦一般尺寸不大,應該是充當耳環使用,後來也被當作一種配飾部件。因為語言假借的關係,歷史上曾用玉玦表示“決心”或“斷絕”之意。最有名的例子是在《史記·項羽本紀》中,鴻門宴上,范增再三舉其所佩玉玦,暗示項羽下決心。

在最近出版的《漢字文物的故事》(化學工業出版社)中,甲骨文專家許進雄從40多個博物館篩選了近800件文物,挑選了121個漢字,通過一個個故事,解析考證文字與器物的關係,從文物中尋找漢字的源頭。在這些流傳有序的文物背後,呈現出古代漢字的演變與社會文化的一次次革新。在許進雄看來,文字的意義有多種形態與結構,每一次演變,都代表着社會結構的重新調整與改變,背後具有文化的深意。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有着數千年曆史。河南安陽出土的甲骨文,目前被學界公認為是最早的文字。隨着出土文物被考古界一次又一次地發掘、研究、考證,這些漢字成為我們今天瞭解歷史、與古人對話的有效途徑。

許進雄1941年出生於台灣高雄。1968年受聘加拿大多倫多市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遠東部,主要負責編輯整理館藏的甲骨文。他認為,每一個漢字都代表着當時社會文化的禮教、習俗以及古人行事的方法與智慧。

這套書分為4冊,分別為《回到石器時代》《戰國重金屬之歌》,紫禁城外一抹清脆》《返來長安過一天》。每本書都有一個固定的結構,從跨越歷史、類型文物、代表漢字的演變等方面,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向我們講訴了文物背後古人的生活面貌。

避開專業的學究思維,許進雄不從嚴肅、刻板的理論入手,而是通過輕鬆口述歷史的方式,結合自己多年對漢字的研究,重新還原古代文明史。書中,他梳理了文字的演變——很多漢字跨越好幾個朝代,涉及文物類別眾多,有玉器、石器、陶器、青銅器、佛像、織繡等相關的銘文。這些文物都留有古人重要的信息,如時間、地點、作坊名稱等,有一些是生活記錄,有一些有稱頌與警示的作用。

從商到盛唐,漢字一步步演變,從原始起源的石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再到宋元時代的瓷器與絲織品等,許進雄以科普的方式一一展現,給我們講述了很多帶有趣味性的文物故事,像甲骨文的動物字、俑的髮型、陶盆的八角星形圖、最開始梳妝的是男性等,這些字形圖案是瞭解古人生活的實證。

中國古代的物質文化背後,凝結着古人智慧的結晶。精湛工藝、獨特審美趣味,從衣食住行、到國家制度,都可以通過文字體現出來:“享”可以一窺古人建築的富麗堂皇;“喪”可以看到農事採桑的辛苦;“安”引申到女性的性別文化;“牀”看出古人睡眠與死亡的思維觀念。這些文字是文化的顯性體現,代表着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高度。

許進雄從甲骨文入手,其實是在告訴我們,文字背後所藴含的最大意義,就是承載古人智慧與文明進程的廣闊圖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24 字。

轉載請註明: 漢字與文物的對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