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修堂位於今天蘇州太湖西山島,始建於清乾隆十七年(1752),佔地1866平方米,現存建築前後共有六進,整個院落既有寬敞高大的廳堂,又有低矮普通的平房,平面佈局合理緊湊、組合靈巧、錯落有致、美觀大方。不過,諸多的建築集中在一個院落之內,自然會產生通風散熱問題。為解決此問題,建造者在建築軸心修築了貫穿整個院落,從前廳、轎廳、直達後方正廳和內廳的冷巷,在門廳同轎廳之間設立天井,而其他各廳之間除了天井之外還加入了蟹眼天井(江南庭院中窄小並且成對出現,形如蟹眼的小天井)。
貫穿建築羣落的冷巷就如同一條縱向管道,當建築物外有清風拂過時,能在院落中形成負壓,從而帶動整個建築或建築羣空氣對流換風。不僅如此,空氣在冷巷通過時,由於熱空氣密度小,遇到天井便自然上浮,使得冷巷和天井下部形成低壓,吸引周圍冷空氣聚集,形成熱壓通風,也就是俗稱的“煙囱效應”。如此一來,空氣便在冷巷與天井之中形成了自然流動之勢,將建築物內聚集的熱量通過天井由熱風帶走,同時源源不斷將冷空氣補入,從而降低了建築物整體温度。夏日人們在遊覽這些院落之時,感受到愜意的“穿堂風”,便是建築物中冷巷和天井帶來的傑作。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敬修堂,在當地院落之中多建有窄小的蟹眼天井,則是一種更為複雜且有效的降温方法,像同在蘇州的南石子街潘祖蔭家老宅,就是將冷巷和大小多重天井運用到極致的案例。潘氏老宅中有着諸多空間較為封閉、受陽光輻射少、空氣較為低温的小天井,而大天井空間開敞,受陽光輻射空氣較熱。兩者之間通過冷巷連接,當大天井空氣受熱上升時,冷空氣就會順勢流動,補充大天井處氣壓,同時冷巷又有效帶動了建築內空氣流動,使得小天井中儲備的冷空氣被帶入冷巷。在建築中反覆設置大小天井,可以形成小天井冷卻進風,通過室內冷巷進一步降温,將熱空氣從大天井排出的熱壓通風,使得建築整體温度大幅降低。
事實上,除了敬修堂此類庭院之內的冷巷,南方許多建築聚落中也處處能見到冷巷的蹤跡。嶺南常見的騎樓長廊通道,就是一種典型的室外冷巷。夏日正午時,強烈的日光被騎樓上部所遮擋,太陽較低時又為對街的騎樓建築所遮擋,使得廊道內形成低於外部道路,但又略高於騎樓底層商鋪的氣温。白晝時,露天街道空氣受熱上升,形成熱壓差,將室內冷空氣吸出形成微氣流,使得人們在悶熱無風時也能感受涼爽的微風。值得一提的是,冷巷不僅出現在南國,同樣也出現於我國西部邊陲的一些民族傳統建築之中。在新疆,許多傳統聚落中一般會有一到三條筆直寬大的主路,而在主路之外則有數量眾多、狹窄曲折的支路。這些支路寬1.1米到3米之間,僅供兩到三人同時通過,而兩側建築高度則多在2.6米到4.2米之間,可謂就是江南冷巷的西域翻版,而且新疆傳統民族建築還時興搭建檐廊,其中防暑降温的原理上同嶺南騎樓一模一樣。除此之外,流行於新疆等地區的鏤空院牆、花格窗、高棚架等建築附件的通風防暑設計,與流行兩廣的趟櫳門、滿周窗、雲母拉繩天窗有着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為了利用冷巷產生的縱向快速氣流而採取有利房間空氣流通的措施。雖然兩地相隔萬里,但是傳統建築的防暑設計卻萬變不離其宗,難免會讓人產生“風月同天”之感。
本文為大魚號獨家稿件,未經大魚號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