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你有多久沒好好打過一場比賽了?

由 顓孫佳悦 發佈於 科技

“你有多久沒好好打過一場比賽了?”

這個問題出現在我內心的時候,是兩天之前。彼時的鬥魚9999熱鬧非凡,彈幕正在爭論着這波究竟是Zhou的指揮失誤,還是ZSMJ發揮失常,除此之外,還有偶爾的幾個“FGNB”飄過。這些十年前你我便已耳熟能詳的老ID,曾經服役於LGD、iG等知名電子競技俱樂部的傳奇大神們,在近期又一次以戰隊的形式,開始接隊訓練、打比賽了。

OB戰隊最認真對待比賽的時刻,應該是TI5預選賽

由於OB戰隊無論是比賽期間,還是接隊訓練,都採用了直播的形式進行,因而隊內的一些指揮決策,交流問題,通過直播暴露在直播間觀眾眼前。這些極具話題性的內容,為Dotaer們的茶餘飯後增添了談資,也令戰隊內全力以赴充當選手的主播們,和外圍解説的OB親友團都提升了自己直播間的熱度。

對於主播而言,直播內容總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尤其是像OB這樣已然成立許久並且擁有極高人氣的圈內頭部主播,播什麼、不播什麼,如何製造話題已經成為主播們最在意和日常考慮的主要問題。

誠然,組建戰隊、奔赴賽場,“老年人”煥發第二春再戰一回,這一番操作下來,與其稱之為熱血,倒不如可以説是OB戰隊的一次自我包裝,一個產出優秀內容的方式。因為相比於單排衝分,日常對黑來説,打比賽這個字眼更加刺激、直接。

有的玩家基於這個觀點,會認為所謂的組戰隊、打比賽,不過是主播們的組團作秀,反正出不了什麼成績,玩玩就好。但無論你是支持也好,否定也罷。DOTA2終歸是一款競技性遊戲,早在十餘年前,便有“PUB局和CW局完全是兩個遊戲”這樣的説法出現。比賽,正是DOTA2這款遊戲的核心魅力所在。

兩天之前,OB戰隊征戰由完美世界舉辦的全國守擂賽,接連三場險勝的OB來到決賽,最後卻以0:2敗北。老年娛樂主播被新生代力量PK了下去,看似理所應當。但如若你看完了全程,你會注意到半決賽那場BO1中,開局大劣,死保ZSMJ美杜莎聖劍翻盤的爽快。操刀熊貓酒仙打出完美數據的YYF似乎也找回了曾經穩如“石佛”的狀態;你也能體會到決賽最後一局,在落後3w經濟下團滅對方五人順勢推高時那句“NICE!”的興奮。

擂台比武,這是一個由完美世界推出的DOTA2周賽,正火熱進行中

比賽中的情感來得快而激烈,DOTA2始終是一個策略大於操作的遊戲,宛如圍棋,一着不慎,滿盤皆輸。比賽之中的心理博弈更是從BP階段便已經開始,而場內競技時小到一個TP換路的決策,大到開霧Gank的節奏,都影響着整個比賽的最終走向。至於一個隊伍的默契和磨合,則是屬於更高層面的軟實力較量,就好比Ceb之於OG的擰繩能力,也在微妙調整着這支戰隊的進取心與競技狀態。

對於大多數玩家而言,DOTA2很難,同時她也很費心神精力。普通的一局DOTA2便已能夠令普通的上班族緩上半天,更何況還要打起精神、組建戰隊去打比賽。對於雲玩家越來越多的DOTA2而言,這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相比於硬核的DOTA2本體,娛樂化的自走棋、選技生存等成為了“老年選手”的新寵

更多時候,作為Dotaer的你我習慣於保留Dotaer的身份,儘管可能你已許久未曾進行過一盤酣暢淋漓的競技比賽,反倒是暢遊在DOTA2遊廊RPG地圖中花費的時間更多一些。

這是大部分雲玩家的真實寫照,因此,如果我要問你 “你有多久沒好好打過一場比賽了?”這個問題時,你可能會思索很久,答案模糊,甚至連你都想不出來。

那可能是數年前一個粘稠夏日的午後,網吧外蟬鳴震天。你和你的朋友們一起坐在網吧裏,五連坐的對面是你們的對手,初次進行比賽的你甚至有點兒緊張,只能説出幾個自己拿手的英雄,並希望絕活不要被對手送上banlist。至於故事的後來,你可能就此贏下比賽,恨不得跳起來嘲諷對手,最後卻出於素質和禮貌忍住了,賽後和朋友愉悦地吹噓着你某波團戰究竟有多強,並因此大笑不已。當然故事的發展也有可能是,你在這場比賽中被對手擊敗,你和朋友一行五人幾乎沒話聊便草草告別,回家躺在牀上想到自己的操作失誤,開始無限懊惱,如果能贏的人是我,該有多好。

對戰房、大舞台,是幾乎所有打比賽選手的夢想

但更多時候,這份夢想開始於某個不知名的網吧

類似這樣緊張、刺激、內心糾結且或歡欣、或悲傷的經歷對於大多數Dotaer而言,是一份深藏於心的寶貴回憶。

因為我知道,我也明白,只要你和朋友一同打過DOTA2的比賽,便絕難以忘懷這種比賽時的心流體驗。

而如果你未曾有過和朋友一同比賽的經歷,那麼你也大可以發揮你的想象力。將你成功翻盤DOTA後的喜悦,或是不慎輸掉天梯掉分時的痛苦放大五倍、十倍,便是比賽勝利後,或是失敗後的體驗。

在你與DOTA2的故事當中,“打比賽”這件事重要的原因在於:它在你日後平淡無聊的日常中,逐漸變為了一件充滿熱血和個人英雄主義儀式感的回憶。

就好比看過OB直播的Dotaer總能夠記得經典的“夢迴TI2”環節。這類環節尤其容易出現在OB主播們對於TI賽事的解説中,曾經的娜迦潮汐體系,帶領iG斬獲第二屆DOTA2國際邀請賽冠軍。語音輪盤上的那句“Patience from zhou”每每都會帶你回到那個CN DOTA初次在DOTA2問鼎世界的巔峯時刻。

而在此之前,iG.Z、iG.Y的優異發揮無人能及。再往前推,作為iG前身的CCM戰隊更是叱吒風雲無人可擋。且不説當年四保一戰術中Zhou究竟有多麼值得隊友信賴,其隊友:xiao8、sansheng更是在日後成為了TI4的冠軍得主。

CN DOTA全盛王朝:包攬冠亞的TI4

相較於往昔崢嶸歲月,在TI舞台上與世界頂尖高手對決的緊張時刻而言,此刻主播們的對黑、RPG遊戲,已顯得相對輕鬆平常。但這份有關於“打比賽”的回憶卻沒有被忘記,以至於主播們不經意間提出時,便會被早已對這故事耳熟能詳的玩家記錄下來,編寫成了“夢迴TI”的梗。

不僅是DOTA2主播這般曾經的親歷者們對於比賽有着濃重且深厚的情感。當上了年齡的Dotaer回憶起這些故事時,言談中也總滿帶回憶。我們似乎總是忘記這些故事都已快走過快十年。然而十年前的那份熱血與激動,放在今天來看,依舊如同昨日一般真切且熱烈。

競技的魅力並不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被抹去光彩,其中那些令人難忘的賽場故事同樣如此。即便四年過去,Wings之於夏天的意義,仍舊令無數人感動。而你也同樣無法否定,在此時此刻看到這樣調侃的字眼時,你我內心總會想起屬於温哥華的那個令人黯然神傷的夏日。

勝利的喜悦,失敗的惆悵,這兩種極端且反差的情緒,總是在比賽中來得尤為猛烈。

在比賽中,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會加倍呈現

因此,當我的生活逐漸歸於平淡,天梯衝分的動力早已變得寡淡之際。我依然在內心惦念着自己身處比賽之時的狀態與歡欣雀躍,那份緊張躊躇和激動興奮,是日常生活中絕少能夠擁有的極佳體驗。

每當Major或是TI比賽結束, “你有多久沒好好打過一場比賽了?”這個問題便會出現在我心頭。緊接着,這個念頭便會慫恿我去聯繫曾經大學時的隊友,雖然兩人久未聯絡,但當談及“打比賽”這個話題時,對方的回應只有一個:“什麼時候?都誰一起?”

顯然,在平靜如湖面的生活外表之下,總有人會在湖底潛藏着一份熱血澎湃的心臟。

我並不知道,你是否也曾這樣問過自己。未必便是比賽,也可能是這樣一個問題:“你有多久沒有打過一場酣暢淋漓的DOTA了?”我已儘可能想到了你所有的回答,但無論如何,我知道你沒有忘記最初邂逅DOTA時的那份快樂和感動,曾經的日夜顛倒自然再也回不去,但在繁忙的生活之餘空出一段時間給你和你曾經最愛的DOTA,卻未嘗不可。

回首過往,十五六年前DOTA便已傳入中國,彼時漢化舉步維艱,DOTA之所以一路走來,靠的不僅是冰蛙日以繼夜的孜孜不倦,更是無數社區愛好者的奉獻與付出。漢化團隊、賽事組織者、攻略產出寫手、新聞搬運編輯…在電子競技的混沌年月中,在DOTA不過是一張RPG地圖的時代裏,是這些以玩家為身份,以愛好者為名的人貢獻時間和精力,推動着DOTA發展。

而十五年前,自然也未曾會有人想到什麼是DOTA2,什麼是TI?

回憶起當初你因為什麼喜歡上了DOTA2?

那時候依靠的是諸如浩方、VS的對戰平台,要靠擠房間才能夠玩得上一把DOTA。如果網絡波動或是對手開掛,你掉線了之後就再也無法重新連接,你家的世界之樹也有可能隨時被爆破。然而即便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當年的Dotaer都堅持了下來。

當年沒有人會組建像樣的比賽,就連知名戰隊參加比賽拿到冠軍後,僅僅幾千元的獎金都有可能被賽事主辦方放鴿子。打個比賽,坐上十幾小時的長途火車是常態。但是當年的Dotaer樂此不疲。

為什麼?只不過是因為對於DOTA的熱愛罷了。

就像你喜歡打籃球一樣,在高大上的體育館裏上籃、跳投固然愉快寫意,但在雜草叢生的野球場上脱手便是一個三分球,這份快樂自然也不遑多讓。

我們熱愛DOTA,熱愛的便是這一玩法所帶來的純粹的快樂。

相比於過去雜亂無章的電競環境、糟糕的網絡條件而言,如今每週都有勇士聯賽等你參與,前文所提及的由 完美世界主辦的守擂賽也正開展得如火如荼。

與其看着比賽技癢難耐,倒不如打開DOTA2,喊上你曾經的朋友,認認真真地打一場DOTA2的比賽。

畢竟平淡的日子以後多的是,如此熱血且值得留念的時刻,我們又怎能不加倍珍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