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全球。短短几個月間,中國的出口型製造業企業和外貿企業遭遇了企業停工、訂單取消、物流不暢、零部件供應短缺等多重困難,甚至原來準備來談判和參加展會的客户們短期內可能也無法按計劃開展行程。無論是一般貿易還是加工貿易,很多傳統外貿企業在疫情下都面臨諸多障礙。
然而,宅在家裏的消費者並非不想消費。對於一些人來説,他們反而有了更多時間在線上瀏覽各種商品。天貓國際在今年2月份進口商品銷量同比增長超過52%,蘇寧國際跨境商品整體銷售額在3月份同比增長145.54%,跨境電商平台“洋碼頭”在整個疫情期間其流量上漲超過50%……要看到,跨境電商近幾年本來就處於迅速增長期,疫情帶來的線下活動萎縮給主要依賴於線上交易的跨境電商帶來了新的機遇,也使得跨境電商及其相關“新業態”承擔了更重的穩外貿的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將跨境電商作為外貿新的增長點,予以政策扶持,確屬明智之舉。
4月7日,國務院決定在全國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至此,從2015年設立杭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開始,中國已經在30個省、自治區、市設立了10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商企業也可以利用自貿試驗區和海關特殊監管區等平台開展業務。
與此同時,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促使跨境電商企業集聚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政府部門實施專門針對跨境電商業務的試驗性政策,有助於跨境電商生態環境的形成,也提高了政策效果,事實上也將節約監管成本。
很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也會複製和實施自貿試驗區以及海關特殊監管區的某些政策。還應看到,不少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所在地同時也是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或地區,可以開展網購保税進口業務。零售進口按照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大大便利了進口消費者,適應了跨境零售進口迅速增長的趨勢。
作為增長速度最快的一種外貿新業態,跨境電商在大力促進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的同時,政府對跨境電商的支持政策可以帶來更大效益。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無疑將使得跨境電商邁進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生產商將更加敏鋭地把握位於遙遠國度的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實現基於個性化需求的自動化規模化生產。
面對新技術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我們需要持續改革跨境電商管理體制,同時也要在相關領域持續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
在未來的幾年中,中國將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對於新型推銷方式也將持包容的態度。比如,直播帶貨在國內成為電商推銷的重要方式之後,越來越多進口跨境電商採用這種方式。隨着抖音等中國視頻社交平台在海外的火爆,許多跨境出口電商也開始使用直播這種方式。有估算表明,直播帶貨帶來的轉化和帶貨效果有時可以達到傳統推銷投入效果的30到50倍。這種十分直觀的推銷方式需要對消費者心理有準確的把握,對於跨境電商經營者來説,有時候還需要相當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如今,5G等新技術的發展正在降低人們的溝通成本,拉近人們的文化距離,催生新的營銷方式。從全球來看,跨境電商不僅將成為人們之間互通有無的貿易渠道,也會成為各國文化交流的渠道。可以預見的是,發展跨境電商新業態,將使得中國外貿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作者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海南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