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日報
“4年前我們回國創業時才幾個人,現在公司已經有400多人了。”森億智能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馬漢東説。
馬漢東和公司創始人兼CEO張少典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兩人在生物醫學信息學系讀書時一拍即合。“我們希望為醫院的智能化做出一些努力。”
回國後,他們選擇了浦東,來到了張江。今天,森億智能研發的智能決策系統已經進入100多家三甲醫院。
在張江,像這樣的創業者還有很多。他們的夢想正在這裏開花結果。
激發夢想,創新發展引領市場
張江良好的科創生態,離不開創業者的成功求索。
1994年,應上海市政府邀請,常兆華博士從美國來滬訪問,浦東開拓者們激情澎湃的介紹,讓他萌生了回國創業的夢想。1998年,常兆華在張江一幢廠房裏創立了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那時,全國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醫院和少數醫生能做類似微創傷手術,而且所用器材全部依賴進口,費用高昂。
微創醫療從生產國內第一根球囊導管、第一個裸支架、第一個藥物支架開始,逐步成長為大型高端醫療器械研發製造企業,在冠狀動脈藥物支架系統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球醫療行業得到了廣泛認可。國產微創心臟支架的出現,給許多心臟病患者帶來了希望。
2018年,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刊登了微創醫療火鷹支架在歐洲大規模臨牀試驗的研究結果,這也是《柳葉刀》創刊近200年來首次出現中國醫療器械的身影。目前,國內在藥物支架領域已經基本完成進口替代,其中,微創醫療的冠脈支架自上市以來持續保持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
“我們是在這個有夢想的地方,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一位創業者説。在張江,一大批海歸實現了創業夢,創造了諸如中芯國際、展鋭通訊、中微半導體、華領醫藥等知名創新型企業。
人才聚集,築牢發展基礎優勢
“年復一年,醫生們不知寫了多少病歷,但這些病歷都沉睡在醫院檔案室或信息系統中。”張少典和馬漢東的初心很簡單,“我們的想法是把這些病歷的價值用人工智能算法挖掘出來,形成高質量的醫療大數據,最終服務於醫院、醫生和病人。”
讓他們感慨的是,創業時這種想法還很粗淺,是張江濃郁的創新創業氛圍吸引到更多人才加盟,共同實現了夢想。
除了強大的生物醫藥產業基礎,人才集聚同樣是張江的優勢。
梁昌霖曾是一名軍人,從事過編程方面的工作。2002年來到上海時,因為被地鐵2號線“張江高科站”的站名吸引,就留了下來。他説:“一開始我一個人都不認識,只能自己寫了軟件賣。不過慢慢地,公司吸引到了越來越多的人才。”
在今年2月,梁昌霖創辦的“叮咚買菜”一舉成名,單月營收達到12億元。在他看來,“叮咚買菜”就是要讓人們像開自來水一樣容易地買到優質菜品。
除了保障羣眾的生活,在疫情防控一線,同樣有張江的影子。
在武漢的10多家醫院裏,有一種能夠實現人機分離操作的鈦米消毒機器人,它們在病區裏開展各項作業,極大降低了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這款產自張江的機器人,創造它的人叫潘晶。
潘晶大學畢業後進了張江的跨國公司,工作10年後,不甘於一直做“碼農”的他離職創業,並在2018年研發出鈦米消毒機器人。如今,這款產品已經成為醫護人員的安全衞士。
做好服務,助力科創企業成長
創業4年間,森億智能獲得了4輪投資,融資額達5.5億元,公司估值超過20億元。投資者不僅有紅杉資本、紀源資本、真格基金等著名風投,還有騰訊、國藥等行業巨頭。
創客集聚、技術集聚,引來一系列的資本集聚,國內外創投機構、基金開始在張江扎堆,讓科創企業能夠快速獲得資本。葉森就是其中的一位。
葉森在政府機關工作多年,45歲時辭職並創立孵化器,專門為科創者投資、服務。“創新要從‘娃娃’抓起。我的做法就是‘綁定’創新者,和他們一起成長。”他的投資方向定位於集成電路與人工智能,而這兩項恰恰是張江的發展重點。
張江的科創服務不斷豐富、多樣,也不斷催動越來越多科創企業的成長。
如今,森億智能已完成靜脈血栓栓塞症等4種疾病的智能化輔助工具。“第一個病種輔助工具開發花了一年半時間,後面3個的效率則大大提升,平均只要3個月左右。這對醫生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大有幫助。”馬漢東説。
在浦東開發開放迎來30週年的時候,張江已經由一個片區變成了一座科學城,並不斷向上海及周邊省份多個地區輻射。連日來,上海市副市長、科創辦主任吳清和同事們不斷走訪企業,向創業者討教,為張江科學城制定“十四五”規劃凝聚智慧和力量。
張江故事,還在精彩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