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攻關 寬容失敗

鼓勵攻關 寬容失敗

比亞迪公司轉產口罩的生產線有條不紊地運轉。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 攝

比亞迪跨界援產口罩與消毒液,3天出圖紙、7天出設備、10天出產品;華為火速援助火神山醫院5G基站建設,團隊僅用3天就完成整套建設流程。

大疆科技藉助無人機開展體温測量和病毒消殺,既可避免人與人直接接觸交叉感染,同時立體噴灑消毒藥液,防疫消殺效果更好;中興通訊援助雷神山醫院建設,前方網絡擴容與雷神山醫院建設同步開展,後方關鍵設備備件從深圳緊急發貨。

防疫戰也是科技戰。作為一座科技之城、創新之城,深圳的科技力量為全省、全國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深圳力量”“深圳智慧”,多項疫情防控前沿科技的研發及應用獲得世衞組織、國家主管部門及國內外媒體等的高度肯定。

5月19日,深圳疫情防控系列新聞發佈會(科技抗疫專場)舉行,深圳市科技創新委、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比亞迪、華大基因等機構、企業介紹了深圳科技力量助力抗疫的一系列舉措。

●南方日報記者 王春豔

1 科研“疫”線

全面動員為抗疫科研開“綠色通道”

5月初,深圳組建“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下稱“創新中心”)得到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批覆同意,深圳打造全球有影響力的醫療器械產業又前進了一步。

創新中心是深圳首個、省內第二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也是我國醫療器械領域唯一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副院長呂建成表示:“深圳先進院聯合牽頭建設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將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補齊高端醫療裝備的短板,填補學術與產業的鴻溝,着眼解決企業的技術瓶頸。”

這只是該院利用科技力量抗疫的縮影。據統計,今年,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先後派出17支團隊參與到抗疫攻堅戰中,攻關領域涉及大數據防控、藥物篩選、快速檢測、預防消殺等多個方面。

這些項目穩步推進的背後,離不開科研人員的主動擔當。其實,深圳採取多項舉措激勵科研人員擔當作為,解決科研人員的後顧之憂。

一方面,在已發佈的2020年度市科學技術獎四類獎項申請指南中,明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參評2020年度市科學技術獎,可不受獲獎完成人、成果推廣應用滿兩年以上、項目需結題驗收的限制。

另一方面,深圳最大力度鼓勵攻關和寬容失敗。疫情防控科研項目取消申請人年齡限制,只要有情懷、有基礎、有優勢就可以申報;不納入市級科技計劃項目限項範圍,項目中止或驗收不通過,不列入科研誠信異常名錄。因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期提交科研項目驗收申請的,允許項目承擔單位申請最長6個月的延期驗收。

呂建成表示:“此次疫情啓示我們,在國家有重大需求的時候,科技人員要有把科技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能力,我們科技人員要關注運用科技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主任梁永生透露,下一步,深圳科創委還要繼續在人才、平台、設備、物資四個方面做好保障工作,同時一定要做好生物安全工作,規範各家科研單位和高校有序地進行科研工作。

2 全球擔當

深企成全球抗疫中的“中國名片”

上週,一架飛機把邁瑞醫療一隊用户服務工程師送往俄羅斯。為了馳援俄羅斯抗疫,邁瑞排除萬難,最終協調貨機、客機把物資設備及支援人員準時送達。

這一隊工作人員將要在俄羅斯和邁瑞當地的團隊一起工作兩個月,他們將在俄羅斯50家醫院進行設備安裝、調試、培訓工作。在俄羅斯,邁瑞是俄版火神山醫院的主要設備供應商,為其提供3000多台設備,包括監護儀、呼吸機、輸液泵等產品。

在全球,邁瑞提供服務的國家和地區還有很多。邁瑞醫療常務副總裁吳昊介紹:“從1月底到現在,邁瑞已經給全球提供了20多萬台抗疫設備,其中發往海外的就有超過10萬台抗疫設備。”

隨着疫情的發展,華大基金的“火眼”實驗室也因為自動化和高質量的檢測能力,被多國引進,成為國際抗疫行動的“中國名片”。

目前,“火眼”實驗室已成功在阿聯酋、文萊、塞爾維亞、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亞、加拿大、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落地,使得這些國家的核酸檢測能力迅速提升。其中,塞爾維亞的核酸檢測能力提升2倍,澳大利亞提升3倍,文萊提升4倍。

華大集團執行董事朱巖梅透露,目前,20餘個國家和地區有70多座“火眼”實驗室已啓動或在洽談中,預計日檢測通總量超過30萬例。

病毒沒有國界,需要全球共同攜手應對。包括邁瑞、華大基因在內的深圳企業一如既往,與全球分享一線抗疫的技術和前線經驗,承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責任,為打好全球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應有的貢獻。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從口罩、醫療設備等關鍵防疫物資火線交付,再到無人機、機器人等科技防疫產品提供支持,深圳科技力量以前沿技術和方案為全球防疫提供硬核支撐和創新思路,為世界抗疫注入信心。

3 “硬核”製造

24天誕生全球最大口罩生產商

3天出圖紙、7天出設備、10天出產品、24天后單日產量達500萬隻,僅僅用24天時間,就成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商。

這就是深圳企業比亞迪的速度,也是深圳製造的速度,彰顯出深圳製造企業極強的韌性。

1月底,比亞迪總裁王傳福發了一個朋友圈:“作為中國製造業的一個代表,我們應該站出來,動用一切力量援產口罩、消毒凝膠等防疫物資。”

截至目前,比亞迪口罩日產量達5000萬隻,而且還在以每天100萬到300萬隻的速度擴產。如今,比亞迪的口罩不僅在國內銷售,還銷往意大利、日本、塞爾維亞等國家和地區。預計5月份,比亞迪口罩出口將超過10億隻。

成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企業並不是偶然,這得益於我國完善的產業鏈。比亞迪總裁辦公室主任李巍表示,中國完善的產業鏈基礎,使比亞迪有條件和資本,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企業。

“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口罩產能和完善口罩供應,進一步助力打贏全球‘戰疫’。”李巍透露,比亞迪積極貫徹國家復工復產政策,持續加強技術創新,大力發展芯片、動力電池等核心技術,以及新能源汽車和軌道交通等高端製造業,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助力國家新基建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國家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深圳做到了。梁永生表示,經過各方面的艱苦努力,疫情防控總體態勢積極向好,但要最終降服病毒,科研攻關仍需拿出更多“硬核”成果。“面對疫情,我們將繼續綜合施策,助力各類創新主體健康發展,以更前瞻的眼光、更務實的舉措,充分發揮科技支撐作用,為抗擊疫情貢獻深圳力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37 字。

轉載請註明: 鼓勵攻關 寬容失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