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CPU巨頭英特爾的日子過得很是憋屈,夢寐以求的5G基帶芯片業務,在高通的壓力下打折賣給蘋果,在傳統強項桌面CPU領域,老對手AMD又緊追不捨,不斷蠶食其份額,“AMD YES”呼聲四起。
英特爾心力交瘁之際,屋漏偏遭連夜雨,現在又傳出老夥伴蘋果公司要換芯,將其CPU踢到角落吃灰。
哪款Mac設備會先用上蘋果自研芯片?
據外媒報道,在6月底舉行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蘋果可能會發布首款搭載基於ARM架構芯片的Mac設備。
雖然沒有説明是哪款設備,但由於目前蘋果的手機和iPad搭載的都是基於ARM架構的芯片,而筆記本電腦和台式電腦搭載的是英特爾芯片,而台式電腦走高功耗高性能路線,換掉英特爾芯片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可以判斷,搭載ARM架構芯片的Mac設備很可能是MacBook,而且是走親民路線的,13.3英寸和16英寸的Pro機型可能性較小。
爆料消息還指出,蘋果公司還將在開發者大會上公佈代號為Kalamata的芯片研製計劃。
既有產品,又有行動計劃,看來蘋果一腳踢掉英特爾越來越實錘了,最終情況如何,就看WWDC大會如何印證了。不過,在庫克時代,按蘋果保密基本等於無密可保的慣例,這一爆料的可信度還是比較大的。
英特爾芯片為何不香了?
實際上,在兩年前,蘋果棄用英特爾CPU的消息就開始四處流傳。當時的英特爾由於CPU性能提升緩慢,加上10nm工藝一再跳票,被稱為牙膏大廠。
媒體評測表明,其實從2009年的Core i7-870開始,一直到2016年的Core i7-7700K,7年時間換了七代架構,看起來操作猛如虎,實際性能提升個位數,即在同頻下性能差距只有35%,也就是説,平均每代性能提升只有5%,如果默頻下平均每代也差不多是10%的提升。
看來,英特爾牙膏大廠名副其實。
反觀老對手AMD,憑藉台積電不斷迭代的製程工藝支撐,加上實打實的架構更新,在性能上追平甚至超過英特爾。英特爾不僅在CPU上擠牙膏,還經常缺貨,直接拖累了蘋果電腦的市場表現,導致2018年相比2017年出貨量下降4.3%。
性能多年擠牙膏,還很難買到,這大概就是英特爾芯片在蘋果那裏不香了的原因。
英特爾CEO鮑勃.斯旺
此外,英特爾CEO鮑勃.斯旺在2019年的公開信中明確表示,公司經營重心將從桌面轉移到數據,這對蘋果來説,意味着和英特爾綁得越久,將來可能越被動,晚換芯不如早換芯。
喬布斯一言不合換掉摩托羅拉
儘管蘋果的電腦產品很少談參數,但並不意味着對芯片性能不重視。相反,性能是蘋果衡量供應商的一個重要考核點。
從1994年起,蘋果公司就一直使用PowerPC芯片,它由摩托羅拉和IBM聯合生產。在最初的幾年,PowerPC芯片確實比英特爾芯片更快,蘋果公司為這還在廣告中吹捧過。
然而1997年,喬布斯迴歸蘋果後,嫌摩托羅拉的PowerPC芯片性能落後,為此,喬布斯還和摩托羅拉時任CEO克里斯.高爾文大吵了一架,要求對方生產性能更強的芯片。
不巧的是,摩托羅拉CEO高爾文脾氣也很大,根本不理喬布斯。
喬布斯不滿PowerPC芯片落後的性能拖蘋果電腦的後腿,不到18個月就果斷換芯,選用性能更強的英特爾CPU。
喬布斯起用英特爾芯片後,還搞了個盛大的換芯儀式,時任英特爾CEO保羅.歐德寧穿上無塵服,將晶圓交給喬布斯。
英特爾CPU這幾年擠牙膏,已經使得MacBook系列產品換代步伐變慢,而從跑分數據看,2018年發佈的用於iPad Pro的A12X芯片,性能上已經超過8代酷睿i7(低壓版),功耗還更低,具備了替換英特爾CPU的條件。
從Geekbench跑分數據看,兩年前發佈的A12X芯片單雙核性能超過低壓版8代酷睿i7。
説實話,英特爾在CPU上的慢作為,要是放到爆脾氣喬布斯那裏,可能兩年前就被一腳踢掉了。
換芯,蘋果為何如此任性?
英特爾芯片採用複雜指令集(CSIC),蘋果自研芯片採用精簡指令集(RISC),兩種指令集意味着兩種不同的軟件生態,其差距之大,猶如兩種文明。
那蘋果為何可以任性換芯?
這和蘋果實現了軟硬件閉環有關,它既能自研芯片,又有自己的操作系統及軟件生態,大大降低了換芯的難度係數。當年喬布斯從PowerPC芯片換到英特爾芯片,實際是從RISC指令集生態切換到CISC指令集生態,代價是讓軟件團隊花一年時間重寫了一遍操作系統。
現在,從英特爾芯片換到自研芯片,指令集生態是從CISC切換到RISC,而iPad和iPhone就是運行在RISC指令集生態上,所以換芯的難度沒有喬布斯當年高。
相反,換用自研芯片後,蘋果可以統一指令集生態,使應用軟件可以在手機、平板和電腦之間無縫流轉,你花一份錢買的APP,有可能在三種設備上使用,對蘋果來説,這可以增強產品的吸引力。
説白了,蘋果能任性換芯,只因有自己的操作系統,以及多年經營的軟件生態,真不是錢多事兒多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