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記者 肖芳
青島藍谷探索科技成果本地轉化路徑
把人才變“創客”,讓院企互“牽手”
科技成果外流導致“牆內開花牆外香”,是區域發展最不願看到的一幕。作為海洋科研機構集聚、高端人才雲集的功能區,青島藍谷更是想方設法推動科技成果本地轉化。
去年,藍谷科技成果本地轉化效率和質量明顯提升,其中,進入2020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示名單23家,超過以往累計量,實現總量翻番。
箇中秘訣何在?青島藍谷管理局科技創新部部長劉玉龍一語道破:青島藍谷立足科研集聚優勢,通過市場化、專業化的服務,把區域內高端人才變成“創客”,讓科研院所與企業“牽手”,整合資源創新創業。
孫秀軍,便是人才變“創客”的典型代表。他是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波浪滑翔機科研人員,如今帶領團隊創辦青島海舟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黑珍珠”波浪滑翔器,利用波浪能作為主驅動力、採用太陽能發電,具有衞星通信、全球定位和自主導航的能力,能夠實現大範圍、遠距離的海表水文及海面氣象等環境參數的走航測量和實時回傳。“近一年裏,我們的‘黑珍珠’已經生產了近160套,為公司帶來了上千萬元的營業額。”孫秀軍説,企業還獲得“科技助力2020”國家重點專項資助經費600萬元,用於開展波浪滑翔器等高端海洋裝備的產品研發、應用和推廣。
在藍谷,像孫秀軍這樣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人才還有很多。作為青島市主動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產物,歷經八年沉澱,青島藍谷已集聚起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等“國字號”重大科研平台26個,山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院所24個,各類科技創新平台65個,以及各類人才6200餘人。青島藍谷以市場化思維和手段,支持高校院所突破身份限制,以科技成果入股等形式,合法合規成立產業化平台公司,通過“研究院+產業平台公司+成果轉化公司”模式激發院所創新創業活力。
科研人才創業正在藍谷迅速起勢,但更多時候,科研院所懷揣技術成果,卻缺乏產業化資金和經驗,企業想尋求科研合作,卻“找不到路、敲不開門”。
為破解這一難題,青島藍谷以市場需求為牽引,拓寬院企對接通道,構建定向服務的訂單式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一方面,聯動即墨區科技、人才等部門,以及半島科創聯盟、檸檬豆、卡奧斯等產業平台,充分挖掘本地企業需求;另一方面依託落地藍谷的“萬鏈·青科信指數聯合實驗室”,及時瞭解創新端“有什麼、能幹什麼”,市場端“缺什麼、需要什麼”,以大數據推動產學研精準對接。
發展海洋產業,不僅要盯緊誕生在本地的科技成果,防止“牆內開花牆外香”,也要抓住符合藍谷產業定位、適合藍谷轉移轉化的科技成果,直接引進來、種下去,爭取“牆外開花牆內香”。去年以來,青島藍谷強力推進市場化、專業化雙招雙引,僅院士、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高層次人才在藍谷落地轉化的項目就有10餘個。
鑑於科技成果轉化涉及前沿技術、價值評估、財税金融、知識產權等多個專業領域,青島藍谷着重引進了一批科技服務機構,完善區域創新生態。
近日,青島藍谷還搶抓市科技局技術合同登記工作下沉區市機遇,入選市首批3家技術合同登記機構之一。這意味着,青島藍谷具備了辦理技術合同審核認定登記的專業資格,轄區高校院所、企事業單位再也不必跑遠路,就近就能“一次辦好”。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