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隨着時代和科技的進步,餐飲模式也在不斷地更新之中。最近,一種自來美食機器人的問世,開啓了飲食的新模式。這是智慧鄉村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島美餐即享機器人有限公司最新的科研成果,不僅智慧方便、節省食材,還能拓寬就業致富路,讓你從繁忙的廚房裏解放出來。
美食中的科技創新典範
美食與機器人的結合,開啓了飲食的新典範,在這裏面藴含的是科技和創新的力量。其理念是“讓美食像自來水一樣方便,像純淨水一樣乾淨”,打造一個多產業聯合、多行業共贏、多國家共享的飲食新概念,走出一條培智、探索、創新、科學的飲食新路子。
在其工作原理上,炒菜用的是電,很清潔,沒有污染和碳排放的苦惱;在炒菜過程中,產生的油煙被內置裝置收集,隨水沖走;並且整個過程中幾乎沒有殘餘排除,即使有一點,內置粉碎機會工作,在機器清洗時排入下水。
展望未來,自來美食機器人可以大大拓寬廚房的可利用空間,因為這個類似冰箱大小的炒菜機器人已經集抽油煙機、機械臂、灶台、洗碗機、洗碗池於一體,極大地解放了廚房本來擁擠的空間。同時,機器的前面增加了屏幕,可以作為信息終端,可以為客户定製菜譜、廣告、本人的健康大數據以及針對個體的健康飲食建議等各種各樣的服務,科技創新帶來的智慧服務,給人們的美好生活增添幾分愜意。
食材不僅可溯源而且還節省
從去年7月份起,青島市即墨經濟開發區科創中心裏開了一個名叫“味來逸站”的機器人餐廳。一排外觀酷似冰箱的自來美食機器人看似“波瀾不驚”,其實“內有乾坤”。和傳統廚房的人工配菜不同,這個餐廳每份菜品的原材料,都是在中央廚房進行加工、定量配比的,可以精準到克重。員工只需要將配比好的菜品原料放進機器人,掃描食材餐盒上的二維碼後,關閉大門,點擊“系統啓動”,機器人就自動操作,五分鐘左右功夫,魚香肉絲、腰果翡翠蝦仁等菜品就烹製完成。
機器人炒的菜,味道怎麼樣呢? 味道和大廚炒得沒有差別,因為是小灶,完全是模仿大廚的炒菜流程,將來可以成為中餐標準化模式化的標杆。
像“味來逸站”這樣機器人餐廳僅僅是一個試點,公司最終目的是要將這項創新之舉推向每個家庭,成為家庭的一個標配的家用電器。將人們從瑣碎的買菜、洗菜、做菜等環節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來,更好地享受生活。
自來美食機器人除了帶來方便快捷美味的便利以外,更為民眾關心的則是食品安全問題。每一份菜品都是從源頭進行採購,有自己的蔬菜生產基地、蔬菜加工基地、蔬菜配送中心,通過菜品上唯一的二維碼可以進行質量溯源,真正做到“溯源求根、知根知底、安全可靠”。
美餐即享公司總經理葛武表示,與傳統食堂相比,機器人餐廳在節約糧食方面作用很大。“有機構研究數據顯示,蔬菜從農田到餐桌的過程中,大約有30%的蔬菜是在物流過程中損耗的,還有20%是在製作過程中損失,如現在很多家庭中經常扔掉的白菜梆子等。而我們機器人餐廳是直接將訂單需要的蔬菜由田間地頭運送到工廠中,然後加工成淨菜,再按照訂單需要進行配比,大大減少原料食物的運轉和流通損耗。同時,所有下腳料集中處理成動物飼料,也杜絕了加工環節的浪費和後端垃圾分類處理的壓力。”
科技智慧餐飲進入風口期
近年來,有不少餐飲企業均已開始嘗試將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應用於傳統餐飲業場景,機器人餐廳、無人餐廳、智慧餐廳等漸成行業熱詞,科技智慧餐飲進入風口期,自來美食機器人就是在此種情況下應運而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無接觸式餐飲蓬勃興起,機器人餐廳正是這一理念的代表。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表示:“疫情使消費者更加關注食品安全、營養健康,這將倒逼餐飲業注重各環節的緊密合作及全產業鏈的協調發展,全行業會更加註重就餐環境的科學佈局與舒適體驗。”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傳統餐飲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普遍面臨人力資本增長、人員流動性強、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等挑戰,迫切需要加快轉型。
據瞭解,自來美食機器人有着自己的產業模式,從單位食堂到百姓家庭,淨菜配送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周邊農民收到的訂單就會越來越多,一種惠農的良性運行模式就會被固定下來。隨着產業鏈的不斷擴展,這也將會為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比如農業產業,可以推動新農村建設,智慧農業,定製農業,農產品數字化加工的發展;比如餐飲產業,可以推動消費升級,餐飲實現數字化,安全化,健康化,私人定製化;比如物流產業,可以促進農產品物流,冷鏈物流的發展;比如製造產業,機器人先進製造,未來進入家庭,相當於開拓了新的家電行業;比如物聯網+大數據產業,農業+餐飲+健康大數據,引導作用將非常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