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平台強勢入局,高校團餐成競爭新高地

近日,餓了麼宣佈與浙江大學後勤集團達成合作,已有超過500家高校食堂上線。而不久之前,美團外賣也從校園高校切入,聯手專業的餐飲企業共同開拓這一市場。

高校食堂“搬上”外賣平台,背後釋放出什麼信號?又有哪些機遇與挑戰?

牽手高校食堂

外賣平台拓展新陣地

疫情期間,外賣平台聯合品牌餐飲企業提供的團體用餐服務,不僅解決了人們的用餐問題,還順便找到了新的業績增長點。如今,隨着疫情常態化,高校食堂也成了外賣平台的新陣地。

7月7日,浙江大學後勤集團宣佈與餓了麼達成戰略合作,旗下食堂開通外賣服務。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00座城市的超500家高校食堂上線餓了麼。

餓了麼方面透露,等到9月學校正式開學後,食堂外賣模式會加速落地更多高校,實現無接觸配送全覆蓋。未來一年,餓了麼還要幫300座城市、2000所高校開通外賣服務。

餓了麼到家事業羣高級總監郭朋透露,未來餓了麼還將與全國大型團餐公司展開戰略合作,覆蓋更多食堂檔口,併為高校提供智能取餐櫃服務,探索園區無人車送餐等智慧化配送解決方案。

這邊是餓了麼高調殺進高校食堂,那廂的美團外賣則早有佈局。

不久前,美團外賣與萬喜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以高校為切入點,以產業園區輔助開啓外賣,共同賦能團餐新零售。美團校園業務部負責人神劍指出,“團餐食堂項目是美團校園外賣乃至美團外賣今年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這次合作,由萬喜集團提供餐飲服務,美團外賣運用自身既有的良好運營基礎,提供產品技術和玩法、運營商支持。而在大學食堂的簽約中,目前美團已經與同濟大學達成合作,也將學校食堂搬上了美團外賣平台,並且雙方不僅對校內開放,對同濟大學附近兩公里內的企業也開放食堂外賣服務。

餓了麼與美團搶佔高校團餐的戰略已經十分明顯。但在具體的業務執行上,各有特色。

不同於美團的開放政策,餓了麼打出的口號是,讓學生享受到“外賣送到宿舍牀頭”的便利服務。

在配送方面,區別於校外的配送模式,主要採用商家自配送和學生兼職配送的形式,給在校生提供勤工儉學的崗位。學生給學生配送,目的也是維護校內秩序和安全。

覆蓋近3億學生,高校團餐是塊大蛋糕

據教育部5月20日最新公佈的《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3.01萬所,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2.82億人。其中,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002萬人,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688所,校均規模11260人。

與此同時,校園的懶人經濟、宅經濟也客觀存在。外賣平台數據顯示,外賣送到學生宿舍,與送到宿舍樓下,訂單量差異在30%左右。

外賣需求有了,校園食堂市場體量龐大,吸引外賣平台就不足為奇。

此外,如今80後逐漸成為高校後勤領導主力,他們對互聯網的理解更為透徹,思想開放,在技術、服務都能實現的前提下,更易接受食堂創新服務模式,以適應新時代的學校管理需求。

藉助美團、餓了麼這種專業的外賣平台,專攻技術、運營,正好可以加快高校食堂的智能化管理步伐。

疫情防控常態化,校園食堂外賣在保障學生用餐安全、食品安全,提升就餐便利性,豐富就餐多樣性,滿足學生羣體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升級需要等方面,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外賣平台分食高校團餐,還需邁過幾道關

不過,高校團餐市場也在發生改變。外賣平台想分食這塊大蛋糕,還將面臨幾重挑戰。

首先就是食品安全關。與社會餐飲不同,團餐對食品安全要求甚高,一旦出現這類事故對團餐企業是致命打擊。這就倒逼外賣平台增強入駐商户的資質審核,嚴把食品安全關。

再者,團餐具有自身特殊性。比如,就餐時間集中、短暫,價格水平較低等。特別是像學校這種封閉的場所,經營還要以政府政策為主,容不得一點馬虎。外賣平台上,如何對團餐商户實現監督管理,來達到政策要求呢?

此外,還有團餐人士分析,團餐信息化進展慢、企業缺乏專業人才等,導致團餐企業推動“食堂外賣”難上加難。實際操作中,還會面臨來自檔口商户的阻力。以社餐為例,商户上線外賣平台後,平台還要抽取一定佣金。按照這種形式,估計食堂商户也會牴觸。

想運營團餐,少不了強大的供應鏈做支撐。而擅長運營的電商平台,在這一塊也有着短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18 字。

轉載請註明: 外賣平台強勢入局,高校團餐成競爭新高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