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買,全球賣。11月11日,第12個“雙11”如約而至。
25萬個品牌、500萬商家參與其中,超2600個海外品牌首次亮相,超過38萬貧困縣賣家“上線”拓寬銷路,還有400萬個包裹將通過中歐班列送達歐洲……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就像一塊“超級蛋糕”,吸引着萬千品牌、全球好物。
這場疫情期間全球最大的消費節,不僅是賣家大促、買家“剁手”的消費狂歡,更是在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下觀察中國經濟活力與內需動力的一扇重要窗口。
全球25萬個品牌、500萬商家參與天貓電商平台,10分鐘直播引導成交量超去年全天
“熬了個大夜,搶了三瓶半價‘神仙水’(護膚品)、泡麪還有洗衣液。”這幾天,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孟女士在不同的電商直播間來回切換,只為“不錯過任何一個划算好物”;零點一到,她迅速選中提前加進購物車的預售商品,點擊付款。儘管如此,她還是沒能搶到一款熱銷的洗面奶。
和孟女士一樣蹲守直播間的還有全國億萬網友。天貓電商平台數據顯示,第一波開場預售10分鐘後,直播引導的成交量超過去年“雙11”全天,增長達4倍;在美妝領域,有12個單品直播僅1小時的成交額就分別破億元。知名主播李佳琦和薇婭的直播間累計觀看人數分別達1.62億和1.49億人次,比去年多出1億;二者銷售額均超30億,累計相加近78億,是2009年首屆“雙11”銷售額的150多倍。
成交量再創新高背後,是百萬商家有備而來、摩拳擦掌。以天貓電商平台為例,今年“雙11”規模更大,25萬個品牌、500萬商家參與其中。
值得關注的是,“直播帶貨”似乎是商家們不約而同的選擇,成為“雙11”最亮眼的特色。
根據商務部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直播電商超1000萬場,活躍主播數超40萬,觀看人次超500億,上架商品數超2000萬。有專家預計,今年直播電商整體規模將達10500億元,這一迅猛發展的新經濟業態將進入萬億時代。
“‘雙11’不僅是簡單的線上消費,也是中國經濟內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財經大學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鍾鴻鈞認為,一筆線上訂單背後,是線下的工廠、商家、快遞小哥和後台支持人員的參與,在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的同時,又帶來了新的消費需求,構成經濟內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
2.5萬海外商家、超2600個海外新品牌首次亮相“雙11”
在家想喝高品質咖啡?試試德國咖啡機;冬天到了皮膚乾燥?日本護膚品用起來……購物車裏,商品與服務“比翼”,國內國際品牌“齊飛”,已是不少人的消費常態。
11月5日,在新疆阿拉山口,一輛搭載着20萬件歐洲消費者“雙11”期間網購包裹的中歐專列即將啓程。車上既有3C數碼產品,也有健身器材和日用百貨,將在10天左右送達歐洲,再分別送達各個國家、各家各户。預計今年“雙11”將有超過400萬個包裹通過鐵路的方式送達歐洲。
中國跨境電商已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中國市場與國際市場加速融合,中國經濟的復甦和市場的巨大潛力,讓外商看到了更多機遇。
為迎接“雙11”,不少海外商家提前開始忙碌。10月底,在迪拜一個駱駝牧場裏,一則橫幅上寫着幾個中文大字:“發家致富靠勤勞,加油產奶去中國。”
這家牧場名叫Camelicious,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現代化駱駝養殖場。為了參戰中國“雙11”,牧場的駱駝們“加班加點”,已備奶超過160萬升。“雙11”預售開啓以來,Camelicious海外旗艦店銷量爆發,比“618”促銷期間增長200%。
據統計,今年至少有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5萬海外商家參與天貓“雙11”活動,還有超過2600個海外新品牌屬首次亮相。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所首席研究員張茉楠指出,在打通國內市場的政策堵點和激發市場活力和潛力的大背景下,跨境電商是一個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載體。
超過38萬商家來自貧困縣,第一波售賣期銷售額同比增長76%
“雙11”這場內需盛宴,農村電商也不缺席。據商務部統計,目前中國農村網民數量突破2.5億,農村電商突破1300萬家。電商正成為創新農產品交易方式、增加農民收入、助力精準脱貧的重要抓手。
500萬參加今年天貓“雙11”活動的商家裏,有超過38萬商家來自貧困縣。在“雙11”第一波售賣期,平台農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76%,農產品總件數同比增長32%。其中,“脱貧攻堅愛心助農”專區的農產品被重點推薦,該專區銷售尚未脱貧摘帽的52個貧困縣的農產品,包括甘肅禮縣的蘋果,貴州赫章的洋葱等。
而在京東電商平台,11月1日到6日的農產品成交額同比增長了83%,多地農特產線上熱銷,為更多農民拓寬線上致富路。
“線上生意”打開外貿企業新出路
浙江義烏澤熙日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銷售塑料和五金日用品。年初受疫情影響,公司出口業務損失了1000萬元訂單。隨後,公司決定轉向國內市場,而此次“雙11”活動被看作公司的“歷史性時刻”。
受疫情影響,不少外貿企業通過出口轉內銷擴大企業經營增量,尋求發展新機。據瞭解,像澤熙日用這樣首次參加“雙11”活動的外貿工廠,今年約有30萬家。
“新寶”對多數人而言可能是個陌生的名字,但它生產的“摩飛”品牌小家電卻憑着高顏值、實用性等特點,成為廣受喜愛的“網紅”產品。做了幾十年代工供應商後,新寶電器公司逐步轉型,走向國內市場。
“3年以前,我們只有5%的生意在國內,95%還是在出口。而今年這個比例是3∶7,國內市場的快速增長成為企業發展的最主要動力。”新寶電器總裁曾展暉説。
對於希望“出口轉內銷”的加工製造企業而言,要將大規模、高品質的加工產能與總量龐大但分佈零散的國內消費市場對接,離不開“中間商”。
天貓、京東等電商平台作為“中間商”,為代工企業開拓國內市場,並向品牌綜合運營商轉型提供了渠道和機遇,使它們有機會參與中國市場的小家電競爭。
12小時產品從無到有,大規模個性化私人定製推動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
從一張童裝設計圖變成實體產品,最快要多久?
“雙11”大促前夕,地處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裏鎮的織裏棒球服飾有限公司的生產基地燈火通明,長達六七米的操作枱上,布料剛鋪平,工人甩出捲尺,迅速測量、登記,再“送”進紡織機器的“嘴裏”。另一邊,30餘架裁衣機器飛速運轉。廠房外,快遞包裹堆得很高,快遞小哥開來大車,迅速裝運……
因為不愁貨源,公司前期主要做網絡直營銷售,並沒有建立自營工廠。近年來,棒球服飾銷量成績斐然,全年累計發單達到400萬件,年銷售額達4億元。
喜人的銷售業績,堅定了企業提高產能、完善產業鏈的決心。今年,棒球服飾“進軍”製造業,成立自營工廠,自主掌握生產節奏,對接客户個性化定製需求。前不久,企業銷售部門監測到,一款童裝的訂單在短時間內猛增,銷售部立刻將信息轉給生產基地,生產基地隨即趕製該款服裝。從布料織染、設計打版,到生產製作、質檢,再到打包分發,產品批量供應的時長精確至12小時。
對商家來説,每至“雙11”大促節點,都是對製造、流通、營銷等環節的集中考驗;企業必須進入數字化轉型的快車道,實現供應鏈轉型升級,才能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從激烈競爭中脱穎而出。
以前客户提前2個月下單,平均1000件起訂、15天交付,如今100件起訂、7天交貨……一家位於杭州的服裝工廠利用智能化調度排產系統,實現從“以產定銷”到“以銷定產”的轉型;根據用户需求定製洗碗機、清潔機器人,一些家電企業完成了從“我生產什麼你買什麼”到“你要什麼我生產什麼”的轉變。
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定製生產領域進行探索,彰顯着電商對傳統制造業的積極影響。如果説加入電商直播更多是營銷手段之變,那產業鏈的健全完善、供給側的數字變革,為消費提質升級打下了實實在在的根基。
消費潛力和內需動力加速釋放,激發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的情況下,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9.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4個百分點,實現逆勢增長。
以“雙11”為代表的新型消費一手攪動存量,一手激活增量。令人振奮的不只有消費時點的交易額,還有背後新業態新模式的成長更迭。
作為一家電商平台的全新品類,網課成為今年“雙11”的“爆款”。開售僅10分鐘,就有超過10萬名消費者購買。其中,僅會計類課程品類,1小時內就銷售超過3萬套。
疫情期間,遠程辦公、在線教育、智能施工、無人配送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湧現,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核心的“三新”經濟蓬勃發展,成為拉動消費、促進經濟雙循環的新引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部副部長卓賢接受採訪時表示,“線上辦公助力復工復產、線上教育實現‘停課不停學’、電商直播激發消費活力,新業態、新模式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
“‘雙11’是‘十一’黃金週之後最大的消費‘旺季’。第三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已經轉正,加長版‘雙11’有望促進消費潛力加速釋放,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模式也將進一步助力新型消費提質擴容。”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説。
每秒訂單處理數創世界紀錄,技術創新打造堅實底座,數字經濟迎來更大發展空間
這是世界級的流量洪峯。
2018年“雙11”,每秒處理48萬筆訂單;2019年,每秒處理54.4萬筆訂單,創下世界紀錄,是最大信用卡組織VISA交易峯值的8倍;2020年,這一數字將是多少?拭目以待。
前端用户能隨心所欲“買買買”,離不開後端技術的支撐。消費時點千億量級的流量背後,是高度複雜且協調的操作系統,是支付、物流等多產業融合發展所形成的支撐體系。
在國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張新紅看來,“雙11”數據已經成為考驗一個地區、平台、企業數字技術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尺。“一分鐘之內就能完成數十萬筆交易,一天實現3000多億元交易額,背後需要很強的計算能力、通訊能力、連接能力、支付結算能力,對廠家和商家之間的協同能力是一個考驗,大量的包裹要在幾天內送到全國甚至世界各地,也需要極強的現代物流能力。”
“凌晨下的單,早上就收到了,這快遞是坐火箭來的嗎?”福建福州的官女士對今年的快遞速度驚訝不已。
11月1日0點,官女士“清空”了自己的購物車。她已經做好了物流“爆倉”、快遞延遲的準備,但11月2日中午,官女士就陸續收到了數個快遞。
這“如絲般順滑”的收貨體驗,並不是因為快遞數量的減少,而是得益於智能分揀機器、大數據AI調度等科技的運用,使快遞分揀效率大大提升。
據國家郵政局初步預計,11月1日至16日,全行業處理的郵(快)件業務量將達57.8億件,同比增長47%左右。其中,“雙11”期間業務量將達29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28%左右,日均業務量達4.9億件,約是日常業務量的2倍。
“全網收寄量、處理量、投遞量及幹線運輸量可視化展示,中國郵政指揮調度中心通過大數據分析把控全國網運,緊急情況及時處理,各環節資源優化調節,確保高峯期郵件不堵車、不卡殼。”中國郵政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保障高峯業務期間物流服務,中國郵政同時依託北斗、GPS、基站等定位技術,集中調度人、貨、車、場。此外,收寄一體機、矩陣分揀等智能化設備的投入,實現快遞的高效精準分揀。無人機、無人車、智能快遞櫃等設備應用,也為快遞包裹簽收持續加速。
“中國成功控制新冠疫情,推動經濟復甦。在此背景下,今年的‘雙11’活動將會提前開始,此舉或將帶來銷售額大幅增長。”在“雙11”活動正式開始之前,英國路透社就作出預測。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大海之大,源自潛力巨大、韌性之強。在當前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以“雙11”為代表的網購消費和數字經濟將創造出大量就業機會和消費需求,是中國經濟雙循環尤其是內循環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經濟疫後重啓、回暖、全面加速的重要見證。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