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爆發後,澳大利亞一直跟隨美國對華抹黑,除了給美國提供假證據外,還叫囂要對病毒源頭做“獨立調查”,此後被我國停止部分產品進口後,又“悲情”地表示即便經濟受損,也要堅持調查。在這個過程中,澳大利亞還不斷給自己“加戲”,全然忘了“跟班”身份,最後把自己弄到了“反華”前台。眼見澳大利亞對華多番挑釁,經濟開始受到較大影響後,多家澳媒也終於忍不住開始集體向莫里森政府喊話:停止對華煽風點火!
上個月,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表示,澳洲政府部門遭到黑客大規模網絡攻擊,而背後的操縱者很可能是“國家主體”,但是他沒有指明究竟是哪個國家。隨後,澳媒開始散佈我國情報機構是攻擊發起者的小道消息,甚至連澳大利亞一些官員,也將此次網絡攻擊與我國聯繫在一起。
在我國強硬反擊後,澳政府調查發現,這次網絡攻擊鬧劇的背後,澳大利亞戰略研究所才是背後煽動者。澳媒揭秘稱,該所實際就是一個“反華”組織,成年累月專門渲染我國威脅,其背後最大“金主”是澳國防部——每年有400萬澳元的“核心資助”,此外美英等國政府以及一些大型軍火商,也是其重要經費來源。
7月1日,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公佈了該國《2020新版國防戰略》,宣佈澳大利亞將在未來10年投入2700億澳元(約1860億美元)國防預算,佔澳GDP的2%。在這份預算書中,澳大利亞將發展海陸空遠程打擊能力,採購隱形戰機,大型水面戰艦和常規潛艇等先進裝備。
之後,澳大利亞此舉被西方媒體解讀為——意在對抗中國。
對此有專家表示,中澳兩國相隔數千公里,也沒有領土、領海糾紛,我國沒有主動挑戰和遏制澳大利亞的意願,但如果澳大利亞主動挑戰我國,也沒什麼可怕。例如,即便他買回F-35戰機,如果從澳本土起飛,恐怕要經過兩次空中加油才可能進入南海縱深,這種行動可操作性比較低。
澳國戰略專家托馬斯則説得更為直白,澳大利亞體量遠小於我國,是不可能和我國同台競技的。要記住,風投往往是死後才會有收益的。澳專家更是估計,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我國研發支出今後將達到美國、加拿大、英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總和,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美國大力打壓我國科技的原因之一。未來,澳大利亞乃至美國都不會有超過我國的科技優勢。
而澳大利亞對我國的無理挑釁,不僅讓出口貿易大受影響,也讓該國教育和旅遊業面臨風險。
澳媒認為,澳大利亞所謂的“戰略”,充其量只是美國政策的一個代理人。真正要做的是接觸我國,而不是遏制,首要原則就是停止煽風點火。疫情讓全球各國經濟都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疫情後,兩國都將繼續共存,澳大利亞人最好習慣這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