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光大非遺好物
非物質文化遺產凝結着中華民族在生產生活中積累的智慧和傳統。非遺物化的產品可看、可用、可吃、可穿,能滿足人們多元的消費需求。人們通過非遺好物可感受非遺之美,享受文化滋養。在此過程中,非遺傳人和技藝也得到了展示傳播和傳承發展。
非遺購物節助消費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後,在文化和旅遊部、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共同支持下,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拼多多、美團等多家電商平台聯合舉辦“非遺購物節”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近6500家店鋪參加“非遺購物節”,非遺產品種類8萬多種,涉及各級非遺項目約4500項。
在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舉辦的“非遺伴您‘逛京城,遊京郊’暨京城非遺老字號購物節”中,各區推出了“非遺 旅遊”線路,比如沿着中軸線,人們可徜徉街巷衚衕,在老城尋蹤非遺商家門店,集蓋同款特色印章還可享受商家折扣等。非遺資源與旅遊的深度融合,將充分發揮非遺與旅遊相互促進的作用。從4月起,北京市文旅局已聯合京東等電商平台,組織非遺老字號開展復工復產促消費活動,截至5月底,非遺老字號在京東平台訂單成交總額達4300餘萬元。
在江西非遺購物節的直播活動中,萍鄉春鑼、豫章繡、餘江木雕、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等非遺傳承人推介非遺好物,上線店鋪242家,上線銷售的非遺產品達700餘種。海南省圍繞“黎錦”“瓊劇”“傳統體育”“傳統醫藥”“餐飲類”五大非遺項目進行多種展示,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傳統時尚相融、文化旅遊結合的方式,打造“非遺文化 電商 旅遊”的新型消費鏈條,煥發海南非遺的新活力。
“非遺購物節”為非遺好物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架起一座互惠的橋樑,一邊是消費者,一邊是非遺傳人和非遺好物,既滿足了消費者追求高品質文化旅遊產品的需求,又活化了非遺的傳承。
網絡助力傳承創新
你聽過金繕修復、銀花絲嗎?這些非遺瑰寶正在被一些“90後”的年輕人用一腔熱愛傳承下來。
記者在淘寶搜索“非遺”或“非遺購物節”,數萬款非遺匠人的店鋪好物就呈現出來。年輕的非遺匠人正在利用網絡平台快速成長。“90後”安徽農村小夥刁寬,從小右手殘疾,當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學竹編時,他憑着熱愛咬牙堅持下來。如今,他開起了淘寶店,店鋪運營、修圖、發貨、產品製作全靠他一人,每月收入過萬。刁寬説:“跟以前打零工相比,現在生活富足了,我很滿足。”
成都姑娘曉璐是個“非遺二代”,媽媽是國家級銀花絲製作技藝傳承人。把筷子粗的銀條拉成頭髮絲一樣的銀絲需要100多道工序,再將銀絲製作成首飾、畫和工藝品……這門瀕臨失傳的技藝,在淘寶深受年輕人喜愛,這讓曉璐更堅定自己的選擇:“只要有市場,非遺技藝就不會失傳。”
去年,上億的用户在淘寶天貓購買非遺商品,僅淘寶活躍的手工藝非遺店鋪就超過2.5萬家,年成交規模近30億。淘寶直播成了非遺商家快速增長的新方式,一年直播場次超過200萬場。在非遺消費者中,有2/3是“80後”和“90後”,京劇、越劇、茶藝、雕刻等相關的非遺好物,都是他們的心頭好。
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趙穎説,創新是最好的傳承,阿里巴巴用平台化和數字化的方式為非遺保護、非遺產品創意研發與消費插上了創新的翅膀。未來阿里巴巴將通過推薦非遺好店、探索非遺跨店等活動,把更多的非遺手藝人和非遺好物推薦給消費者。
非遺好物助力脱貧
在貴州非遺購物節上,全省102個非遺工坊及傳承人都參與其中,53個扶貧工坊及傳承人開設獨立線上商鋪,全省24個貧困縣全部參與活動。貴州將打造“非遺文創扶貧產品(含特色產品、美食、旅遊休閒商品等)集聚發展平台”,拓展電商、網絡直播帶貨等項目,助力脱貧。
在文旅融合不斷深化、非遺得到保護傳承的背景下,讓非遺好物與廣闊的市場密切對接,已逐漸成為地方助力精準扶貧的重要動力。非遺扶貧可增加手藝人的榮譽感、成就感,能激發傳承的內生動力,在脱貧攻堅中還發揮着“扶智”的作用。
文化和旅遊部大力推進文化扶貧,振興貧困地區傳統工藝。2018年確定了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等10個第一批“非遺 扶貧”重點支持地區,並在全國支持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目前,非遺工坊已建立2000餘所,帶動項目2200多個,培訓近18萬人,帶動近50萬人就業,帶動了20多萬貧困户的脱貧。
華僑城集團入駐海南省三亞市中廖村以來,通過深度挖掘和提升當地的黎族文化,植入特色民宿、文化體驗、演藝互動、美食及文創產品、研學旅遊等多元業態,讓黎族文化煥發出新的風采。中廖村廢棄的黎家民居被改造成充滿書香氣息的村上書屋、黎家歌舞表演在黎家小院、中和湖上演、非遺學堂展示極具海南黎族特色黎陶製作工藝……當地黎族村民過上了全新的生活,村民在自家門口吃上了“旅遊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