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聯網能否成為生鮮市場的終結者?

生鮮市場被稱為“互聯網未能攻克的最後堡壘”,有“創業者墳墓”之稱。但生鮮市場特有的高頻剛需衍生的龐大流量,像金礦一樣,吸引者一批又一批的創業者前仆後繼。同樣,不甘心的還有大量投資機構,他們若錯失“生鮮幼角獸”將成為職業生涯不可承受之痛!

回顧生鮮市場數千年發展歷程,可概括為四個形態:農貿市場(農耕時代)——生鮮超市(工業時代)——跑腿送菜(互聯網時代)——自售生鮮(物聯網時代)。

生鮮之難,難在保鮮。生鮮企業的運營成本主要有三項:房租、人工和損耗。其中損耗是生鮮行業特有的成本,導致生鮮產品不能像其他食品那樣儲存、流通,從而造成“買菜難、吃菜貴”的民生痛點。30年來,全國各級政府都很重視菜籃子工程,但無一成功,既便萬能的互聯網,也無可奈何,其原因就在於:同時砍掉這三項成本,僅靠傳統技術與手段幾乎不可能。比如,互聯網賣菜,它解決了訂單問題,卻未解決人工成本;社區拼團賣菜,可以避開房租,但它未解決團長、獲客、快遞、寄存等問題;社區連鎖店賣菜,實際上又回到了實體店狀態,呆蘿蔔的倒閉已經證明此路不通。

究竟有沒有一種模式可以同時消除“房租、人工、損耗”三項成本呢?若不能提升市場競爭力,那麼實體生鮮店就無法被拍到沙灘上。

創業者自然想到了無人零售。無人售貨機原本定位於百貨快消品,但因快消品在中國不存在痛點,2016年“新零售”風口一過,便偃旗息鼓了。

無人售貨機增加保鮮功能,是否就可以銷售生鮮呢?理論上講,是可行的,但問題在於“保鮮”如何做?保鮮技術有很多種,常見的就有冷藏、冷凍、真空、臭氧、氮氣、二氧化碳等,但這些技術大多不適用於櫃機場景,稍微能用的可能就是低温冷藏技術。

那麼下一個問題又出現了,傳統的冷藏技術能滿足生鮮展銷的需要嗎?包括家電巨頭在內,很多冰櫃生產企業都在新零售的風口之下,推出了新產品——社區生鮮售賣櫃。在冷櫃的基礎上,裝配傳感器與電子鎖,藉以實現社區居民自助購買。

2019年,多個品牌的社區生鮮櫃推出,但市場反應平平。進入2020年,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令生鮮櫃瞬間成為全國“宅民”關注的焦點。社區買菜,掃碼開櫃,自選商品,關門扣費,讓很多消費者心生好奇:怎麼稱量?怎麼付款?一時間吸引了無數豔羨的目光。

其實,生鮮售賣櫃與無人售貨機並無兩樣,唯一區別是在貨架下面,加裝了一個傳感器,採用感應稱重方式實現實時計量,至於扣費方式,更是簡單,事先讓消費者開通小額免密支付,就能實現“後付費”。

廚聯網能否成為生鮮市場的終結者?

社區生鮮售賣機一般由4-6節生鮮櫃組成,可同時售賣80-100個品種,基本能滿足老百姓的高頻剛需。新鮮,便宜,無需預訂,隨到隨取,其成本優勢與用户體驗,顯然已經遠遠超過了互聯網賣菜,截和[hu]送菜騎手。

社區生鮮櫃在全國的快速普及,搶走了很多傳統生鮮市場,照此發展下去,不出二年,全國就有可能成為生鮮櫃的天下。但令人奇怪的是,目前很多投資機構,仍然抱着“看不上、看不懂、不想看”的心態,處於麻木之中。筆者在此提醒,物聯網時代真的來了,互聯網思維並不是萬能的。錯過物聯網生鮮賽道,將羞稱天使。

現在我們要關注的問題是:每個生鮮櫃的硬件配置與運營模式各不相同,誰將成為社區智能生鮮塞道的領跑者?

筆者,收集了全國銷量與性能排名靠前的三款生鮮櫃,為避免糾紛,現分別以地名錶示,選擇秦皇島、廣州、北京三個廠家進行對比。

廚聯網能否成為生鮮市場的終結者?

硬件的常規指標主要包括櫃體保温材料、電子門鎖、計量方式。由於圖片識別技術仍不成熟,目前大多采用重力感應稱重,製冷主要採用壓縮機(但製冷方式略有不同)。

除冷藏之外,北京廠家附加了一項黑科技——水分子保鮮技術,這項技術利用電磁波震動將食材固有水分驅動到莖葉部位,維護果蔬不失水,甚至繼續光合作用,達到“無土活三天”的效果。據説該技術已應用在核潛艇廚房,效果極好,但成本增加不少,行業的爭議在於究竟要不要在低温冷藏之外,增加昂貴的特殊保鮮技術?

冷藏派認為:社區生鮮週轉很快,冷藏功能足以應對當日庫存的保鮮問題,若當天出現剩餘可以低價轉賣食堂或小餐館,通過日清日新,維持運營。

保鮮派認為:展銷商品不像網購商品那樣一一對應,只要是展銷一定會有30%左右的剩餘,既便植入時髦的大數據技術,也只能減少剩餘,但絕對不可能消滅剩餘。既然存在剩餘,就面臨着損耗,那麼25%的損耗就能完全吞噬掉25%的毛利,盈利將成為不可能。

疫情期間,生鮮市場受到極大關注,社區生鮮櫃銷量激增,半年時間的實踐,終於為這場爭論提供了可靠數據。大量數據證實:展銷供需不匹配問題始終存在,尾貨轉移不掉成本,毛利無法完全覆蓋損耗。

冷藏版的生鮮櫃平均存活率不到3個月,超過6個月的微乎其微,由於業主多為下崗職工與個體户,沒有燒錢能力而大多關閉。由此可見,冷藏櫃並沒有解決社區生鮮最後100米的問題。

事後諸葛亮是這樣分析的:冷藏櫃已經發明100年了,在家電行業最發達的日本是無人售貨機最普及的國家,但唯獨沒有生鮮售賣機,假如冷藏技術能解決生鮮銷售問題,20年前就應該解決,根本不可能輪到中國鄉鎮企業家來實現。想想也是,並不是加個二維碼,就叫創新。

真正的創新者,應該是北京的桃丘科技。

北京桃丘科技有限公司是物聯網社區生鮮行業的開創者、領導者,該公司生產的桃丘美廚是全球第一款全自動社區生售賣機,它首創水分子保鮮與抑菌技術,將食材保鮮期延長4倍,將生鮮損耗降至2%。

為了減少人工成本,桃丘科技創建了生鮮供應平台——廚聯網,消費移動端——採驛APP,每一台桃丘美廚均運營在廚聯網之上,櫃機能自動依據庫存進行下單補貨,第三方供貨商按照“集採統配”方式,為同城網點進行補貨;送貨員入櫃關門後,櫃機自動完成報價、驗貨、付款、分潤等系列工作,無須業主現場值守,便可全自動運營。

桃丘美廚的全程全自動,區別於僅限零售環節的半自動,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無人生鮮售賣機。“全自動”的意義不僅在於節省了人工成本,提升了收益,而在於它將一個需要人工打理的小生意,轉化成為一款投資工具,豁然打開了生鮮櫃機的市場空間。

只需投資10萬元,就可以擁有一份每月高達七八千元的睡後收入。這在當下二三線城市,幾乎相當於兩三套房子產生的租金收入。桃丘美廚持續穩定的盈利能力,為全國市場的普及打下了堅實基礎,讓投資人再次看到了終結傳統生鮮市場的希望。

廚聯網能否成為生鮮市場的終結者?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推動行業變革的源動力。早在桃丘創立之初,願景創投就投下了第一筆資金,2019年,晨輝資本領投了天使輪。2020年的桃丘科技,在全國十多個城市佈設了幾十個桃丘美廚營業網點,並通過投標方式獲得山東濱州、東營、德州、湖北黃石等多地政府的智慧社區菜籃子工程運營權,在手櫃機訂單高達1萬台。桃丘科技在疫情肆虐的形勢下,為上萬户家庭提供非接觸式買菜服務,甚至在抖音上,成為萬眾矚目的新一代網紅產品。

廚聯網不僅是一個生鮮交易平台,同時還是一個物聯網管理平台,遍佈全國各地的桃丘美廚運營在廚聯網之上,類似淘寶店主,而承擔“同城配送”職責的田兔供應鏈則類似於生產商,源源不斷地為零售端提供貨源。採驛APP則是為消費端提供掃碼支付的專用工具。

桃丘科技創始人張東坡,是一位連續創業者,當然知道生鮮市場是個難啃的硬骨頭,但他“劃整為零、模塊管理、兩頭放開”的戰術,無疑是想在一個重資產行業,打造一個輕資產公司,他清晰地將桃丘科技定位於社區智能生鮮行業的信息服務商,而非人們想象的櫃機制造商或生鮮零售商,這或許是桃丘科技終結生鮮市場的殺手鐧!

隨着物聯網時代的到來,社區生鮮智能售賣機或將迎來風口,雪片般的集團訂單已令廚聯網滿負荷運轉,若需全國覆蓋,廚聯網也許還要藉助資本的力量,才可能成為新賽道的獨角獸。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87 字。

轉載請註明: 廚聯網能否成為生鮮市場的終結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