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樊登讀書佔領下沉市場的財富密碼:反人性,反碎片化,到線下去

拆解樊登讀書佔領下沉市場的財富密碼:反人性,反碎片化,到線下去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如果是一家不知名的出版社,聽説樊登讀書團隊會選擇他們的書要講,那一定會特別高興,甚至是專門開一個慶功會。

這是樊登讀書團隊告訴鈦媒體當前出版行業的一個現象。據其披露,通過分佈在全國的近3000家合作伙伴,累計影響了超過4500萬的用户。在樊登讀書APP上,講書產品的累計播放量已經超過15億次。

長跑8年,樊登讀書計劃在“樊登”之外,在公司戰略上進行一次調整。不久前,他們宣佈即將開展三項新業務:非凡精讀館、新父母大學和企讀。

  • 非凡精讀館:邀請社會各領域專家、學者、名家等共同打造有深度、有温度的書籍精讀服務。
  • 新父母大學:關注親子教育,第一季推出五大通識必修課,幫助家長解決親子關係和能力培養方面棘手的問題。
  • 企讀:針對B端企業市場,定位於企業內部的讀書產品,藉助樊登讀書的C端用户實現從C端到B端的反向躍升。
打開好奇心比追求爽感更重要

目前,樊登讀書大約七八成以上的收入,來自會員的付費服務。此外,是電商和企業服務相關產品。

與市面上多數內容付費產品不同的是,樊登讀書的大部分付費用户來自三四線城市。

除了是因為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逐步成熟,產品以音頻的方式交付成為了可能,以及小額線上支付變得越來越普及之外,樊登讀書總裁吳江總結出來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反傳統互聯網的思路運營。

作為一款產品,樊登讀書在發展初期,幾乎看不到大量的數據上的增長,直到5年後,才出現了指數級的爆發式增長。吳江認為,讀書類或者文化類產品,增長曲線應該遵守的規律是“冪次法則”——只有前期積累得足夠多,後續才有增長的可能。

如果在成立樊登讀書之初,看不到足夠亮眼的數據,就立馬砍掉,那麼,就永遠不可能有今天。一切都需要一定的時間累積和薰陶,無論是之於講書的老師,還是產品的打磨,以及公司團隊本身的構建。

因此,比起追求單一的流量,樊登讀書更在意的是產品的完播率。同時,他們還會關注完播之後,用户是否會主動轉發,而轉發之後,後續的用户是否能夠轉化為付費用户。這些都是團隊最為看重的轉化和評價指標,也是其是長期需要堅持的事情。

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與眾多定位於個性化產品,一味追逐和推送用户喜好不同的是,樊登讀書是反其道而行之。

比如説,在樊登講書的內容品類中,團隊發現,每次最受讀者歡迎的是親子類的書,但凡有關親子類的書籍講解內容上線,用户的活躍度和拉新率都得到明顯的提升,這些數據,也是大多數互聯網公司最看重的指標。

但是,樊登讀書團隊還是決定,只會一個月甚至幾個月才上一本親子類的書籍。他們認為,如果總是推送同一主題的內容給用户,剛開始他們或許會覺得很受用,但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對同質化的內容感到疲倦。反而,推薦一些不同品類的書籍,會給他們一種,打開了新世界大門的感覺,進而認為付費是值得的。

樊登讀書選品的方式,一半看數據,一半看編輯的經驗。現實是團隊確實沒有達到足夠的技術能力,積累的數據還不夠多。此外,假如真的要去做算法推薦,他們反而想試試做“猜你不喜歡”這種,想要讓用户去試一些之前沒試過的東西。

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認為,他出現的作用,是幫助大家打開好奇心的缺口,他希望給讀者埋下一顆興趣的種子。比如説,最近他錄了一期數學類的書籍《微積分的力量》,他稱,講這本書的目的,並不是要讓聽眾去學習數學課程,這是屬於培訓班的業務,他們要做的是去啓發聽眾,用另外一種視角看待數學這件事。

從“人找書”到“書找人”,未來為書買“演出票”

按照樊登讀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郭俊傑的理解,樊登讀書的模式之所以能夠跑通,實現的是是一個從“人找書”,到“書找人”的過程。

他告訴鈦媒體,以往,大家求知的邏輯是,我知道我在哪方面不知道,而且我想着知道,所以我要去學習,而現在大多數面臨一個情況是——我不知道要讀什麼,我沒時間讀,我讀了也不懂。

在吳江看來,樊登讀書最大的特點是,輕鬆、友善和有啓發。它能讓三四線的下沉市場的用户能夠聽得明白。

“我們在抖音和快手上不經意就紅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內容特別輕鬆、淺顯,但是道理又對。第二是,在下沉市場,缺少能夠競爭的產品能夠講得這麼接地氣。所以,雖然一開始我們沒有做去下沉市場的頂層規劃,但也在下沉的得到了更大的空間。”吳江對鈦媒體説。

可以説,這背後也是基於他們對於多數用户心理的洞察:很多人內心都有一種憧憬,一些經典的書籍,還是想讀一下的,但是很可能讀不懂。

而很多資深閲讀愛好者知識分子,卻看不懂樊登讀書的模式——我自己能夠閲讀一手的書籍,為什麼還要去聽別人咀嚼過的二手內容?

樊登本人不這樣看。他認為,他的領讀是有價值的,“我們賣的是什麼,我們的核心價值就是解讀這本書的人的理解度。因為你的理解率,是建立在對周邊大量書籍的閲讀之上。”

在互聯網碎片化消費的年代,樊登讀書團隊不認為內容創作也必須絕地對碎片化。

最初,很多人反對樊登做50分鐘的內容分享,認為互聯網消費內容7分鐘是最佳時長,但是樊登堅持認為,這麼短的時間,根本無法講清楚一本書,事實證明,還是有很多人願意花上1小時左右的時間來聽樊登講書。

“他需要使點勁,需要努點力,甚至還要記點筆記,他才能夠認真的對待這365塊錢。否則的話,就把我們當成一個娛樂,那我們肯定沒有短視頻產品更娛樂化。”樊登説。

此外,打造線下的“書友會”,也是符合大多數讀書人的一種方式。團隊認為這是維繫讀書這件事情儀式感的表現。雖然線下活動不會賺錢,甚至可能賠錢,但還是有很多粉絲,甚至是遠在外地的粉絲專門前往參與,就像追星看演唱會一樣。

書友會的活動,樊登讀書團隊的對其未來的憧憬是,希望它變成脱口秀一樣,成為一個文化消費品,就像時下年輕人約會是選擇看電影、聽脱口秀等,他們也希望大家可以去買一張票,來到樊登讀書來玩。

“我們可以為一個包付錢,為特斯拉付錢,我們為什麼不能夠為知識付錢?”樊登認為,知識付費的未來,是會承擔起整個社會的繼續教育的工作,就像是很久以前夜校。

同樣地,郭俊傑稱,讀書這件事一直被限定在了一個比較窄的範圍,人們總是用知識消費、知識付費和知識服務等概念圈定,但實際上這是一個泛教育的過程,應該屬於終身教育的範疇。(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李程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02 字。

轉載請註明: 拆解樊登讀書佔領下沉市場的財富密碼:反人性,反碎片化,到線下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