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澎湃新聞報道,國內天文學教育正在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各個高校陸續建立天文學專業,高考報考中傳統冷門的天文學專業似乎將迎來走熱的機會。從相關數據來看:“從1999年至2020年,國內平均每年增加一所高校成立天文系,全國天文專業本科招生數從1994年的28人增長到了2018年的208人。”這反映了兩個情況:天文學招生人數確實在不斷增加,但與此同時,在校生整體規模一直不大,是外人眼中存在感不強的冷門學科。
只是相比過去,公眾對天文學的興趣愈發濃厚,與其説“天文專業升温”,不如説“天文話題升温”。尤其是近年隨着一些國內科幻小説與國產科幻電影的走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仰望星空”,甚至未成年人在師長的影響下,對“星辰大海”充滿興趣者也不在少數。整體來看,國人的天文學素養與興趣在不斷提升,這也為天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更充足的羣眾基礎。
但是,我們也得看到,天文學畢竟是一個門檻較高的小眾專業,公眾感興趣的大多是科普層面的天文話題,需要精密計算、深入探究的天文學研究,其實只是少數科學家與學子在從事的領域。我們不能將公眾的天文興趣,與天文專業的報考與發展這兩個問題混為一談。
此前,一些同樣冷門的專業也一度引起輿論的熱議,比如“高考狀元報考古學”“古生物專業的畢業照只有一個人”,等等。但是,在輿論場的喧譁聲之外,又有多少人真的有興趣和熱情去探索這些艱深的冷門學科呢?在這背後,除了學習難度之外,確實存在一些人對冷門專業就業風險的擔憂:找不到好工作,或者説沒法找到收入高的工作。
那麼,天文學專業的就業情況如何呢?全國高校中歷史最悠久、培養人才最多的天文學專業院系——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的就業數據,或許可供人們參考。據《2021年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就業質量報告》顯示:該學院的本科畢業生境內外升學深造佔比超七成,畢業研究生簽約就業佔比超六成,選擇升學深造的約一半左右。至於就業的畢業生,多選擇事業單位,其中不乏科研與教育機構。由此可見,畢業生們大多還是秉持了自己的專業特色,發揮了專業優勢,在升學和就業越來越“卷”的當下,去向整體上還是不錯的。
這也再次説明,冷門專業未必就難就業,有些需要專業特別對口的所謂“冷門崗位”,反而更需要這類專業門檻高、研究能力要求高的畢業生,天文學也好,考古學、古生物研究等專業也罷,一直保持着自己較為專深的學科特色,也能保障多數學子的就業。
從上述情況來看,公眾對於天文學這類冷門學科確實存在某些“誤讀”,或者低估了其學習的難度,或者乾脆不瞭解其就業情況,僅憑“主觀印象”就給出不靠譜的結論。事實上,我們不必糾結於冷門學科是否“升温”或者“降温”,哪怕全國就幾百人在學習和研究這個學科,教育部門也得呵護好學子們的成長,堅持不斷對這些學科進行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真正將其打造成“小而精”和“小而美”的學科。
像天文學這樣的高校冷門專業需要得到有序發展。天文學的歷史雖然悠久,但從國家投入與規劃的層面來看,這個學科的發展其實還處於方興未艾的階段。近年國家對這一專業的投入力度還是比較大的,2019年6月,天文學科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十四五”發展規劃戰略研究啓動會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專業人士對天文學科中長期優先發展領域、對天文學科的學科佈局和人才規劃等方面的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全國多所高校也陸續開設天文學專業,招生人數在不斷擴大,在高校着力提升專業辦學條件的同時,教師資源的配置情況也越來越好,這些都對天文學專業梯隊建設、年輕人才的培養髮揮着積極作用。
從社會層面來看,面向公眾的天文科普工作也得做好,這樣才能培植深厚的天文學人才成長的土壤。第一志願報考天文學的年輕人,有不少是真心熱愛天文研究的,他們心甘情願地選擇“冷門專業”的背後,恐怕是持續很多年的專業探索興趣。很多人的興趣絕非報考志願前夕才會產生,甚至不僅是靠高中階段培養起來的,而是從童年就產生了,這往往與他們很早接觸到天文科普書籍乃至科幻作品有關。因此,必要的天文科普工作,將對年輕人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真正讓天文學專業“後繼有人”。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