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實體店主眼下已經無法堅持,是否應該改行做電商?分析一下
這是一個粉絲的問題。一個實體店經營者,眼下已經是無法堅持,是否應該改行做電商呢?作為一名實體經濟領域的創業老兵,針對這個問題,我闡述一下自己的看法,僅供交流探討。
純電商現在越來越高的獲客成本,普通人根本貼不起。
現在的電商其實並沒有像看起來那樣光鮮亮麗。現在從事過純電商,按常規的打法,現在的平台成本已經讓普通實體店店主根本耗不起。我一個朋友真實的例子。他在某貓上,開了半年的店,每天十幾二十單,自己都養不活。後來聽店小二説,可以參加他們的促銷活動,用某寶客來幫他推產品。前提條件是要把價格降下來,平時單件賣30幾塊的東西,包郵9.9元,結果活動當天確實做了兩萬多單,第二天還有大好幾千單,然後慢慢衰減,到價格恢復原價後,每天的單量又恢復到一天十幾二十單的狀態。
我問朋友,這次活動,你獲得了什麼?他的回答是,“就讓我們家興奮了兩三天,本以為通過超低價引流,吸引了大批客户,然後靠其他利潤產品來盈利。結果這些用户都只是衝着9.9包郵來的,説白了都是一幫價格敏感型客户,他們只對你“9.9包郵”感興趣。所謂低價帶高價,那只是我們之前一廂情願的想法。”最終的大結局是,朋友參加這次促銷活動,賠進去好幾萬,空歡喜一場,之後的單量沒有任何起色,又回到了從前。
純電商需要的運營思維方式、技巧與能力,和做實體店差別比較大,現學現用時間成本很大,會打擊信心,時間和資金耗不起。
電商,本質就是供應鏈+流量的生意。貨源沒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流量了。其實不是説現在沒有比較低成本的流量,比如通過內容來低成本打造影響力。但説實話,這類方式,不適合大眾,而且需要耗費很長時間的,最主要是要運用各種運營技巧的。
做電商,如果還按照常規打法,要麼你有料,你的產品本身獨一無二,電商平台搶着給你推薦位。要麼你老老實實花大價錢,買推薦位,買直通車之類的推廣。若使用一些非常規打法,比如通過短視頻、圖文等內容吸引客户,這需要深度的打磨和策劃。這就有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如果你的時間能夠接受,那倒可以一試。
開實體店的朋友,其實是守着金山,何須再去找金礦?只要你轉換思維和思路,依託實體店,利用自媒體大利器,同樣可以讓實體店變成客户倍增,收入倍增。
我這裏之所以説開實體店的朋友,守着一座金山,還到處找金礦,是因為實體店本身就是一個天生的引流“磁場”。不管是在大城市的繁華地段,還是在小鎮街道上的店鋪,我們開實體店一般總會有一些自然人流量進來。而我們一般的做法是怎樣的呢?客户看到店鋪——客户進店——購買——離店。這種模式是成百上千年來最為普遍的模式,但在移動互聯網發達的今天,我們必須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思維模式了。
為什麼我們總是感覺實體店不如電商?那時因為真正玩得好的電商經營者,他們懂得“魚塘思維”,而我們大部分實體店從業者還停留在“河流思維”。
什麼是“河流思維”?就是你在河裏釣魚,河水流速快,100條路過的魚可能也就1條落到你的輻射範圍,最後能夠上鈎可能1條都不到。而且即使釣到了,下次又得靠運氣等待魚兒上鈎。而“魚塘思維”,就是把河裏的魚先引誘到自家池塘裏,先圈養起來,自己慢慢釣,還可以讓魚產卵,魚生魚,魚塘的魚就更多了。
放在實體店經營的場景中,“河流思維”就是上面説的我們習以為常的開門營業-客户看到店鋪-進店-購買-離店,就結束了。這樣一來在街道上的人流,就像那100條魚,100個路過的人可能進店的人平均1個人都不到。而你只能坐等顧客上門,我們稱之為“坐商”。
用“魚塘思維”會怎樣呢?我們先通過有吸引力的誘餌(比如特價促銷、禮品、買就送等),吸引客户進店,然後通過進一步的誘餌(比如告知顧客以後店裏有新品或有優惠活動可以及時通知她,或直接一點,添加好友拉羣,可以每天搶紅包),引導顧客添加好友。這麼做的好處是什麼,這些顧客,不再是形形色色路過你店門口的人流,而是能夠與她們隨時互動的活生生的人。
更關鍵的是,你可以通過繼續設置誘餌,發送這些客户好友幫你裂變,發展新客户羣。如果你能加到1000-2000好友,那可相當於市區商場的單天人流量了,而且這些客户是屬於你自己的,只要適當維護好,可以持續挖掘她們的價值。這樣,你還擔心生意不好嗎?我們稱能夠使用這種模式的商家為新時代的“行商”。
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我給出的答案非常簡單,就是不贊成關店去做純電商,一個實體店主而是改變思維,做新時代的“行商”。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交流這麼些這麼些,感謝閲讀。
我是實體經濟守望者,關注我,有更多創業知識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