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泰坦科技IPO:新招股書“換湯不換藥”,二次衝擊科創板能否成功?

由 寸建宇 發佈於 科技

2020年6月16日,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坦科技”)將科創板上會。

曾因“科創屬性不強”,泰坦科技於去年9月份科創板上會時被否。為了重新上會,泰坦科技在這大半年裏面進行了“包裝”。

不難發現,泰坦科技的新版招股書可謂是“換湯不換藥”!只是進行概念更新的泰坦科技二次衝擊科創板能否成功,這成為了當下諸多專業人士關注的焦點。

根據招股説明書顯示,泰坦科技是在2007年,由應波博士在攻讀博士期間與5名大學生共同創立的,其業務模式,是為科研工作者和質量控制人員提供一站式實驗室產品與配套服務。

公司產品分為三塊,科研試劑、科研儀器及耗材,實驗室建設及科研信息化服務。

從收入構成看,當時泰坦科技收入中93%以上都來自於科研試劑和科研儀器耗材的產品銷售,其中泰坦科技也承認,“報告期內該部分銷售收入中超過50%以上為直接採購第三方品牌產品後直接對外銷售”。

此次申請上市將是泰坦科技的“二戰”。

去年9月,公司在上會過程中,曾因信息披露不充分、核心技術等問題被否。如今時隔大半年,泰坦科技再度“報名”,成為科創板首家上會被否後的“返場”企業。

2019年7月,泰坦科技前後經過四輪問詢,最終提交了一份長達506頁的上會稿。

但科創板上市委沒有從這份冗長的上會稿中,找到泰坦科技登陸科創板的理由,反而發出了靈魂之問:

一,既有業務是否符合科創屬性(發行人未能準確披露業務模式和業務實質)?二,核心技術的先進性和主要依靠的核心技術在未來是否具有科創屬性(未能準確披露其核心技術及其先進性和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的情況)?

總結一下,就是上市委問泰坦科技:你是否具有科創屬性?

所以,2019年9月26日,泰坦科技成為第一家科創板IPO被否的新三板公司。

當時泰坦科技面臨的問題,不小。

2019年的上會稿中,泰坦科技將自己定位為“基於自主核心產品的專業技術集成服務商”,以“技術集成”為關鍵字搜索,上會稿裏共出現137次,但即便是如此高頻率的提及。至於是如何“集成”的,泰坦科技卻語焉不詳。

對此,上市委認為,泰坦科技未能清晰披露“專業技術集成”的內涵、與通常理解的“技術集成”的差別以及是否屬於一站式網絡銷售的一種方式。

直譯過來,就是上市委認為你的工作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就是一個賺差價的中間商(二道販子)。

不論從概念上,還是從這種“貼牌”銷售儀器、試劑的商業運行模式上,泰坦科技都不合格。

今年4月,泰坦科技再次提交招股説明書,這距離上次被否,差不多已半年。

這次,將保薦券商換為中信證券。它閉口不談“專業技術集成”,而是實在的承認,自己採用OEM模式。

在首次的申報稿中,泰坦科技將自己定位為“基於自主核心產品的專業技術集成服務商”,這也成為了當時被問詢的重點。在第一次上會過程中,上市委認為泰坦科技並未能清晰披露“專業技術集成”的內涵,以及已披露的內容中也並未對此加以體現。

在本這次申報稿中,泰坦科技已“悄然”刪去了這一説法,且在全篇招股書中也弱化了“技術集成”的這一表述。

此外,IPO日報曾報道過:泰坦科技此前還存在表述隨意的問題。在首輪的申報稿中,公司多次採用“打破國外巨頭壟斷”、“實現部分產品國產替代、進口替代類似表述。上市委表示,要求其説明前述市場定位的客觀性,是否有佐證的依據,並在問詢中強調“使用淺白易懂的語言對業務實質進行概括披露,並對現有業務作審慎披露”。而在最新申報稿中,這類表述同樣也已經被刪除。

根據花朵財經報道,在在本次招股書中,泰坦科技重新定義了自己的“核心技術”:以產品研發為主的產品類技術;以信息系統為核心的平台類技術。

其中,平台類技術還蹭上了最近大熱的“雲概念”:智能雲平台技術、智慧倉儲物流技術。從具體技術介紹來看,此前的“技術集成服務類”技術和現在的“平台類業務”大致相近,基本上是針對科研行業的信息化平台和倉儲物流系統建設的相關技術。

當然,概念升級之後,募集的資金額度也需要“升級”。與前次相比,泰坦科技第二次申報科創板上市募集資金增加1.2億元,升至5.35億元。原因,是想要蓋樓:資金用途中增加了一項“工藝開發中心新建項目”,建設週期為3年,主要進行配方工藝實驗以及樣品的檢測分析等。

作為以銷售科研試劑起家的泰坦科技,其對於化學品的存放和運輸始終存在問題。

資料顯示,泰坦科技因為存放化學品曾經被處罰。2016年3月24日,泰坦科技底樓東側倉庫內存放了氫氧化鈉480瓶、乙酸乙酯120桶、異丙醇160瓶、乙醇180桶等危險化學品,存放量合計4.4噸。

根據翠鳥資本早前報道,泰坦科技未將以上危險化學品存儲在專用倉庫內,上海市松江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於2016年4月29日向泰坦科技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5萬元。

危險化學品除了存放問題,還有流通環節。

作為運輸的重要一環,泰坦科技顯然對子公司上海港聯宏危險品運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聯宏)重視不夠。

根據資料顯示,港聯宏成立於2010年6月,主要是負責泰坦科技在上海及周邊區域的危險化學品運輸、配送。但承擔重要運輸任務的港聯宏,註冊資本僅為850萬元,2018年淨利潤只有87.87萬元。

而且,泰坦科技還在不久之前將港聯宏所有的股權出質,金額為500萬元,登記日期是2019年6月24日。

最後要説的是,作為一心想上科創板的泰坦科技,其研發投入費用率在最近三年分別為4.35%,3.24%和3.01%,呈逐年遞減的態勢。在與可比公司的對比之中,公司研發投入費用率幾乎處於墊底位置。

只是進行概念簡單更新的泰坦科技,二次衝擊科創板會成功嗎?價值線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