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工業互聯網平台。
紅網時刻記者 趙翼鵬 長沙報道
“你可以在這裏實時監測到全國每一台我們生產的機器的上線時間、所在位置、工作時間、工作路徑、全機狀態......”
這是在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重科)位於麓谷工業園區內工程機械館中工作人員對面前三塊大屏幕的介紹,上面實時更新着中聯重科生產的每一台設備的全方位數據,它叫中聯重科工業互聯網平台,而這,只是中聯重科實現智能製造的一隅。
在工業大數據技術領域,創立於1992年的中聯重科已擁有10餘年的經驗,早在2006年就開始進行工程機械設備遠程監控管理研究及應用,2015年企業打通物聯網平台、企業業務系統相關數據,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了一系列深層次數據分析和應用。
運行超過12年的中聯重科工業互聯網平台,宛如一個“最強大腦”,線上實時監測着混凝土泵車、汽車起重機、挖掘機、塔式起重機等各類設備超過30萬台。通過雲平台則可以統計設備GPS相關數據,及時監控下游客户開工(開工率、開工小時數)及設備運行情況,進而對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工程機械行業現狀、客户經營情況及市場未來走勢進行相應的分析和預判。同時,通過物聯網和大數據分析,中聯重科有效降低了自身服務成本與客户的運營成本,也藉此幫助客户提升其經營管理的能力。
中聯重科麓谷工業園區。
而作為一所國家級研究院孵化而來的企業,除了持續上升的高質量經濟指標與高市場佔有率之外,中聯重科不僅掌握工程機械領域的核心技術,更是行業標準的制訂者,在智能製造領域始終不斷追求着創新發展。
“智慧分為看得見的智慧與看不見的智慧,產品與工廠是看得見的智慧,管理與服務則是看不見的智慧,如何體現‘看不見的智慧’的建設任務?這便是中科雲谷所承擔的責任。”中聯重科中科雲谷技術部副部長周志忠如此介紹到公司旗下專注智能製造和互聯物聯的中科雲谷。
以中聯重科為“母體”汲取養分,中科雲谷不斷將中聯轉型升級中的最佳實踐進行軟件產品化封裝與輕量化改造,再進一步通過“諮詢+產品”的方式提供給中聯上下游企業以及中國廣大的離散製造業企業。通過持續深化數字化應用、積極開展工業互聯網平台與新技術融合創新、助力國內外客户降本提效與創新商業模式,從而實現智慧管理、智能製造、智慧園區的建設。
從工業互聯網平台到中科雲谷,中聯重科在製造,也在不停“智”造,而無論是疫情期間設立設備監控維護小組支援抗疫醫院的建設還是在“數字農業”與“工業大腦”領域的大展身手,同時肩負着自我發展與社會擔當使命的中聯重科,所展現的都是屬於智慧的生命力。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