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週經濟評論丨新消費潛力有多大?看“雙11”和進博會

由 完顏翠琴 發佈於 科技

□陳曉婉

買買買!上一週(11月9日-15日)的關鍵詞。

11月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落幕,經貿合作累計意向成交達726.2億美元。11月11日,“雙11”收官,天貓成交額4982億元,京東累計下單金額超2715億,各大電商紛紛刷新紀錄。

“雙11”十二年,消費者熱情依舊,靠的可不是新鮮感。近年來以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等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徵的新型消費迅速發展,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新消費的地位越發突出,成為經濟復甦的重要助推器。從天貓的“獨角戲”到整個電商行業的狂歡,新消費“馬力”有多強勁,11月的消費“狂歡季”提供了絕佳觀測窗口。

作為參與了12年“雙11”的資深“剁手族”,明顯感受到了今年“雙11”的一個顯著變化——戰線拉長了。從10月21日啓動第一輪預售,到11月11日當天,曾經的單日促銷搖身變成了20多天的持久戰。

一場疫情,老中青全年齡段悉數變成了“網蟲”,吃穿住用行全品類都能在線上採購。京東數據表明,今年“雙11”56歲以上消費人羣同比增長40%以上,中老年人羣正日益習慣線上消費。“不要問我買了什麼,你得問李佳琦直播間賣了什麼!”直播帶貨迎來新一輪爆發。“雙11”預售首日,薇婭和李佳琦直播間就湧入了超3億人,銷售額直逼80億元。

促銷方式更新,消費結構改變,消費人羣擴容,新消費正在給消費市場做着全身“換裝”。天貓“雙11”總成交額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032億元,增速26%。對比2009年第一個天貓“雙11”時參與的品牌只有27個,今年天貓方面預計吸引超8億消費者、25萬品牌、500萬商家共同參與,是覆蓋面最廣、參與度最高的一屆。蘇寧易購方面,11月1日至11日23點59分,線上訂單增長75%。

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已經連續6年成為第一引擎,此次“雙11”巨大的交易額無疑為內需市場規模龐大、潛能無限提供最好的證明。

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階段,但從全球疫情看,外需難以把控。新發展格局下的“雙循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核心在於擴大內需,首要是提振消費,這其中,新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3324億元,同比下降7.2%;全國網上零售額80065億元,同比增長9.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4個百分點。經歷了“五一”、國慶的“補償性”出遊、“報復性”消費後,消費日趨正常化下“雙11”大爆發的背後,是國內消費市場持續復甦升級,更多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消費模式正釋放活力。中國消費市場依舊強勁,只是換了形式換了平台。

“購物狂歡季”裏循環起來的,不只是國內市場,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國內消費者正在“買全球”。國內市場喜歡什麼,能消費多少,進博會上可見一斑。除食品、汽車等傳統熱門採購對象外,今年“大健康”備受追捧,全球的優質醫療服務在這裏買起來。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在去年的基礎上再次擴大,新產品新技術首發數量最多,總數超120件,製藥行業排名前10和醫療器械行業前14名的企業全部參展。

參展的火爆源於對市場的判斷,在當前特殊背景下,本屆進博會經貿合作成果依然超過前兩屆,顯示出我國進口商品的強勁消費實力。“中國市場這麼大,歡迎大家都來看看。”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和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毫無疑問會成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