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The Print網站11月25日文章,原題:中國如何盡力保護消費者和經濟穩定 在與受到疫情等因素拖累的經濟搏鬥近一年後,北京意識到什麼是最嚴重的附帶損害:消費者。沒有他們的錢包和收支平衡,中國下一個五年經濟藍圖不會奏效。這解釋了為何中國有關部門一直在強調消費者保護、家庭負債率以及金融科技貸款公司帶來的風險。
近日召開的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促進汽車消費等成為最重要議題。中國銀保監會也列出展開調查的主要問題:高利息費以及與在線科技平台、保險銷售、理財產品有關的問題。
中國對消費者的關注在情理之中。歸根結底,若民眾感覺變窮,有可能侵蝕社會穩定。沒有他們,中國的復甦和未來目標無從實現。新五年規劃的增長戰略,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有賴於刺激消費者需求。在這場保護數億家庭的行動中,中國政府希望消費者知曉自己的權益並賦予他們權利。如今,中國的法院正在審理更多涉及網購食品、電子產品和保健品投訴的案件。北京正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將成中國首次保護個人數據的立法行動。中國央行近來發布(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新措施,並對違規的銀行開出罰單。
香港《南華早報》11月26日文章,原題:中國互聯網的“狂野時代”或將終結 新的數據隱私保護法,將開啓中國互聯網“狂野時代”的終結——各平台肆無忌憚地收集並使用公民個人信息。專家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表示歡迎,説此舉很及時。
過去20年是中國互聯網的“狂野時代”,大科技平台幾乎在不受任何規則監管的情況下收集並使用個人數據。已在上週結束徵求意見的草案將大幅提升對違規公司的處罰,建議最高罰款5000萬元或年營業額的5%。(作者Celia Chen,丁玎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