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增持快遞公司:只造血,不收網
從“泥腿子”、“黑快遞”到上市公司董事長,桐廬系老闆在情感上對於馬雲也有着特殊的情結。
9月1日,圓通發佈公告顯示,已經與阿里巴巴達成新一輪戰略合作,雙方共同推進快遞物流、航空貨運、國際網絡及供應鏈、信息技術等的協同合作和優勢互補,增強雙方客户服務能力及全球化綜合服務能力。作為戰略合作的一部分,阿里及其一致行動人向圓通加大注資,在圓通的股份比例提升了12個百分點。
2008年,阿里的第一筆物流投資給了百世快遞。此後12年間,圓通、中通、申通、韻達都把股權融資的橄欖枝伸向阿里。並且很多快遞公司要求阿里一再增資,比如這次的圓通。
一個很自然的擔憂是,阿里巴巴與五家快遞的關係:集齊五顆龍珠,阿里是不是要收網?
實際上,這個擔憂低估了阿里巴巴在物流上的決心,也低估桐廬系快遞老闆們的戰略決策能力。中國的快遞業之所以能發展到今天,是因為淘寶的壯大,快遞業務量大部分都來自淘寶網購。如果阿里想收網,早就可以了,何須今日。對於這些依靠幾萬元資金起家,如今身價數百億的通達系老闆,精算是商場必修課,他們願意用股權融資的方式與阿里開展合作,本身即是對阿里“不干涉經營”投出了信任票。何況阿里在每家的投資,幾乎都是參股性質,並不謀求控制權。
其實也可以反過來想:快遞公司老闆們是怎麼想的?他們為什麼要接受阿里的投資?
業務量當然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但也不全是。快遞公司之間的競合關係、快遞公司面向未來的戰略佈局,才是快遞公司的真實考量。
業務量之爭圓通與菜鳥聯合打造的自動化分撥中心
2006年,圓通在桐廬系快遞中第一個接入淘寶網,拉開了中國快遞擁抱阿里的序幕。
此時,3歲的淘寶打敗了eBay,牢牢佔據中國電商70%的市場。但淘寶面臨一個問題,快遞價格太貴:快遞費普遍在18-24元之間,比不少商品還貴。如果一個10塊錢的商品,快遞費要24元,中國電商絕不可能發展成今天的樣子。
對於當時的快遞公司來説,電子商務還是個看不到前景的新概念,何況雙方的價格也談不攏。以快遞公司當時的規模,目前的價格已經是微利,再降價就意味着虧本。
中國消費者能享受到幾塊錢全國包郵的服務,説起來得感謝圓通。在桐廬系快遞中,圓通是後起之秀,想要生存下來,全靠一個“狠”字。圓通率先降價,以12元的虧本價接入淘寶網。
圓通老闆喻渭蛟有自己的一本賬,他賭的是以價換量能夠迎來業務量的大幅上漲,只要達到規模效應的臨界點,就能實現盈虧平衡。
喻渭蛟的賭贏了。據説圓通最高峯時,曾佔有淘寶網快遞業務量的一半以上。眼瞅圓通業務蹭蹭蹭,先前責怪喻渭蛟低價攬件的其他“桐廬幫”老闆也忙不迭地偷偷往杭州淘寶總部跑。
在桐廬系快遞的協同下,“淘寶9塊9全國包郵”成為早期中國電商最具備用户心智的名片。桐廬系的快遞業務量隨着淘寶GMV一起暴漲。
中國快遞方向開始改寫,走上持續至今的高增速之路。2009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只有18.5億件,2019年這個數字是635.2億件,遠遠超過美日歐的總和。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中國電商快遞網絡是因阿里而起,估計沒有人會反對。
而由阿里做大的快遞業務量,主要的獲益者,就是桐廬系快遞。來自阿里的業務量,對桐廬系快遞的幫助有多大?圓通上市後,喻渭蛟做客《波士堂》欄目透露,淘寶帶來的業務量在圓通整體佔比70%左右。
從2019全年業績來看,桐廬系快遞的業務量增速和營業收入增速,都遠超同行。四通一達2019年業務量462億件,較去年增加134億件,增幅41%,超過行業平均增速近16個百分點。在營收方面,四通一達營收總額接近1500億元,平均增速超過行業增速25個百分點。
從“泥腿子”、“黑快遞”到上市公司董事長,桐廬系老闆在情感上對於馬雲也有着特殊的情結。圓通的喻渭蛟,在2007年就向馬雲提出,願意免費送20%的股份給阿里。湖畔大學第二屆學員、中通的賴梅松也對媒體笑言,“我想馬雲一定認為我是好學生,不然他不會接納我的。”
尋找新增量:抓住未來的門票2018年天貓雙11產生超10億包裹,為四通一達帶來強勁業務增長
對於快遞公司來説,除了眼前的競爭,也要着眼於佈局面向未來的業務。而商流決定物流,必須搞清楚下一個商流在哪。
跨境電商早已從小眾新興業態變為準主流網購模式,新零售方興未艾,直播電商和C2M又成為焦點。新興商流的出現頻率越來越快,快遞公司一步趕不上,下一輪的紅利可能就要踏空。
在阿里收購考拉以後,天貓國際+考拉的組合已經讓阿里成為跨境電商領域的領跑者。根據研究機構的評估,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的用户達2億人。這些跨境電商的商品,絕大部分會進入菜鳥的全國最大保税倉網絡,從菜鳥保税倉發貨。對於桐廬系快遞而言,這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新單量池。
主打用户個人寄件業務的菜鳥裹裹,是快遞公司網點的“利潤神器”。由於菜鳥裹裹是消費者個人寄件,單票價格遠遠高於電商賣家的寄件價格,跨省寄件的首重價格一般能達到12元甚至更多。
快遞公司發現,個人寄件的業務量雖然不大,但是利潤極高。這是因為,快遞公司之間為了爭奪賣家發貨的業務量,不惜打價格戰,以犧牲利潤的策略來換取市場佔有率,部分地區甚至2塊錢全國包郵。在有限的單票收入下,快遞總部能夠靠規模效應確保收益,但很多業務量不足的快遞網點生存艱難。但來自菜鳥裹裹的高毛利單量,可以極大地緩解快遞網點的生存處境,幫助快遞公司穩定網點。
按照菜鳥總裁萬霖在2019年的規劃,這部分業務量的盤子至少能達到3年500億人民幣。
在全球化佈局方面,也是桐廬系重點着眼的領域。在桐廬系快遞中率先擁有機隊的圓通,已經搶先一步與菜鳥、中航合作,斥資120億港元在香港投建eHub,並在全球18國開放加盟。中通也在規劃將與海外航空公司組建合資公司佈局全球化。申通也將推出歐洲30國的寄遞專線。
但基於桐廬系快遞目前在海外資源和業務開展有限,菜鳥在海外主要還是與本地物流企業合作。而對於桐廬系而言,海外業務最大的業務量,來自於阿里巴巴的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其官方物流服務的提供商同樣是菜鳥。
“如果説沒有資本合作,你能不能獲得新業務試水的門票?”申通總經理陳向陽問。
圓通的喻渭蛟曾表示,儘管桐廬繫系已經做到快遞行業市場佔有率80%以上,但在整個物流市場,對比國際快遞巨頭佔比還很小,未來與阿里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共同做。
“傍大款”:迎接新一輪洗牌圓通與菜鳥一起在香港投資建設數字樞紐,效果圖
看似桐廬系已經佔據80%的市場份額,但加盟制快遞的市場競合,遠遠沒有到終局。
與拼多多關係匪淺的極兔快遞、京東的眾郵快遞、順豐的豐網快遞,都已入局。從桐廬系的最新財報來看,單票收入普遍較去年同期下降,説明新入局者以價格戰搶佔市場,桐廬系仍在被迫迎戰。
在充分競爭的電商快遞市場,競爭邏輯仍然是,誰能用最低的價格提供最穩定的服務,誰就能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形成更大的規模效應,從而壓縮競爭對手的規模。在業務規模和成本控制這兩個關鍵環節掉隊的人,將逐漸被自然淘汰。
申通的陳德軍用三個比喻來談桐廬系的解法:“傍大款”,指和阿里這樣的巨頭合作;“穿小鞋”,指通過資源整合實現更好發展;“戴綠帽”,指實現可持續發展。
回憶2018年接受阿里投資時,中通的賴梅松説:“阿里和中通是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過去雙方互相瞭解,具有信任基礎。投資的目的是探索新物流的發展,共同推進行業數字化升級。阿里有技術、數字化優勢,我們快遞公司有場景。”
隨着合作深入,會不會真如外界一些猜測所言,“阿里菜鳥是大腦,快遞公司淪為阿里四肢”?
“我的觀點是自己要先生存下來,再考慮未來。”申通總經理陳向陽説,“以申通舉例,我技術落後,肯定要找家技術強大的公司幫助。至於未來影響獨立性的問題,菜鳥也沒有不讓我們獨立。”
“阿里對快遞公司的投資思路是,各家都參股一點,並不謀求控制權,而是為了更好地協同。”一位快遞界人士表示,這種協同是雙向的,既有阿里參股通達系,也有通達系反向參股阿里。
在物流總體層面:2013年,菜鳥網絡成立,四通一達就是創始股東;在快遞末端層面:2018年,圓通、申通、中通入股菜鳥驛站的運營主體“浙江驛棧”;在全球物流層面:2018年,圓通與菜鳥、中國航空聯手投資120億,在香港建設eWTP的ehub;在鄉村物流層面:今年,中通、韻達入股溪鳥鄉村物流的“溪鳥技術系統”運營主體溪鳥物流,與菜鳥聯手探索鄉村物流共同配送。
由此,四通一達融入了阿里巴巴經濟體的大生態,不僅僅從中獲得快遞業務量,也深度參與了物流基礎設施的戰略佈局。
來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