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言:以生命科學保障“銀髮族”老有所依

中新網杭州3月20日電(錢晨菲)20日,由浙江省社科聯主辦、浙江樹人大學承辦的“生命科學與老齡化社會”跨學科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行,多名院士專家圍繞上述主題展開討論,提出要持續強化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老齡化社會治理,加快推進生命科學發展及智慧技術的有效應用等建議。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凸顯了公共衞生預防和診療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其中老年人羣的健康保障與救護問題更加凸顯,這也為生命科學的發展目標錨定了新方位。

浙江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郭華巍指出,儘可能延長老年人生命長度的同時,也要為其增加風度和自由度。通過跨界跨學科的綜合研討,可以系統把脈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趨勢,深入剖析應對老齡化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擘畫老齡化社會治理中生命科技、公共衞生、人力資源、道德法治等發展預案。

專家建言:以生命科學保障“銀髮族”老有所依

“生命科學與老齡化社會”跨學科論壇現場。 錢晨菲 攝

如何實現上述目標,保障“老有所依”?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表示,隨着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健康管理越來越重要,建議建立個人“健康生命雲”,動態管理全人全程的健康記錄。

“我們應通過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建立老年人健康服務網絡和老年人健康服務檔案,健康檔案建立後應信息共享,要做到每個人的健康都在‘雲’上。同時,我們可以依賴5G的大連接特性,利用醫院內的監護設備、個人可穿戴設備,服務醫生診療,為老年人提供不間斷的醫療保護和可持續的健康管理。”李蘭娟説。

“醫養結合應該為老齡化剛需兜底,但目前,醫養結合的服務與管理體系尚未形成合力、醫養結合的制度與標準有待全面構建完善、醫養結合的信息平台亟待統籌合一。”浙江樹人大學校長李魯説。

其建議,可以以失能老人醫養兼需為醫療體系與養體系服務的結合點,借鑑衞生服務研究工具,全面摸清醫養需求、滿足情況與供給情況,分析醫養嵌入過程產生的縫隙,形成失能老人“兜底數據庫”和“縫隙缺口圖”,從供需雙方及體制機制層面分析縫隙成因,研究彌合縫隙的對策,提出構建緊密高效的醫養結合嵌入模式及制度政策。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生殖與發育研究院院長黃荷鳳則以新的角度關注老年性疾病,她認為,“生命早期的健康對人一生的健康至關重要。精子、卵子和胚胎的健康決定着出生子代的健康與否,我稱其為配子源性成人疾病,這項研究可以讓老年性疾病的發病風險降低。所以關注老年健康的同時不能忘了關心幼兒。”(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96 字。

轉載請註明: 專家建言:以生命科學保障“銀髮族”老有所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