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方亦落
8月19日晚間,蘋果股價一度創下新高,每股超出468美元,總市值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自今年以來,蘋果股價累計上漲超出60%。在此之前,蘋果達到1萬億美元市值用了許多年的時間,而在此基礎上達到2萬億美元僅用了2年時間。而且在全球範圍內,蘋果已經成為市值最高的公司。
這本來應該是值得蘋果高興的消息,但最近蘋果遇上的糟心事也不少。就在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的當天,蘋果也受到了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調查,調查內容是蘋果公司某些移動設備和筆記本電腦是否侵犯了日本Maxell公司持有的專利權。此前Maxell曾表示蘋果侵犯了自家的解鎖功能、視頻傳輸等技術方面的專利,並且要求蘋果禁止銷售涉及侵權的設備。
蘋果攤上類似的麻煩不止一次。今年8月3日,小i機器人再度起訴蘋果Siri侵犯自家的聊天機器人專利,向蘋果索賠100億元;8月12日,蘋果被認定侵犯PanOptis公司的4G LTE專利,須賠償後者5.062億美元;8月13日,蘋果被巴西電子公司IGBElectronica告上法庭,原因是該公司早在2000年就已經註冊了iPhone商標,蘋果後來對該商標的使用屬於侵權行為。
這些狀告蘋果侵權的理由或許真假不一,但蘋果屢次被質疑侵犯其他公司技術專利的現象卻不能忽視。蘋果因為以往的名聲、平穩而有規律的產品發佈節奏以及近來不錯的銷量等原因被資本看好,也逐漸側重軟件和服務方面,在美國打擊華為的背景下得到了更多的機會,現在市值又取得新突破。
這一切都讓蘋果看起來很美好,然而蘋果的未來也存在着不小的隱患。在技術方面,蘋果的儲備並不充足,不然也不會屢屢被質疑專利侵權。在創新方面,蘋果的創新乏力也是有目共睹,雖然偶有亮點,但與最輝煌的那幾年相比終究還是衰落了。
當然在手機銷量方面,蘋果還是很能打的。最近的數據是,iPhone 11 成為中國市場第二季度最暢銷機型,此外iPhone 11在英國、美國和日本也是最暢銷機型。然而在中國這個大市場中,iPhone 11的暢銷多半是蘋果降價策略所致,且如今中美貿易關係日益緊張,所以這也不是蘋果盈利的長久之計。
更重要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在幾年之後就要結束了,像iPhone這樣的終端產品註定不會再有從前那般輝煌的日子,而蘋果在代表未來的領域中尚無特別的優勢。
例如在5G、雲計算、人工智能方面,蘋果都顯得較為弱勢:雖然也打算發佈5G手機,但蘋果不具備自主開發的能力,且現在起步也已經太晚,而其他手機廠商早已有所行動,並且已經到了應用階段;雲計算方面,蘋果擁有私有云應用商店,但公有云服務方面卻沒什麼動靜;至於人工智能,在美國的科技三巨頭中,微軟和谷歌都有拿得出手的產品,蘋果卻沒有亮眼的成績。
而在消費級市場,蘋果之前曾經想以智能音箱為切入點,但市場反響不好,看來也不打算在家庭物聯網市場爭一爭了。至於車聯網,蘋果雖然有底子,但是人車交互必不可少的無人駕駛技術和AI卻非蘋果所擅長。
如此看來蘋果的未來不得不令人擔憂。現在市值上的優勢並不能説明什麼,反而應該讓蘋果意識到危機,關於未來,蘋果真的該好好考慮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