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在新基建中有何新“基”遇?

智慧交通在新基建中有何新“基”遇?

智慧交通在新基建中有何新“基”遇?

智慧交通在新基建中有何新“基”遇?

智慧交通在新基建中有何新“基”遇?

智慧交通在新基建中有何新“基”遇?

  5月27日晚間,新京報舉辦“2020兩會經濟策之智能交通”視頻雲論壇,圍繞智慧交通設施在這一輪“新基建”中有何機遇,未來會有哪些落地場景,智慧交通的發展利好哪些產業等話題展開討論。連線嘉賓包括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陸永泉,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先進,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法律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陳暉,哈囉出行副總裁任亮亮。

  

  ●陸永泉

  智慧交通有利於實現新動能轉換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陸永泉首先對“智慧交通”一詞作了解讀。他認為,智慧交通是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的新興業態,是提升綜合交通質量效率的重要手段,智慧交通建設是新基建的重點領域。

  在談到未來智慧交通的發展將會利好哪些產業時,陸永泉表示,智慧交通的發展能有力拉動投資,智慧交通發力於科技端,有利於實現新動能轉換,滿足不斷升級的強大社會需求,智慧交通涉及跨領域的技術集成,有着“一業帶百業”的加持效果。未來智慧交通的發展將利好信息產業尤其是5G通信產業的發展,利好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帶動大數據產業發展。

  陸永泉介紹,圍繞智慧交通建設,江蘇省已經開展了相關探索和嘗試。4月1日已與三大運營商、江蘇鐵塔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加快推進5G在交通運輸領域的落地應用;推動大數據創新應用,印發了《江蘇省交通運輸大數據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充分利用大數據加快交通運輸信用體系建設,提高許可、執法、監管等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加快交通運輸現代治理體系建設。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在全國率先開展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試點工程,並依託S342無錫段、G524常熟段、滬寧高速公路、五峯山過江通道等,開展智慧公路建設。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方面,江蘇省無錫市是全國首個獲批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目前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車路協同網絡,並形成了全球第一個城市級開放道路示範環境;我們完成了自動駕駛測試區建設,建成了國內首個“國家智能商用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成為面向長三角、輻射全國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試驗區。

  此外,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還與江蘇省工信廳、公安廳聯合發佈了《江蘇省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細則》,共同組織推進測試道路認定相關工作,目前已發放測試牌照8張。

  ●王先進

  信息設施、融合基建等都落在智慧交通領域

  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先進認為,智慧交通應該能夠自我感知、識別、判斷、解決問題。我國智慧交通也從完善智慧交通頂層設計,組織智慧公路試點,相繼建成一批集裝箱自動化碼頭等方面部署。

  王先進介紹,去年以來,交通運輸部印發《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綱要》,構建數字化的採集體系、網絡化的傳輸體系和智能化的應用體系;印發《推進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2020-2025年)》,推動大數據與綜合交通運輸深度融合,有效構建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體系;聯合中央網信辦等七部委印發《智能航運發展指導意見》,加快現代信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與航運要素的深度融合,培育和發展智能航運新業態。多地也組織智慧公路試點,我國相繼建成一批集裝箱自動化碼頭等。

  對於新基建與智慧交通等話題,王先進認為,新基建與智慧交通密切相關。交通領域除傳統基建外,信息設施、融合基建、創新基建都落在智慧交通領域,包括智慧公路、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等。

  未來智慧交通能否改善交通擁堵?王先進認為,改善交通快捷安全是(智慧交通)重要目標之一,不管新基建還是傳統基建,都是為了提高交通的速度、便捷、安全和綠色。

  目前不少智慧交通、自動駕駛在高速公路上開展測試。王先進認為,自動駕駛需要人、車、路方面協同。必須有智慧的路,加聰明的車,或者聰明的路,加智慧的車,再加上聰明的人,才能把自動駕駛、智慧交通、智慧公路做成。從環境場景、交通設備和未來發展方向來考慮,選擇高速公路比較合適。

  無人駕駛商業化最先在哪些場景落地?王先進表示,一些比較合適的運輸通道,比如貨運專列等專用線路具備較好的人、車、路環境。目前在相關的法律標準還不健全,自動駕駛成本很高的情況下,智慧交通要找到落腳點應用,要多方協調。所以,在一些專門交通走廊、貨運通道上面,有可能最先落地。

  ●陳暉

  智慧交通需平衡安全與發展、效益等關係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法律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陳暉認為,智慧交通包括智慧出行和智慧物流。智慧出行作為智慧交通的組成部分,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會越來越先進。

  影響智慧出行水平的要素是多元的,陳暉認為,至少包括信息化技術本身的發展水平,目前是以3G、4G通訊技術為支撐的智慧出行,下一步是以5G通訊技術為支撐的智慧出行。還有智能技術、大數據的運用技術的發展水平。例如過去是靠輸入人的信息文字來檢索,現在是人臉識別。

  “此外,智慧出行需要的基礎設施、運載工具建設的不同水平,例如過去是傳統汽車,未來是自動駕駛汽車,過去是普通意義的公路,下一步是與自動駕駛能實現車路協同的公路。還有,政策法規與智慧出行需求的匹配水平。”陳暉認為。

  陳暉指出,當前智慧出行面臨的痛點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技術上有痛點。目前製造業本身相關技術有待提高,技術痛點越來越多。而且隨着新生事物的出現,痛點也在不斷變化。

  二是管理上有痛點。各地對於共享自行車是鼓勵的,很多地方也提出要實施數量管控,而數量管控目前又沒有法律依據。

  三是經濟上有痛點。目前從事智慧出行經營活動的企業,多數是不盈利的。不盈利的經營是不可持續的。

  陳暉強調,相關政策對智慧交通的定位都是“大力發展”,面對新的智慧交通問題,需要平衡安全與發展的關係、安全與效益的關係、安全與效率的關係,這需要一個調整過程。

  “智慧交通是對傳統交通出行、物流的賦能,沒有改變傳統交通運輸方式的基本模式,因此從目前看不太可能出台專門的智慧交通的法律法規。”陳暉認為。

  ●任亮亮

  共享出行技術、場景期待政企更多合作

  哈囉出行副總裁任亮亮認為,共享單車作為一個新興的事物,不管是從管理方面還是法律方面,相比於行業發展都是相對滯後的。行業的發展過程,也是制度完善的過程。政府對於共享單車的投放量進行管控的同時,企業方也希望用更少的車輛服務更多的用户。

  因此,本質上講,政府的管理方向和行業內企業的利益點以及方向是一致的,並且在不斷地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問題。

  就哈囉出行而言,任亮亮舉例,目前哈囉出行正在與政府進行試點,在上海及山東的某些區域,通過一整套的AI系統,對單車數量、停放規範等信息進行實時識別並傳回企業,以便企業第一時間進行干預和管理。這也展示了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企業已經具備了與政府一起,讓共享單車管理更加高效、簡單、規範的能力。

  據任亮亮介紹,今年以來,哈囉出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很多城市都大面積推行定點還車模式。通過這個模式,我們希望可以規範用户的行為,引導用户在指定的區域取車、還車,這將對行業商業模式有一個很大的推動。

  “通過技術的創新,我們在解決問題的背後,也將對包括社會價值、政府管理等帶來幫助。”任亮亮稱。

  任亮亮表示,希望企業在某些技術方面可以與政府有更多的落地合作,讓政府和企業在共享出行方面共建共管。

  目前哈囉出行內部正在探索哈囉大腦2.0的計劃,類似於智慧交通2.0階段,即對一些事情進行事中的一些預測,包括哪一地點、需要多少輛車,而並非簡單的需要車。“企業在通過大數據不斷去實踐,讓共享出行更智慧。”任亮亮表示。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陳維城 魏帥 張冰 本版圖片/受訪者供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10 字。

轉載請註明: 智慧交通在新基建中有何新“基”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