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既能“回血”又能省錢,網絡二手交易平台在疫情期間活躍度大增。公開數據顯示,部分平台近期單月新發賣家數、新發商品量雙雙大增,日均成交筆數及金額均創歷史新高。
然而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平台上有賣家公然出售過期食品、假酒假包、盜版網課、網遊禮包碼等物品,還有賣家違反平台規定和相關法規售賣防疫物資,部分工作人員甚至為發展平台“付費會員”姑息慫恿售假行為。
記者親歷:部分二手交易平台成“假劣貨集市”
記者發現,部分二手交易平台上各類假貨花樣繁多。
在閒魚平台,一名賣家向記者表示,一箱第七代五糧液白酒僅售100多元。當被記者問及酒是否為正品時,賣家稱“要正品去別家”。還有賣家售賣1985年產五糧液白酒,稱“58元每瓶,整箱包郵,單瓶可發”,並向記者保證“東西如圖,這個放心”。某知名白酒品牌代理商告訴記者,當前一瓶1985年產五糧液白酒的正常價格為5000至10000元不等,記者以100多元所買的2瓶此款白酒屬假無疑。
在轉轉平台,有“飛天茅台”白酒每瓶僅售300元,賣家告訴記者該商品為“高仿酒,非正品”。
還有賣家出售過期奶粉、過期零食等。記者在轉轉平台見有賣家批量銷售過期嬰兒奶粉,0-6個月嬰兒1段過期奶粉50元桶,12-36個月幼兒3段過期奶粉20元一桶,已有成交記錄。
盜版網課、網遊禮包碼等也被大量交易。記者在閒魚平台看到,VIPKID少兒英語等多款熱門課程均被錄製下來低價批量轉售。在轉轉平台上,本該以遊戲內抽取方式獲得為主的QQ飛車手遊等款遊戲禮包碼,被以35至50元一份價格出售,記者發現,有賣家日均出貨量在數十份至百餘份之間。
疫情期間,多家二手交易平台規定,禁止在本平台發佈出售和求購口罩等防疫物資的信息。但記者發現,此類信息和交易仍存在。有的出售信息標註“工廠直銷”“量大從優”“庫存處理”等字樣,有的鏈接則跳轉到淘寶購買頁面。另外如熔噴布、口罩繩、口罩機配件、口罩機圖紙等商品賣家均未出示或提供相關商品質量、資質證明文件,“三無”產品不少。
此外,還有賣家在二手平台上轉賣正品商品的空瓶、包裝盒、手提袋等。空品牌奶粉罐、高檔眼霜空瓶、名酒空瓶空盒……記者發現,這些因被列為製售假高風險商品而原本被禁止交易的物品,卻在平台上炙手可熱。
亂象背後:監管不力、營銷不當、保障不足
業內人士認為,相關亂象背後是監管不力、營銷不當、保障不足等原因。
——平台監管被輕鬆繞開。據記者梳理,閒魚、轉轉等平台均對商品發佈禁區有所規定,如:藥品、醫療器械等禁止發佈;食品等需要資質准入的信息,包括嬰幼兒類食品、奶粉、保健品等嚴禁發佈;禁止發佈及交易任何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物品;禁止發佈製售假貨、高風險商品等,且出售過期食品、假貨劣貨等行為同時也被相關法律法規所嚴格禁止,但相關物品仍被公然交易。
閒魚賣家小孫告訴記者,她在平台上發佈的商品並未經過嚴格審核,“能否遇上好賣家,全靠買家眼力和運氣。”另有賣家告訴記者,“我們一般不會做實名認證,一個賬號用過後就註銷。”且為了避免留下售假交易記錄,一般會要求用微信等方式轉款,二手交易平台僅作為展示和引流工具,可繞過平台監管。
——為收費姑息慫恿售假。記者多次收到轉轉官方推送的廣告,推薦成為付費會員,獲得發佈商品搜索排名前列等服務,費用4800元至16800元不等。相關營銷人員為説服記者付費,推薦記者賣高利潤的“高仿”奢侈品。“平台可以賣仿品,發佈時寫明高仿、精仿、一比一等關鍵詞,還可以推廣。”
記者發現,轉轉平台上不少奢侈品賣家標有高仿、仿真等字樣,還有此類物品顯示在平台搜索的推廣位置上。
還有平台為吸引用户付費,不顧平台定位,違背“不得以謀取利益為目的的打廣告行為,包括但不限於批發,廠家直銷,招代理等”相關規定,迎合部分商家利用二手平台交易逃税或用平台導流倒賣偽劣產品的需要。
——消費者難以切實維權。針對糾紛多發,閒魚平台先後引進芝麻信用、淘寶用户等級,制定閒魚公約、發佈相關管理規範等。還成立“閒魚小法庭”,希望通過一定範圍內、滿足一定條件用户投票多少來解決糾紛。但記者瞭解到效果仍有限。
閒魚用户小孫告訴記者,她參加“小法庭”時沒有耐心看完所有舉證,他對自己的裁判是否符合事實也不確定。阿里巴巴法務工作人員表示:“閒魚維權有固定的程序。目前實施的‘閒魚小法庭’沒有法律效力,判錯的情況也不可能避免。”
另外,一些平台針對製假售假賣家的自檢能力不足,假貨被發現後久不下架的情況也備受用户詬病。“閒魚對於高仿商品的判斷和監管,難度很大。有些商家還註冊了商標,我們無法處理,只能根據商品數量和價格等因素具體分析,最好讓法院判決。”阿里巴巴法務工作人員説。
專家建議:平台監管責任不容脱卸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邱寶昌指出,平台太大、商品太多、物品屬二手等都不能成為平台推卸監管責任的理由。隨着二手交易平台迅猛發展,更應壓實平台責任,根據電子商務法規定,平台應該承擔相關資格資質審核義務、人身財產安全保障義務,否則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對於平台不當營銷,他認為“背離了閒置二手網絡交易屬性,令平台事實上成為無法對產品質量把關的‘高危’電商平台。”他建議探索科學的平台發展模式,在充分發揮二手交易平台功能的同時,促進平台健康發展。
南京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宋培健認為,部分二手平台發展初期,存在為迅速擴張而弱化甚至放棄監管的問題。“對假貨‘睜隻眼閉隻眼’,把做大平台當成它的第一要務。”
他提醒説,如果部分平台為擴張而失去口碑,消費者最終將會“用腳投票”。“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要平衡好,這個定位不能有問題。”
邱寶昌認為,網絡二手交易平台對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等方面有積極作用,應該鼓勵和支持其規範發展,但不能任其野蠻生長,否則將失去市場信用,對整個行業造成根本性破壞。(記者李雨澤、楊洋 參與採寫:閆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