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備受關注的螞蟻集團IPO項目有了最新進展:螞蟻集團正式向上交所科創板遞交招股書申報稿、向香港聯交所遞交A1招股申請文件。在這份五百多頁的招股書中,螞蟻集團首次系統性地公佈了股權架構、業務版圖、收入結構、以及未來商業藍圖等核心信息。
螞蟻集團2019年全年營收1206億元,淨利潤為180.7億元。馬雲將從其個人所持螞蟻股份中捐出6.1億股用於公益。螞蟻招股書顯示,上市後總股本為300.3897億股,以此計算,馬雲此次相當於捐出了螞蟻(上市後)股份的2%。據介紹,這些捐贈將委託杭州雲鉑未來捐贈給他指定的公益組織。
2019年的營收超1206億元,支付交易額達到118萬億元……這些過去的盈利能力、財務數據,對於評估一家公司的成長性和增長前景固然重要。但是否值得長期投資,這家公司未來向什麼方向發展,還要看螞蟻把這次募來的資金花到哪裏去。
據招股文件披露數據,螞蟻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來做三件大事:最大的比例即40%將用於創新和科技的投入,其次是助力商家發展和數字經濟升級,以及加強全球合作並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
從花錢的三個方向可以看到螞蟻對未來大勢的判斷:科技是關鍵,數字化是必然,全球化不會斷。
招股書顯示,在過去三年,螞蟻在科技創新的重金投入有慣例可循。2017年至 2019年,螞蟻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7.89億、69.03億、以及106.05億。同比來看,研發費用在2018年同比增長44.14%,2019年進一步增長53.63%。
如此量級的研發投入意味着什麼?根據《中國經濟週刊》統計,在科創板開市一週年之際,科創板上133個新股研發支出合計212億元。這意味着,2019年,螞蟻一家公司的科研投入就達到了所有科創板上市公司的一半。
與之一起披露的,還有螞蟻的科研成績單:2020年1-6月科技服務收入佔比超過六成;區塊鏈相關技術專利申請數量連續四年全球第一;與隱私科技相關的專利數量全球第二;在職員工中超過60%以上是技術人員,超過谷歌和亞馬遜等頂級科技公司;積累了包括區塊鏈、IoT、人工智能、安全及風控在內的領先技術能力等等。
而另外兩件大事方面,助力商家發展和數字經濟升級,與支付寶在今年早些時候的重大升級是一致的:3月份,支付寶正式升級為數字生活開放平台,目標通過開放平台戰略、數字經營賦能,幫助廣大服務業商家實現數字化升級。
加強全球合作並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則是對全球化投下了信任票。螞蟻的出海策略“身段靈活柔軟”,以走出去“交朋友”,本地夥伴加技術賦能的模式,已與遍及亞洲、歐洲及非洲的本地電子錢包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不管逆全球化的雜音多響亮,不能掩蓋的是全球依舊有80%的長尾用户還未能享受到平等的金融服務。而這就是螞蟻集團的機會和它的全球化想象空間。
紅星新聞記者 龐健 胡沛
編輯 鄧凌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