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國產操作系統銀河麒麟V10發佈,對抗微軟?萬億信創市場雄起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科技

那邊美國要求Tiktok強制出售以及騰訊、阿里禁令的事情還沒有塵埃落定,這周美國商務部又馬不停蹄的宣佈要對華為制裁升級。按照早前的規定,只要使用美國技術的企業不能幫華為生產麒麟芯片。自己不能找人生產,那就直接外購也罷,不過這次制裁升級到了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芯片廠商,都不能向華為及其子公司出售芯片,比如高通、聯發科。面對美國這種蠻橫的打壓,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之路也將充滿坎坷。

不過好在技術工藝的差距正在逐漸被拉近,最近中科院彭練矛院士指出新的思路,他認為芯片製造工藝突破到3納米後,晶圓可能會以碳基材料替代硅基材料,而中國在碳基的半導體技術研究方面並不落後於發達國家,這給國內半導體行業帶來的趕超帶來了希望。

不只是芯片的生產,很多領域我們的國產替代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比如隊長就瞭解到現在很多企業的辦公軟件都已經換成了國產的WPS了,微軟office已經不再是一家獨大。

現在國產替代動力最強的,信創肯定是其中之一。

先簡單介紹一下,信創是"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的簡稱,指的是在保障國家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計算機IT領域,基礎設施到基礎軟件再到應用軟件全方位的自主可控,具體包括芯片、服務器、操作系統、數據庫、ERP軟件、辦公軟件等等。

不得不説,我國IT產品底層架構嚴重依賴海外產品,典型配置組合是Intel的CPU、Windows的操作系統、Oracle的數據庫和IBM的中間件,這些關鍵技術被卡脖子的情況非常嚴重。

就在前幾天,有人發現微軟官網更新了服務協議,聲明如因不可抗力導致微軟無法履行或延遲履行其義務,微軟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這被簡單粗暴地解讀為"若微軟對中國市場斷供Windows,概不負責"。當然很快微軟就出來澄清,説為中國用户提供服務的承諾堅定不移,不過這份澄清還是顯得避重就輕,畢竟在美國政府面前,這些企業隨時都可能淪為政治工具。

哪怕只是虛驚一場,也勢必要引起我們的重視,畢竟操作系統是銜接下層物理設備和上層軟件應用及服務,各種系統軟件都受操作系統的控制支持,可以説CPU和操作系統是整個信創產業的根基。而Windows擁有8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中美脱鈎下的自主可控是非常緊迫的。

除了Windows,主流的操作系統還有OS X和Linux。

目前,國產操作系統是基於Linux內核進行的二次開發,它是一款由C語言編寫的免費開源系統內核,憑藉安全穩定、高模塊化、廣泛的硬件支持等特點獲得眾多開發者的推崇。可能有人會説,Linux內核的最早作者是美國國籍的,這是不是會喪失自主可控的根基?事實上,開源軟件沒有主權概念,全世界的社區在共同維護系統代碼,對我們來説這是綜合考慮安全性和效率的最佳選擇。

自"七五"計劃至今三十多年的時間裏,國產操作系統已經出現麒麟、深度、普華、中科方德等重量級產品。

目前佔據主導地位的主要是麒麟操作系統,另外以深度操作系統為基礎的UOS 快速崛起。我們主要介紹這兩大操作系統。

麒麟系操作系統屬於國家隊,中國電子集團旗下,它的產品主要包括中標麒麟和銀河麒麟,分別由中標軟件和天津麒麟推出,這兩家公司長期比肩而立,但2019年12月宣佈合併。當前麒麟系統在國產操作系統佔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

近期新一款重磅國產操作系統銀河麒麟V10發佈,它可以充分適應5G時代需求,打通手機、平板電腦、PC等,並將300萬餘款安卓適配軟硬件遷移到國產平台上。目前,已有1千家以上國內外主流生態企業在麒麟操作系統V10上完成了超過1萬款的軟硬件產品適配。

國內另外一大操作系統是統信軟件的UOS,它由多家操作系統核心企業自願發起並共同打造,其基礎系統是深度科技的深度操作系統。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深度科技是專注於國產操作系統的頂尖廠商,在全球開源操作系統排行榜上,深度操作系統是率先進入國際前十名的國產操作系統產品,也是實際用户數最多、國際排名最高的國產操作系統。

所以UOS本身的平台就比較高,而且統信軟件已經深度綁定華為,針對鯤鵬平台陸續發佈了三款操作系統產品,華為的多款筆記本都原生支持深度科技操作系統。

未來,隨着Win7停服以及UOS的軟件生態的逐步完善,市佔率預計將進一步提升。

我們一直説希望國產獨立開發操作系統,現在有麒麟,有UOS的成功,能不能在獨立自主的路上更進一步呢?

坦白講,我們的產品現在還是從"可用"到"好用"的階段,與Windows相比肯定還有一些差距。但是暫時的不成熟不構成絕對的劣勢,Windows體系的成熟也經歷了10-15 年的迭代。只要在技術和產品的研發上,後續可以有更多的國內外軟件廠商加入進來,不斷豐富和優化生態,國產的操作系統完全可以進入商用階段。

老規矩,各個國產操作系統相關的參股公司名單可以在圈子查收,其他朋友也可以點關注私信獲取福利,大家記得點贊關注~

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來源:娛樂旅行團】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